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啃老,你怎麼看?

清風穹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單純的回答:“對”或者“錯”。首先字面“啃”是以不想回報作為前提的索取。如果很不幸你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你要思考為什麼?為什麼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是自己的以身作則?本身自己也啃過自己的父母,孩子是有樣學樣。還是自己從小對孩子的教育沒有清晰的界限,鼓勵ta要自強自立......。

我個人認為,除了知識以外,孩子學到的絕大多數東西都來源於家庭與父母,包括正確的習慣、良好的品行、積極的心態、堅強的意志、安全感和幸福感等等。

教育孩子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孩子教育的成功,是父母事業上最大的成功。



紅蘿蔔-D


對於問題,我不喜歡評價,因為我做的不好。說說自己的經歷和內心的想法吧。

本人八零後,上有一個姐姐,很顯然那個年代,我屬於超生。

小的時候呢,父母都上班,離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遠,所以照顧姐姐和我的任務只有父母倆人。為什麼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就是因為在你懵懂的時候,是他們在一點一點潛移默化的在影響著我們。也許是培養我們姐倆的時代他們也沒跟他們的父母伸過手的緣故吧,所以我還是覺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較好。就好像老話說的救急不救窮一樣,我感覺是一個道理。畢竟脫離母體以後我們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成年之後更是一個有著自己的思想,有法律賦予的民事行為能力,能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的人。

對自己負責首先就是 應該能養自己,養好了自己才談得上成家立業,父母支援可以,但是我們也不要有背靠大樹好乘涼的心態,因為畢竟父母也有自己的生活,都是小老百姓,就那麼點退休金,本來大多數的父母就是省吃儉用,捨不得這個捨不得那個的給孩子留。所以本著孝心的角度,我們也不應該“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像是小學生守則裡的一條,怎麼長大了我們就忘了呢。


無欲則剛的剛


所謂的啃老,實際上是在啃一種既有的資源。

不能一味地否定啃老這種事。

如果一個人,自己不去工作,靠著父母的退休金過日子,沒有責任心,這種啃老是要鄙視的。

如果一個人,有責任心,如果是工作,父母給打個招呼,自己就去找領導,如果是生意,父母也幫忙打個招呼,自己後面的事自己去做。這我覺得合情合理。有一定的背景不用,那是傻瓜。

如果一個人,面臨結婚的時候,要花錢買房子,自己多年積蓄還是差一點,再啃一點老,我覺得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早年能啃老的現在都房子兩三套了,不能啃老的房子越來越買不起。

所以,啃老不是絕對的,世界上大部分的富翁,在成名之前,多多少少有啃老。比如比爾蓋茨的父親,馬化騰、馬雲、汪濤的家庭也不錯,也有部分啃老婆,比如劉強東,還有周鴻禕,創業那會兒基本上都是老婆在賺錢養家。

這是一種支持,只是要對得起家人這種支持就好。

不惑之年來到北京的我,與大家共勉。


談笑閣


由於我們這樣的社會,即出現了一些自己不努力,總是抱著父母不放,而因為父母們的退休工資都比較高,所以產生了一種依賴思想,從而對自己要求不高,而父母們確愛子如命。

象這樣的情況可能還不在少數,尤其是對少數小家庭,雖然己經結婚,住房也以由父母們給準備好啦,但是父母們總想把自己的孩子分出去,讓他們是否能夠獨立,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經歷,看來還是要想回家,其實主要是因為自己要買菜燒飯,而且更為主要原因是自已又多花了錢,還不如再回到父母身邊,做一個啃老族。

然而對於象啃老族的問題,作為每個家庭都是有著他們的原因,尤其是針對某些家庭出於過分愛子如命,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即是對有些小夫妻家庭,由於夫妻雙方的工資收入並不算高,當然也是社會上消費促年增長,使得一些夫妻雙方的經濟收入難以維持一個家庭的費用。所以導至啃老族的出現。這是一種情況,還有一種情況即是,單身的個體,出於自己怕吃苦,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尤其是對這樣啃老族個人觀點,即是反對的。

至於怎麼樣消除啃老族?然而是擺在現實社會中的一個問題,應該有一個全社會共同關注問題,使得我們這樣的社會,人人都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自己的財富,然而要求我們的父母當把孩子培養成人後,即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獨立生活,更加懂得,尊重父母,壽敬父母,走自立更生的道路。

應該說,尤其對現在的社會,由於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尤其是我們做父母的,更要懂得如何真正愛孩子,不光從生活上去關心他們,更要從如何走獨立生活的一面,更要懂得為自己的家庭負起一定責任,尤為重要!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顧雲孫


父親母親辛辛苦苦把孩子生下來把一個孩子養打這其中他們付出了太多,往往比你想象付出的多,等父親老年白頭了 ,你還忍心繼續讓他們養你嗎?良心呢。


愛小的皮皮


這還怎麼看?吃老子的飯是天經地義的,爹不能看著兒子捱餓。吃親戚的飯一頓也不行,人家給你臉子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