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公安”詐騙 太原警方快速行動止損20萬

山西新聞網3月23日訊(記者 馮耿姝)“冒充公檢法一律掛掉”“安全賬戶就是詐騙”,這樣的反詐騙宣傳口號市民朋友可以經常聽到,但仍有不少人落入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圈套中。3月21日上午,家住太原市萬柏林區的崔女士就遭遇了一起網絡電信詐騙。

當日一早,崔女士接到了一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某公安局民警,並告知崔女士涉嫌犯罪。在看到寫有自己身份信息的逮捕證和案件告知書後,崔女士一下子就懵了。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崔女士按照對方交代的“一定要關閉手機”等“注意事項”,登錄了對方提供的網站,輸入了自己的銀行卡賬號和密碼。

就在崔女士忙著自證清白時,上午10時許,太原市公安局反詐騙犯中心也接到了預警信息。民警隨即撥打崔女士電話計劃進行勸阻,但電話卻一直無人接聽。此時,民警意識到曹女士可能已經中了騙子的圈套,於是立即展開研判,查詢到崔女士父親的電話,告知其父親崔女士正在遭遇冒充公檢法詐騙。其父稱崔女士正在按照對方的要求準備將20萬元轉至安全賬戶。民警急切叮囑崔女士一家千萬不要轉款,同時迅速聯繫屬地派出所上門開展勸阻。

經民警講解,崔女士頓時恍然大悟,哭了起來。耐心詢問後得知,在民警趕來之前,崔女士已經將卡號、密碼等信息告知了對方。民警一邊安撫穩定崔女士的情緒,告知其不可將驗證碼等信息再次提供給對方,一邊及時聯繫銀行,確認是否有錢款轉出。在得到了銀行無錢轉款出的確認信息後,崔女士一家緊張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民警的及時勸阻,使崔女士避免了自己20萬的經濟損失,對此,崔女士一家表示萬分感謝。

太原市反詐騙中心再次提醒廣大市民朋友面對冒充公檢法詐騙一定要牢記以下三點:

首先,“公檢法”機關不存在安全賬戶或核查賬戶,不會通過電話、網絡通知涉案人核查資金、下載App和提現轉賬匯款;其次,“公檢法”機關辦案會當面向涉案人出示工作證件或相關法律文書,不會通過微信、QQ、傳真、郵寄等形式發送展示相關法律文書和個人工作證件,逮捕證、傳票和涉案信息均無法通過互聯網查詢;最後,司法機關絕對不會要求涉案人轉賬、匯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