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唐朝,模範和尚玄奘離長安出玉門,經八百里流沙,去往西天求取真經。在天竺十餘年間,他遍訪名師,於那爛陀寺登臺說法,四座皆驚。作為中印交流的使者,他為出海者千古垂範。


中世紀的北非,有一支改宗穆斯林拼湊的隊伍,飽含熱淚和哈喇子,前仆後繼地向地中海對岸進發。他們以聖戰之名,行擄良民、劫財物之實,橫行四方為害數百年。


此二者,都是史上經典的出海案例。


近幾年,中國互聯的出海號角也是聲震雲霄。“到海外去!”忽如一夜臺風來,中國產應用漫山遍野地殺入安卓和蘋果商店,佔據了排行榜的前列線。


其中不少應用,都像玄奘一樣,以豐富世界人民精神生活、展示中國互聯網實力為己任。不過也有一些,近來被谷歌認定為北非型出海者。於是,廣告被關,應用下架,紛紛被剪了命根子。一時間,哭聲直上幹雲霄,大家齊聲痛斥平臺的沙文主義行徑。


有媒體問我怎麼看此事,我說:“在朋友圈看唄!”媒體還是不依不饒,非要讓我給點評價。我沉吟半晌,醞釀出一句文言:


我環顧四周,沒見到幾個良幣應用被下架的。那些哭天抹淚的,都是何許人也呢?


這些人,也許是哪回上廁所便秘時,從臨坑聽到一個詞兒——增長黑客。不管本意如何,在他們看來,產品只要獲客成本足夠低、變現能力足夠強,講本求利有賺的話,那就幹。


至於產品是不是沒用,獲客是不是靠吹,變現是不是靠蒙,那並不重要。甚至只有當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Yes時,才真正找到了一條會所嫩模之路。


批發式生產


被剪了命根子的應用,多數集中在“工具”或者“小遊戲”類。所謂工具,技術上看,就是那些花幾塊錢可以買到基礎源碼,而且幾乎不需要服務端的程序;產品上看,就是那些小白們乍一看是神器,其實屁用都沒有的軟件。


我說屁用都沒有,略有點誇張,不過並不準備道歉。因為,如果你聽說過下面幾種應用的話,估計也會也同意我的觀點:


Wi-Fi增強器。你的Wi-Fi信號弱,裝了我的軟件就能變強。當然,實現也不難,只要把Wi-Fi信號多畫上一格就可以了。


省電軟件。手機掉電快,裝了我的軟件就能多撐會兒。這個也不難,只要定期把後臺的進程殺掉一批就行了。


清理軟件。這可是PC時代中國特色殺毒軟件的魯殿靈光!我看,應該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靠各種數字對比遊戲,讓你在絢爛奪目的特效閃過的一彈指間,身子突然打了個冷顫,頓時連手機也清爽了許多。


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其實,老外也有些賦閒或退休人士,愛折騰這些小工具,但是幾乎沒人花錢去推廣。本來嘛,做一段盲腸出來,還上千萬上億地燒錢勸別人移植,難道這僅僅是出於高尚的國際主義情操麼?


因此,這些工具軟件的“開發”過程,往往是一次性上線一批程序,看線上數據,留存率高的就慢慢優化,太低的就直接扔掉。


有時候,有些流行的工具或小遊戲,一時間在淘寶上買不到源碼怎麼辦?那就乾脆“換皮”,就是通過簡單的逆向工程,把原軟件裡的一些資源換成自己的,然後再提交谷歌審核。這個過程基本可以自動進行,效率相當高。而且由於谷歌的審核也是機器做的,總能通過那麼一些。據說有些成熟的團隊,一天換十幾個應用的皮,都不在話下。


恐嚇式獲客


解決了低成本、大批量生產工具軟件的問題,下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獲客了。


東西既然沒啥用,獲客上就得有奇招。前兩年,這種工具軟件流行的營銷絕招,是“恐嚇式獲客”。比如清理軟件,一般的用戶看到彈出下面這條消息,基本上就懵逼了,趕緊下載保平安,轉化率高得簡直讓你懷疑人生。其實呢,你的手機啥問題也沒有,那隻不過是個固定的推廣素材罷了。


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這就好比街頭算卦的,上來先說你十日之內必有血光之災,你頂上瓜以後,再推銷他的符咒就好辦了。


恐嚇式營銷,還有些令人拍案的變種。比如,有人會乾脆用一張白板做廣告素材。你看見頁面上有一大塊留白,又沒有齊白石的落款,一定會心生疑惑,非得點進去看看。於是點擊率高得驚人,轉化率就算是低一些,總體算下來獲客成本也不高。


對於在二線蹭流量的工具和遊戲來說,還有個營銷套路是偽裝。舉個例子,你推廣自己的遊戲用《王者榮耀》的素材,效果往往會更好。也就是說,從軟件設計和廣告素材上儘量偽裝成頭部競品,能蹭得不少流量,獲得一批不明真相的用戶。學術上,也把這叫做山寨。


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各類工具軟件如何進行恐嚇或偽裝式營銷,這算是給讀者們留的練習題。你們沒事回想一下自己碰到的廣告,仔細品一品。


這些營銷的套路,可以把獲客成本降得很低。不過,由於工具軟件往往用戶時長不高,因此變現並不容易。這方面要不拿出點絕招來,想做到掙大錢還是很難的。


飽和式變現


於是,有一小撮勤勞勇敢的出海者,想出了許多神奇的招數,把變現打磨成了一項巧取豪奪的藝術。當然,必須要嚴正聲明,規規矩矩地插幾條廣告,那是不在成功者的考慮範圍之內的。老子是來掙錢的,不是來建設資本主義精神文明的。


工具軟件的用戶時長低,不過,很多運營者都知道一條秘訣:軟件在後臺活躍就行了,用戶看不看有什麼關係。在後臺又能幹啥呢?這裡的技術細節多,說起來太複雜,簡單打個比方,可以分為顯宗和密宗。


顯宗,以充電鎖屏的廣告位為代表。主要服務對象,是Facebook和谷歌等大型廣告聯盟。只要你的手機插上充電,就蹦出個廣告來,你想發火一時都不知道該卸哪個軟件。這玩意剪不斷,理還亂,反正你罵你的街,我掙我的錢。


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再徹底一點的,會在廣告上畫上一個大大的關閉叉,你充滿希望點上去的時候,才發現跳到落地頁去了。因為有些廣告是按點擊結算的,這些騙來的點擊都成了錢。


密宗,就是各種各樣用戶不可見的劫持手段。主要服務對象,是按下載或購買結算的效果客戶。要說原理的話,基本就是在手機上偷偷給廣告主的服務器發個信息,告訴他:這個客戶點了我投的廣告了哈!回頭他的轉化得算我的!


那麼用戶點沒點呢?廣告都沒看見過,要點了我是茄子。實際上,兩年前的應用下載劫持,和近來風行的電商應用喚醒,都是密宗此不二法門的分支。關於這方面的科學原理,大家可以參考《互聯網廣告作弊十八般武藝(下)》一文。當然,技術細節就不展開了,免得大家學壞。


總之,活躍在後臺的應用,一定不能閒著,要把權限範圍內的能幹的事都幹一遍!這叫做“飽和式變現”。


當然,對於那些”茅房拉屎臉朝外“的公司來說,自己下場幹這些事兒怕髒了手腳。怎麼辦呢?行業慣用的辦法,是找一家第三方公司,把他們的變現SDK嵌入進去,愛怎麼幹怎麼幹。不出事兒,大家掙錢分賬;出了事,跟我有什麼關係?


被谷歌剪掉命根子的出海應用,沒幾個是冤枉的


我沒有道德潔癖。對於掙扎在生存線上的初創企業來說,為了生存,做點擦邊球的產品和生意,其實算不上大奸大惡。


不過,您的企業融資多少億,估值蹭蹭漲,早成了互聯網標杆,連早晨喝豆腐腦往外噴的都是人工智能和雲計算,還拿雞鳴狗盜作為核心競爭力,並且堅信自己在做一項偉業,這是不是有點精神分裂了?


總結一下


谷歌蘋果這些公司,因為“店”太大了,也免不了有些官僚主義。兩年多之前,我遇到Google Play的一位朋友,他問我:“最近聽說有劫持作弊,嚴重不嚴重?”我當時就樂了:“您不如這麼問,現在不劫別人的還能有轉化麼?”


後來,大概連自己谷歌的廣告轉化率都下降了,這才徹查了一番。對操作系統來說,解決起來並非難事。只是,開始還寄希望於顯密宗諸法師們良心發現,因此以警告威懾為主,直到最近才痛下殺手。


當然,靠啥手段掙錢,跟我沒有半毛錢關係,我既不羨慕也懶得譴責。只是,非要拿這些代表中國出海企業,作為互聯網從業者的一員,我感到恥辱。至於綁架民意,把此事與圍堵中國聯繫起來,聲淚俱下地控訴谷歌的霸權行徑的,那隻能說是非蠢即壞。


有人說,你得堅守民族大義,控訴帝國主義霸權。我想問,當這些軟件大肆劫持,把別人效果搶到自己名下,以至規規矩矩的創業者無奈退場時,他們又找誰控訴呢?


反而是鑽空子的人,控訴的次數多了,正義感也莫名其妙出現了:我都這麼藏著掖著了,你憑什麼不能假裝瞧不見?廣大亞非拉用戶都沒有去聯合國告御狀的,你憑什麼要限制我?


對此,我只有如下的感悟:


據說,認知有四個層次: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自己知道。我想,這些之外,還有一個令人尷尬的層次:不知道別人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