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窩心話:學會不評價的交流,跟孩子和解

我們每天都在評價別人,而且特別自然,如路人甲的衣服穿得沒品位,同事乙看起來就很賢惠,其餘什麼美醜、優劣、會不會做人、工作能力等方方面面,雖然知道給別人貼標籤不好,但還是忍不住。原因在於“評價別人”是人類從遠古時期進化而來的本能。

然而,在生活中,隨意地評價別人,卻很可能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也傷害彼此之間的感情,對孩子尤其如此。為什麼有的孩子不願意和大人說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生活中,他們被大人“貼標籤”的行為傷害了<strong>(而且,通常這種標籤都是大人的一廂情願,根本不符合事實,孩子被冤枉了。)

比如孩子在飯桌上不愛吃蔬菜,就是“挑食”,孩子不愛跟人打招呼,就是“內向、不懂禮貌“……大人很少去關係孩子這些表現的原因(比如不習慣陌生的環境,感到害怕),因而錯失了和孩子溝通、增進感情的機會……

父母窩心話:學會不評價的交流,跟孩子和解

雖然這些評價孩子聽聽也無妨,但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卻不是什麼好事。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貼標籤效應”,<strong>“標籤”具有定性導向的作用,無論標籤是“好”是“壞”,它對一個人的“個性意識的自我認同”都有強烈的影響作用。給一個人“貼標籤”的結果,往往是使其向“標籤”所喻示的方向發展。

例如,一個女孩兒剪了短髮,被說像“假小子”,以後她可能會經常留短髮,來“印證”大人對她的評價;大人越是說某個孩子淘氣,他就有可能越來越淘氣;大人越是說某個孩子膽小,孩子就可能越來越膽小。

我們簡單地將孩子歸到某一類別上去,無形中給了孩子一個暗示:其實你是這樣一個孩子。<strong>於是孩子接下來的行為很可能都會往這個點上靠攏。因為在孩子的眼裡,大人的話都是對的,大人就是權威。

<strong>不幸的是,很多大人在評價孩子的時候,根本不瞭解真相,他們所下的標籤,都是負面的、片面的、不客觀的,也就是說在冤枉孩子。

你會願意跟冤枉自己的人來往嗎?

父母窩心話:學會不評價的交流,跟孩子和解

<strong>所以,不帶評價地看到孩子,和孩子交流很重要。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strong>經驗的描述看上去最簡單,但往往也最有力量。對於事物的認知和相互確認,遠遠比哪怕挖空心思給出的“讚美”更能表達出重視。

對畫畫的孩子說:“這是你畫的山,這是河水,啊,河水裡有一隻船,船上這個人是在釣魚嗎?哈,你還給他畫了帽子!嗯,你在這邊畫了一個太陽,這邊畫了一個月亮,那是白天還是晚上呢?”

<strong>——你注意的是具體的過程。這些話裡沒有褒貶,但他們會感到自己做事被看見了。他們會樂於跟你討論,也會更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同時,通過這種表達方式,我們則會更接近事件的真相。也許孩子遇到了一些麻煩,也許他最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他在用這種行為傳達某種態度,或者還有其它的什麼可能。

當我們採用一種非評價的立場時,就等於為這些信息的流通創造了空間:“說吧,讓我看到它,我對你經歷的這些事感到好奇。”你無須辯解,只需要單純地描述你的經驗就好,這就是我們此刻關注的。

<strong>

文章來源:綜合整理自網絡,並部分融合了自己的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