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飛奪瀘定橋,守將劉文輝為何只拆木板不炸橋?原因其實很簡單

說起“飛奪瀘定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這是我軍長征時期一場重要的戰爭,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對於當時的我軍來說,奪下這座橋的意義是非常之大的。

瀘定橋,又稱為大渡橋,位於我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境內的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始建於康熙四十四年(即公元1705年)九月,次年四月正式投入使用。瀘定橋全長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鐵鏈和12624個鐵鎖組成。

紅軍飛奪瀘定橋,守將劉文輝為何只拆木板不炸橋?原因其實很簡單

該橋建成之後,康熙帝便取“瀘水”和“平定”之意,親自提筆寫下“瀘定橋”三個大字,立碑於橋頭,碑文的正文為“瀘定橋”,橫批為“一統山河”。

1935年上旬的時候,我軍在渡過金沙江之後,已經有十七名戰士在安順場成功渡過大渡河。但想憑藉幾條小船讓主力部隊通過似乎不太現實,於是便在一番討論下,決定奪取瀘定橋。而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我軍成功奪取了瀘定橋。

可問題是,為何守將劉文輝只拆除橋上的木板,而不直接炸橋呢?

紅軍飛奪瀘定橋,守將劉文輝為何只拆木板不炸橋?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知道,當時我軍派出一支由22名突擊隊員組成的小隊,冒著槍林彈雨來到了瀘定橋的一側,發現橋上的木板已經被撤去,橋面上只有鐵索。守將劉文輝在得知我軍已經攻下安順場之後,便派遣袁國瑞率領第四旅前往支援。不過根據老蔣的命令來看,劉文輝是必須要炸掉瀘定橋的,但是他卻沒有這樣做。究竟是為何呢?

關於這個問題,劉文輝的侄子劉元瑄說到:“當時蔣介石致電給劉文輝,要求他將鐵索砍斷,但劉文輝卻給蔣介石說這是康熙皇帝修建的,不能輕易拆除。”如此看來的話,難道是劉文輝愛惜文物?

紅軍飛奪瀘定橋,守將劉文輝為何只拆木板不炸橋?原因其實很簡單

當然不是,劉文輝之所以沒有拆除這座橋,在筆者看來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這座橋是連接川藏地區的要道,如果拆除的話,很可能會激起民憤。要知道,當年康熙帝為了國家的統一和解決漢區通往藏區道路的梗阻,才下令在此修建起這樣一座橋樑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座橋是連接漢藏兩地的重要紐帶。劉文輝不是不知道這座橋的重要性!

其二,劉文輝對我軍實力的錯誤估計。在劉文輝看來,只要拆除橋上的木板,增加兵力,那麼我軍就過不來。然而,劉文輝錯誤的低估了我軍的實力和我軍奪下瀘定橋的決心。

紅軍飛奪瀘定橋,守將劉文輝為何只拆木板不炸橋?原因其實很簡單

至於最終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我紅四團第二連連長和22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踩著鐵索,成功奪下了橋頭,並與我東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總的來說,成功奪取瀘定橋是我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一,打破了老蔣妄圖將我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美夢!

參考文獻:《抗戰史》;

以上圖片均選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