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线上二课堂 | 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童“话”西湖

继续把西湖故事给你娓娓道来

本期故事

西湖龙井茶——龙井茶治好了太后的病

小主播

中国美术学院附属小学(杭州市娃哈哈小学)

沈子涵

线上二课堂 | 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西湖龙井茶是世界茶叶中的珍品,被誉为“绿茶皇后”。

早春的时候泡一杯西湖龙井,嫩绿如雀舌的茶叶与开水融为一体,可爱地在杯水中上下游走。茶水渐渐变绿,清香四溢。喝一口,清香甘甜。龙井茶不仅色绿、香甜、味甘、形美,而且对身体很有益处,传说龙井茶曾经治好了皇太后的病。乾隆皇帝为此,御封了“十八棵御树”。

线上二课堂 | 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龙井就在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原名龙泓,顾名思义,是一泓泉水。这一泓泉水从来没有干涸过,古人还以为是泉水与海相通,里面有龙的缘故,所以称之为龙井。

龙井地区出产的茶叶,在清代已经很有名了,乾隆皇帝特别喜欢喝。

有一年清明前,新茶刚冒尖尖的时候,乾隆皇帝想喝新茶了,就来到龙井狮峰山下胡公庙前观看采茶女采新茶。

线上二课堂 | 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狮峰山下的胡公庙前有十八棵老茶树,乾隆皇帝也是慕名而来,专门来看这十八棵老茶树的。

这十八棵老茶树,是宋代高僧辩才法师栽种的。辩才法师是浙江临安人,18岁出家,先是在灵隐天竺寺修行,后渐渐成了名震吴越的大法师。

北宋元丰二年(1079),辩才法师在西湖老龙井隐居。他在狮峰山麓开山种茶,栽下了这十八棵茶树,于是后人尊称他为“龙井茶鼻祖”。

他还种了两株梅树,现在还能开花,是杭州城内最古老的腊梅。辩才在龙井种茶栽树,十分逍遥。文人雅士常常慕名前来拜见他,一代文豪苏东坡就是常客。当时苏东坡是杭州知州,新茶采摘的时候,他常常到龙井与辩才喝茶论道。

线上二课堂 | 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乾隆皇帝来的那一天,那十八棵茶树刚刚冒出了新芽。

只见采茶女身穿蓝印花布的衣衫,挎着竹篮,用灵巧的双手摘下茶树上的片片嫩芽。

满眼是绿茵茵的茶树,空气中飘荡着茶香,乾隆皇帝深吸一口气,兴致勃勃地把龙袍一撩,亲自下茶园采起了新茶。乾隆兴致正高,忽然一名太监匆匆赶来禀报:“太后生病,请皇上急速回京。”

乾隆皇帝一听,大惊失色,随手把采来的茶叶往口袋里一塞,就火急火燎地回了京城。

乾隆皇帝一到紫禁城,顾不得更衣,就急匆匆来到太后寝殿。只见太后双眼红肿,全身无力地倚靠在榻上。 见皇儿进来,心里一阵欣喜,赶紧拉着皇儿的手,让他在床榻边坐下。

太后端详着许久不见的皇帝,隐约闻到一股清香。那香味淡淡的,不甜腻,却煞是好闻,便问道:“皇儿啊,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这么好闻啊?"

乾隆皇帝一愣,突然想起来,伸手从口袋里摸出他新采的茶叶。

连日奔波,茶叶在ロ袋里被捂干了,散发出阵阵清香。见太后喜欢,乾隆皇帝马上让人拿下去泡了一壶新茶,端给太后。

线上二课堂 | 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什么会被封为“御茶”?

茶味果然清香扑鼻,太后连喝几口,只觉齿间流香,回味无穷。更神奇的是,太后连喝几杯后,只觉得神清气爽,病好了大半,眼睛的红肿也消退了。原来太后本没什么大病,就是肝火有点旺,而龙井茶正好性甘凉。太后喝了,觉得比御医配的药还灵光。

乾隆皇帝见太后喝了几杯龙井茶,身子竟大好了,不由得龙颜大悦。马上传旨,封狮峰山下胡公庙前那十八棵老茶树为“御茶”,每年采制的茶叶专供太后享用。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新浪微博: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