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人就沒有特長嗎?

情感之路


內向一般分好幾種。

有些是害羞與別人交流,有的是懶得與別人交流,還有一種是不屑與別人交流。

何為內向,就比如我吧,我一般雨大部分人交流,因為我也是個高中生,很多人都在討論什麼偶像,裝B,談戀愛,八卦什麼的,我就覺得那些人很俗[真的],懶得與他們交流。經常一學期下來也說不了幾句話。當他們聚在一起聊時,我都是冷眼旁觀,並不屑與他們同流合汙[因此我經常被視為怪胎]。但我真的無法正視那些人,覺得他們很無趣也很庸俗,有些同學甚至因此嘲笑我,但我不願,是不屑與他們爭論,他們只是想把我當做茶餘飯後的論點而已,我並不在意他們怎麼看待我,於是我的周圍就形成了一到空氣屏障。有些人認為我孤傲,有些人認為我腦子有病,有人心地好的說我只是內向而已 ,我也不願與之爭論。

學校不管開展什麼活動,詢問報名的似乎總是把我遺忘,我也懶得去問。

其實我也有很多特長:打乒乓球,電腦編輯,一些樂器也會演奏,但我看著一些不行的人在臺上演出,失敗後哭哭啼啼地訴苦,得到全班除了我的安慰,我對這些人更是愈發不屑。

特長,每個人都有,有些人只是真的把它當做興趣而特長,有些人只是為了在同學面前炫耀而已。於是就有人認為不遠表露的人就沒有特長,譏笑,嘲諷[不願表露的人肯定也不屑於與這樣的人爭辯,只是真的喜歡而已]。

比如這個問題,本身肯定就有問題。就如之前提到的某些人。

內向的人,大多都是看都系比較深的人,不會只停留在表面。你如想了解他,就要真心與之相處,真正關心他。因為這些人,一旦與你成為了朋友,那邊是一輩子的好朋友。


濃兄


內向的人特長不要太多哦

我堂哥從小就性格內向,我大伯母從他十歲就開始擔心他長大討不到老婆。

小時候我每次去大伯母家玩,堂哥不是在家看電視,就是在家學習,有一次大伯母家的磚牆塌了一片,我過去居然看到堂哥自己在砌牆,搞得有模有樣的,那年他15歲。

他還會吹口琴,吹笛子,農村家庭負擔不起大型樂器,大伯母經常笑話他每天對著鴨子吹笛子。

堂哥後面外出求學,留在市裡工作,認識了嫂子,他還是那麼內向,但是嫂子覺得很好,嫂子說他沒有那麼多無用的社交,有很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而且他動手能力強,家裡有個什麼修修補補的事情也不用在外面找人幹,我說那是,好歹有個幾十年的泥瓦匠的功底。

去年春節,老家車庫的電動卷閘門壞了,剛好侄女在我家玩,她說要不讓我爸來搞一下?十分鐘後,我媽對我說快去把堂嫂叫過來,中午留堂哥一家吃飯。

堂哥現在依然還是一個內向的中年男人。


過盡千帆浮沉無我


觀點一

我本人就是內向型,不愛交際,不喜歡群聚,有時跟一般人碰面連微笑都沒有,媽媽說我做人做的連鄰居都沒有了,不是我傲慢,也不是我沒禮貌沒教養,我能非出門不可一個月可以不出大門,有工作時忙工作,工作忙完到處抹抹掃掃,要麼刷刷手機,沉浸在自已的世界裡。感覺自已出於這樣,最大還是出於不夠自信,群聚怕冷場沉默的尷尬,內心不夠強大吧,這是我自已內向所得。不喜歡

真正內向的人應該也是喜歡獨處,害羞,不愛言辭,也肯定耐得住寂寞,內向的人會有好些問題可以不去思考,少了許些煩惱,多些寂靜

年少時曾幾何時羨慕嫉妒恨那些活潑言善之人,也曾想試著去改變,但終究本性難改,活至今,也挺好……

觀點二

謙虛低調,特長忍耐。

內向的人大概就是不善於表達自己,不敢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緊張而膽小。

之前我就是這樣,因為自己的內向別人就覺得我不優秀,加上不是很在乎別人的眼光。自己很多優點都不能好好展示加上自己的佛系,造就了我謙虛低調的性格。

大概在小學和初中時,我就是班上內向和成績不突出的學生。老師總是在期末評語的時候給我評價,有點內向之類的話。

在成長一些,我的成績越來越突出,成為別人的榜樣,別人誇自己的時候總是謙虛。別人在自信的展示自己的時候,分明自己比別人還優秀自己卻低調得默不作聲,特能忍。

再成長一些,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認可,但總是不能全面爆發,特能忍。其實這樣這樣不太好。

謙虛低調,忍耐都沒錯,但是適可而止就好。

不要太內向,勇於展示自己優點。天空很藍,勇於去闖。


攀閱


大家好!我是皓然哥!說實話我也很內向,但是,人類是一個社交團體,在這個注重交流的年代,內向的人的確不容易找到工作,那麼性格內向沒特長不愛說話的人就不能找工作了。答案是否定的,內向的人也可以做得很好!

1,冷靜下來認識自己

首先,最重要的是你需要了解自己,不妨問下自己學過什麼專業。擅長哪些領域。喜歡做什麼?發現自己身上的“美”,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就業方向;

2,學習,增加技能

也許有人會說自身沒有什麼特長,也沒有技術,這無非就是逃避的藉口,沒有興趣愛好我們可以培養,沒有技術,我們可以學習,現在的培訓班這麼多,學門手藝很容易,適合內向的人的工作也有很多,比如:開車、編程、攝影、砌磚、水電、燈光師、保健按摩師等工作;

3,先就業後擇業

如果沒發現身上所長,也沒發現自身的興趣愛好,也不想去培訓,先隨意找一份不需要接觸很多人的工作,在工作中慢慢尋找,如果宅在家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宅更內向更不願與人交往;

4,尋找技術型工作

內向的人相比外向的人更會去鑽研,所以尋找技術型的工作最適合他們,比如大多數程序員都是性格比較悶,口才比較差的,工作中也不需要太多的交流;

5,調整心態

內向的人最大的心魔就是自己,缺乏自信,害怕這個做不好,那個也做不好,還沒開始做,已經被嚇倒了,要跟自己說,很多事情並沒想象中那麼難,要大膽地踏出第一步去做,用於嘗試,失敗如何?工作不適合又如何。換一份就行了;

6,改變性格

性格決定命運,工作中需要交流是避免不了的,所以還是得要改變自己,平時多與外向的人交流相處,不要太在意內向這件事情 。

天生我材必有用,希望以上經驗能幫助到廣大內向的朋友!

希望大家支持我,叫我創新玩法吧!







創新玩法


我也是內向的人,內向跟外向一樣,只是一種性格特徵。內向的人就像一座冰山,露出來的只是一角,深藏的內心世界是非常豐富的,他們喜歡從內部尋找自己的力量,而安靜也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

這個社會對內向的人不太友好,從小到大,內向的我被人無數次說過應該更外向、多與人說話,我為此苦惱並常常想辦法讓自己顯得開朗並努力社交,但我無法欺騙自己的內心。

現在我完全接受並喜歡上了我的內向性格,我享受安靜和獨處的時光,因為這就是我的快樂來源,這就是內向的力量,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發揮內向的優勢。

我要推薦一本書《安靜》,以下是書中的內容:

我們的文化決定了我們為了生活不得已要做一名外向者。我們壓抑了我們的心路,停下了向中心探索的腳步。如此我們迷失了自我的中心,又不得不再去尋回來。

生活的秘訣就在於把自己放在合適的燈光之下。對於有的人來說,適合自己的燈光是百老匯的聚光燈;對另外一些人來說,一盞青燈便足矣。有效利用你的稟賦——比如堅韌、專一、洞察力以及敏感——去做自己喜歡或有意義的事情。破解問題,潛心藝術,深沉思考。思考你對這個世界的意義,確保自己能為其作出貢獻。如果這需要你作公開演講或是構建人際網絡,抑或參與一些讓你覺得不自在的活動,那你也要硬著頭皮去做。但是要承認這些事情對你而言是困難的,接受一些培訓並化解這些難題,在你克服這些問題之後也要獎勵自己一下。






法律小賣部


人的性格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卻沒有好壞之分。

內向的人,有時候雖然話不多,不善表達,但是他們的觀察力、思考力都是不錯的,而且因為沒有話費過多的精力在表達上,所以擁有一顆細膩的內心,情感豐富。

與人交往時,大家更喜歡安靜聆聽的人喲!

心理學家認為,人際交往過程中也是一種精神能量的傳輸過程,內向的人更善於挖掘自身這種能量,而且這個過程不會停,所以他們能很深層次地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的各種負面情緒,並很快處理。而且,獨處時,能讓人平心靜氣,得到內心的舒緩和調節。


向陽心理



馬俊哲律師



一起的我們



莎莎在努力


首先,內向屬於性格層面的,特長更多是屬於知識或技能層面的。這兩個並沒有什麼直接或必然的關係。

這就好像是你問“175cm以上的女生很胖嗎?”或者說“175cm以上的女生都很漂亮嗎”等等類似這樣的問題,對於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回答。

再者,內向的人肯定會有特長。比如,書法、鋼琴、表演等等。如果你關注過樑朝偉的話,就會知道,他在熒幕之外也是個很內向的人,但他是影帝,那你說,表演或者說演技是不是他的特長。

最後,就算你碰見了一些沒什麼特長的人,他們恰好性格比較內向,也不代表“內向的人”這一群體沒有特長。因為,那只是個例,不代表整體。反過來,對於個人來說,即便有些內向的人沒有什麼特長,也不代表自己不可以有或者說沒有特長。因為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