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个“临时工”,做满2年以后,不用考试有机会成事业编

前几日,唐山遵化市劳务派遣老师有机会纳编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其实不光是老师,事业单位等职业,也很关注编制的问题。然而编制不是很容易就能考上的,如今劳务派遣、人事代理等,工资不高、福利待遇不能和编制比,干的活照样不少,还被称为“临时工”。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另一个“临时工”,这个临时工如果遇到机遇,干满两年后很可能会转编哦!


这有个“临时工”,做满2年以后,不用考试有机会成事业编

什么是“三支一扶”?

“三支一扶”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其目的在于为高校毕业生向基层单位落实就业问题提供具体的指导和保障。

支教:支援乡镇基层教育事业,主要从事9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初中学科教育。

支医:支援乡镇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主要从事临床诊疗,中医诊断,医疗救护,医学检验工作等。

支农:支援乡镇基层农业生产工作,主要从事涉农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深加工等)建设工作。

扶贫:支援乡镇基层扶贫攻坚工作,主要从事与农村脱贫致富相关工作。

“三支一扶”工资按当地乡镇机关或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水平来的。

山东省曾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措施中提到:2018年起,山东省免费定向培养基层农技推广本科生、专科生,“三扶一支”大学生在基层工作满两年后可通过考核成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唐山市也有相关纳编言论。

此外,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报考党政机关公务员的,可以适当增加分数以及其他优惠政策,优先录用。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服务2年以上,服务期满后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项目的,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

各级人事、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事部门要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建立专门的人才库,广泛收集各类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信息,动员各类用人单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指导和推荐,帮助其落实就业单位。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

“三支一扶”一般是在乡镇工作,是接触基层工作的好机会,一旦到了乡镇,也许会被安排很多工作,不过却是一个锻炼人的机会。


这有个“临时工”,做满2年以后,不用考试有机会成事业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