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老鐵”的集體見證:一場中國商業模式新浪潮


快手“老鐵”的集體見證:一場中國商業模式新浪潮

導語: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疫情來襲,線下與線上誰更好的爭論已經結束。

2月29日深夜,300萬人屏氣凝神的盯著手機屏幕,他們都在等待一場連接了9位頂級音樂人的接力音樂會。

在線音樂會開始後,直播屏幕上鋪滿了粉絲的打賞和老鐵們的評論,300萬觀眾在此時成了一個共同體,宣洩著疫情下對生活的感悟,次日,關於 坂本龍一快手(PREIPO:KWAI)音樂會的相 關話題衝上 微博 熱搜,且閱讀量破億。

這一切遠遠超出了尤洋的預料,作為這場線上音樂會的主要策劃人。一個月前,因疫情爆發,他負責的UCCA線下“園音”藝術項目受到影響,被迫擱淺。

但他不甘心就這樣結 束,於是,開始思考“線上”的可能性,瀏覽了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在微博上自彈自唱,摩登天空聯手B站開展雲音樂節等信息後 ,他將目光鎖定在了短視頻平臺上。 最終與快手一拍即合,才有了上述的在線音樂會。

與UCCA情況類似的還有網紅酒吧:大冰的小屋。在2月28日,他們與快手展開的線上音樂會合作,收穫了617萬人的觀看,828萬個點贊,數萬粉絲成為快手用戶,很多新粉還留言:

“疫情結束後,一定去小屋,面對面聽聽 你們的故事”。

疫情雖然讓商店關門歇業,實體經濟遭到重創,但從另外一方面來看,這直接加速了“在線營業”的浪潮形成。2月初,國內知名房企恆大集團,開始嘗試線上非接觸賣房。雷軍也在B站等多個線上平臺,進行了一次純線上的手機發佈會......

沒有一成不變的商業模式,疫情來襲,線下與線上誰更好的爭論已經結束。

01 “在線營業”的浪潮

春節剛過,經營著13家巴拉巴拉實體門店的東北小企業主姜雪英,感嘆道:“日子太難過了,要是疫情持續到三月底,自己估計要破產”。

為了活下去,姜雪英開始在快手上嘗試“在線營業”。從大年初四開始,她每天都高強度直播9個小時。直播間觀眾也完成了“從無到多”的跨越,交易額接連創下新高。

不到一個月,她的快手賬號“英明巴拉巴拉童裝”就積累了11.8萬的粉絲,交易額突破43萬。這是曾經純線下經營無法做到的事。

所以,姜雪英的業績引起巴拉巴拉公司的關注。並很快開通企業賬號,進駐快手。目前,有近400多家巴拉巴拉線下門店在快手上,開始在線營業,50多家已經開通快手小店。

除了“貨品”邏輯強大的零售百貨,注重服務體驗的教育、家居、汽車、餐飲等企業也紛紛佈局在線營業。

2019年,超過1000家教育機構進駐短 視頻,開展在線教育。 快手 是機構 普遍入駐的平臺之一,並且給予 了 66 億 鉅額 流量 的 扶持 。 快手這個舉措讓培訓老師的收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個別老師月收入能高達 10 萬元。

3月初,尚品宅配旗下的兩個賬號,在 快手上一場長達五個小時的“雲裝修”直播。 這場直播,讓尚品收穫了 3673 個客戶簽單, 這相當於一個運營較好的線下門店200天的獲客量,以尚品宅配的平均客單價估計,提前鎖定了至少1億的營業額。

3月6日,東北95後小夥一天直播賣5輛汽車的新聞,登上媒體頭條。媒體深入挖掘後發現,這只是冰山一角。許多汽車廠商為了對沖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發動汽車4S店全員進駐短視頻平臺在線營業。

汽車品牌商、經銷商當前對短視頻在線直播營業的重視,不亞於此前對電商的態度。

還有更多的企業,加入到了“在線營業”的賽道中。

有奢侈品牌在打造“到家”服務,通過“短視頻+直播”發佈產品、活動信息,客戶下單後再通過順豐、閃賠送貨到家,實現無接觸的商業閉環。

一些冰淇淋店也通過直播在線營業,客戶稱其自己直播中的感受到的氛圍不亞於真實門店,甚至懷疑以後還有沒有必要再去門店消費。

還有健身、 早教、企業用工等都在嘗試在線營業,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新型的商業載體——短視頻+直播平臺。


02 短視頻+直播的“商業新載體”

這次發生的“在線營業”商業浪潮,除了實力較強的大企業開發獨立的APP外, 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個體戶都無一例外的都使用了短視頻平臺。

最大的原因是成本問題,絕大多數的企業沒有能力和資源開發專屬的“在線營業”平臺,藉助已有的第三方短視頻平臺,是一件理智、划算的事。

更重要的是,短視頻傳播已經成為一種主流商業載體,相比於傳統的圖文傳播,“短視頻+直播”更加形象、直接。曾有網友調侃,推送給爸媽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他們一篇都不會讀,反倒是轉發的快手短視頻會細心觀看。

對於開展“在線營業”的實體商戶而言,“短視頻+直播”的既能實時、直觀的展示經營場景,進行用戶互動,還在AR、VR等技術的支持下,升級到實現全景展示、低延時營業。

另一方面,“短視頻+直播”之所以被稱為商業新載體,還在於它們聚集了互聯網行業最重要的資源——流量。

2月份,據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日活用戶增量最大的四個細分領域分別是:短視頻、綜合資訊、在線視頻和微博社交。其中贊助了央視春晚的快手日活已突破3億,用戶使用時長僅次於微信。

像此前微信、微博主導流量的時代,企業常規化配置了“雙微運營”(微信公眾號與微博賬號),作為公司線上對外的窗口。

如今,短視頻正以急速增長的流 量、精準化的技術推薦成為新的流量聚集地。而快手作為短視頻的主要產品,企業註冊快手號也成為了新的標配。 從這個角度看,“在線營業”有著成為商業新載體、數字經濟新基建的基礎。

不過,讓筆者擔憂的是,目前很多人都將“在線營業”簡單的等同於直播帶貨,認為在線營業是個偽概念,這是一個很大的思維誤區。

“直播帶貨”與“在線營業”至少在兩個方面,存在明顯差別:

(1)單一與系統之間的區別。

三年前開始流行的直播帶貨,本質上屬於電商直播的一種,其動作是委派店員或網紅在直播間宣講產品、對觀眾進行種草,促使完成下單,就像李佳琦的直播間OMG式賣口紅。

本質上,直播帶貨只注重一個環節——“交易”。

但在線營業則是整個企業的系統性動作,包括營銷傳播、商品銷售、產品優化、供應鏈調整、企業資源重組等。其中交易只是營銷模塊中的一個環節,根據營銷漏斗原理,一個用戶的交易前面有至少好多個用戶的接觸、留存與培養。

這就好比一個進度條,不能只在乎到達100%階段的用戶,而不去經營100%階段之前的用戶。

(2)戰術與戰略之間的區別。

直播帶貨只是增加企業銷售渠道的一個戰術選擇,而“在線營業”是立足於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動作。

聰明的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利用“在線營業”系統,通過大數據採集,來反向優化產品,打造最具競爭能力的產品。

此前就有新聞爆料,瀋陽五聯商業廣場開展直播在線營業,將直播間裡消費者的反饋轉化成商品,實現了更好、更快的柔性生產。

通過以上兩點,就不難得出結論,如果將“在線營業”簡單的視為直播帶貨,恐怕要錯過一波企業轉型的大機遇。

03 企業的戰略性選擇

“在線營業”之所以會成為企業的戰略性選擇,是基於以下兩點:非接觸商業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在線營業”是企業數字化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月份,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刊文提出:“非接觸商業的爆發”。他認為“5G、AR、VR等技術手段實現了對個體需求的全方位滿足,推動非接觸商業不斷延伸。 這其中已經表現出的和值得想象的都有很多。

比如「外賣2.0」,充電技術的變革,零售的全封閉便攜式。還有消費級防護用品、智能配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新技術產品的普及。

經營企業本質上是在擁抱不確定性。與新冠病毒類似的公共危機,未來可能還會出現很多,比如氣候變暖、能源危機等。企業越早適應非接觸商業,就能搶得流量紅利的先機。

也就是說,未來沒有觀眾的現場走秀、沒有食 客的在線餐廳、沒有樂迷的在線演唱會等在線營業方式,將在未來成為常態,並不會隨著疫情的結束退出歷史舞臺。

另一方面,“在線營業”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機遇。

企業數字化的重要內涵是技術與數據,技術好比是生產力,數據就是生產資料。在線營業的生產力基本上由短視頻平臺賦能,我們看到像快手這樣的平臺,很早就針對特定行業的精細化運營矩陣。

去年11月份,快手上線了針對汽車垂直領域的“快說車頻道”,為 汽車品牌 量身打造一套營銷方案,未來,類似“快說車”的特定場景定製化方案,還會越來越多。

從生產資料的角度來看,實體企業通過短視頻+直播開展在線營業是一種 上上策。

當下,不管是零售業、製造業、新興行業,還是科技公司都面臨著,人口紅利消失、流量紅利見頂的共同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主動擁抱流量仍在激增的短視頻平臺,就顯得十分明智了。

因為短視頻平臺能夠憑藉自身的巨大公域流量,通過技術手段,精準的幫助實體商家建立起自己私域流量池的機會。

當企業的私域流量池建立起來,數字化建設中生產資料的難題也就基本解決了。至此,企業與用戶的溝通觸點、實時性達到空前的充足,由“更加立體的客戶畫像”推向“更具競爭力的產品與服務”正在成為現實。

所以,在線營業不會隨著疫情結束而消退,反而成了疫情後傳統企業轉型的常態,搶奪新一輪數字制高點的關鍵戰略。



--END--


內容來自「阿爾法工場」,定期分享投資市場資訊,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