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他出川抗戰,遺囑:"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七七事變後,8月7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南京召開國防會議,會上氣氛很沉悶。這時,四川省主席劉湘站了出來,如三國赤壁大戰前的魯肅一般,極力主戰,慷慨陳詞道:"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供給壯丁500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八年抗戰,中國戰區有四十個集團軍,而川軍就佔了七個,還提供了全國五分之一的兵員。

他出川抗戰,遺囑:

不久,劉湘請纓出川抗戰,發表了《告川康軍民書》,擔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第二十三集團軍總司令。秘書長鄧漢祥等勸多病的劉湘不必親征,他卻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到了年底,劉湘表態"謹率七千萬人,翹首歡迎"國民政府西上重慶,並率兵在江浙鄂與日軍血戰,傷亡巨大。1938年1月20日,劉湘大口吐血,胃病發作在漢口去世,臨終留有遺囑道:"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此語驚天動地,一直作為川軍早上升旗的訓導詞而留於青史。

1888年,劉湘生於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祖父劉公敬,系前清武舉,其三弟劉公贊生養六子一女,么子即是劉文輝。劉湘的父親叫劉文剛,自幼好武,屢試未第後,經營40餘畝水田和一座碾坊,娶妻樂氏,生有三子。長子劉湘年幼時,就讀家族私塾,1902年考入大邑縣立高小。不久,清廷廢除了科舉,設立文武學堂,劉湘揹著父親赴雅安應考,被四川武備學堂陸軍弁目隊錄取。次年4月再考進四川陸軍講習所,並於1908年年初升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

劉湘臉圓額寬,鼻直聲隆,身體健碩而性情深沉,由於為人義氣勇猛,敢承擔、肯玩命,江湖人稱"劉莽子"。在速成學堂,劉湘從不過問政治,一門心思上課下操,深受老師和同學喜愛。晚飯後有集體唱歌活動,劉湘經常做領唱,那時他眼皮有疾未愈,有人喊他劉瞎子。

1909年夏,劉湘畢業被分配到新軍做見習官。在"二次革命"、護國戰爭中,他如魚得水,以戰功由排長升至旅長。當時,以唐繼堯為首的滇軍,視川軍為附庸,劉湘追隨熊克武奮起反抗,最終獨立。他也慢慢建立了速成系的軍閥班底,要錢有錢,要槍有槍,成為四川的"草頭王"。

他出川抗戰,遺囑:

劉湘很迷信,什麼事都要問一個叫劉從雲的"劉神仙",行軍打仗還要算時辰、選方向,有一回卻走到了懸崖絕路。平時,部隊動不動就舉辦拜神仙儀式,一跪就是半天。大將範哈兒對此十分反感,邊跪邊暗罵,回去對人說:"我操了他一個多小時的娘,他都不知道,這能叫神仙嗎?"

有一次,他的參謀長陳能方準備謀叛,劉湘忽然召開了軍事大會,會上說:"願意跟陳參謀走的舉手。"無人敢舉。又說:"願意跟我劉湘的,舉手!"頓時手臂如林。於是,他說:"參謀長,他們都不願意跟你走,那就請你走吧。"1927年,蔣介石和汪精衛都極力拉攏川軍,劉湘卻慧眼投蔣,以其為政治靠山。

在二劉之爭中勝出後,劉湘顧念血緣關係,放了劉文輝一馬,當然也是擔心讓鄧錫侯坐收漁利。他始終堅持四川是川人的,對中央軍並不信任。為此,劉湘在部隊裡搞了個"武德勵進會",讓下屬宣誓效忠,還要寫上如有違背甘受何種處罰。結果,軍官們填的五花八門:願受槍斃,願受砍頭,還有寫斷子絕孫的。

他出川抗戰,遺囑:

除了保持獨立性,劉湘也非常注重教育,創立了重慶大學。有回他宣稱:不靠科學也能致富,閉關也能自守。理學院何院長馬上站起來駁斥:"那麼,督辦今天又何苦穿著西裝呢?"雖然很尷尬,劉湘仍保有對科學家的足夠尊重。劉湘買了十來架飛機,進行投彈表演,可惜扔到了學員隊伍裡,把一位監督大人的腿炸斷了,此事被陳誠等笑話了好久。

劉湘為抗戰竭盡全力,受到了國人的尊重和愛戴。1939年9月,國民政府在成都為劉湘舉行了極隆重的國葬典禮,後將其陵墓所在地闢為"南郊公園"。可嘆的是,劉湘墓在"文革"期間被造反派砸開,開棺暴屍,到了改革開放後才得以重修,但屍骨早已是尋尋不可覓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