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超额货币”

久违的“超额货币”

摘要

#交易复盘:外资“抛售”老券。①国内资金利率下探历史新低。截至上周五,DR001与DR007加权处于0.79%、1.57%,较前期分别下行62和50个BP。向前展望,月末财政投放与缴税形成对冲,预期资金利率仍将处于低位。②而外围美元荒”持续上演。美联储已经祭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政策组合,但市场频频给出“负面”反应:美股一周两度熔断,3个月美元LIBOR、TED利差、美元指数纷纷走高,美元流动性仍在趋紧。③外资主要抛售流动性稍逊的老券”对于新券而言,外资更多的是减少市场介入,体现为成交占比自2月约20%一路下降至目前5.88%;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抛售现象,本周190015外资净卖出17.4亿元,仅贡献30%的卖盘,与股份行、城商行、外资行形成合力而已。老券则成为外资抛售的主要对象,或许是由于新老券之间流动性差异较大,境外投资者更关切老券的流动性问题。例如,

本周190010外资净卖出71.9亿元,贡献81%的卖盘;190006外资净卖出51.7亿元,贡献79%的卖盘。外资是老券卖盘的绝对主力,且卖出规模上远大于新券,这一现象是过去一周首次观察到。

#策略思考:久违的“超额货币”。短期看,由于疫情对实际增速的剧烈冲击,导致久违的“超额货币供给”大量出现,幅度上超过前一轮牛市(2016年),这也是此前利率突破下行的动力来源。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周期中“超额”部分主要由供给端提供(即大规模“放水”),但此次主要由需求端冲击造成,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后一种情况下由于“超额投放”是衰退性质而非扩张性质,缺口回补可能会更加缓慢。

国内流动性总体充裕,海外状态却“

不省心”从成交情况看,国内债市边际上的确受到冲击,不过考虑到外资在国内市场的绝对占比,针对特定券种的卖出行为并不会带来持续的影响。“系统性”冲击只能通过影响外汇占款,进而影响基础货币供给来实现,但目前看,国内资金面依然宽松,受影响并不显著。与2015-2016年相比,当前跨境资本流动要温和得多。

相比于外资行为,短期债市更主要的约束来自一些价格信号“倒挂”:①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②资产端收益率与负债端收益率倒挂(目前看,3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在4%);③债券实际收益率与信贷实际收益率倒挂。价格上的“安全边际”不足,导致市场对利空变得敏感(复工加快、资本流出等)。这种矛盾似乎只能通过央行使用“价格工具”来缓解,这也是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超预期

正文

【交易复盘:

外资“抛售”老券

资金利率下探历史新低。本周央行暂停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周一开展MLF操作1,000亿元,当周无资金到期;当周合计净投放1,000亿元。此外,先前公告的定向降准资金也于周内逐步到位,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周内资金面因而延续宽松态势,资金利率持续下探历史新低。截至周五,DR001与DR007品种分别加权于0.79%与1.57%位置,较前期分别下行62和50个BP。

久违的“超额货币”
久违的“超额货币”

从扰动因素看,月内依旧无公开市场资金到期。下周一为本月报税截止日(23日),但3月并非缴税大月,综合考虑缴税和财政投放效应或将提供增量流动性。目前市场流动性总量盈余,月末财政投放与缴税形成对冲,资金面无实质负面扰动因素,预期资金利率仍将处于低位。

久违的“超额货币”
久违的“超额货币”

海外“美元荒”继续上演。上周日(3.15)美联储紧急降息100bp,并重启7000亿美元的QE计划,还与多个央行达成货币互换协议,以应对市场上的美元流动性紧张。

然而,这套“降息+QE”组合拳打出后,市场并不买账,上周一(3.16)标普500开盘触发熔断,而道指收盘暴跌12.93%,创1987年10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为此上周二(3.17)美联储再次“重拳出击”,宣布启动2008年金融危机时用过的商业票据融资机制,即买入商业票据以满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但相似的场景再次上演,隔天(3.18)标普500盘中跌超7%,再次触发熔断,这是本月以来第4次、美国历史上第5次熔断。

久违的“超额货币”久违的“超额货币”

外资主要抛售流动性稍逊的“老券”本周,现券成交仍处于节后回暖趋势中,银行间债券现券成交日均成交12160亿元,环比增长10%(上周为29%);其中,政金债、国债日均成交分别为4654、2512亿元,环比增长1%、23%(上周为15%、36%)。边际上,成交回暖有所放缓,一个原因在于美元回流压制债市做多情绪。外资“抛售潮”来了吗?

久违的“超额货币”

对于新券而言,外资更多的是减少市场介入。主要体现为成交占比逐周下降,自2月份大约20%显著下滑至目前5.88%;但并没有大规模的抛售,本周190015外资净卖出17.4亿元,同时股份行、城商行、外资行分别净卖出13.3、11.9、10.9亿元;在这其中,外资仅贡献30%的卖盘,与其他机构形成合力而已。

久违的“超额货币”久违的“超额货币”

老券则成为外资抛售的主要对象。这或许是由于新、老券之间流动性差异较大,境外投资者更关切老券的流动性问题。例如,本周190010外资净卖出71.9亿元,贡献81%的卖盘;190006外资净卖出51.7亿元,贡献79%的卖盘。可以看出来,外资是老券卖盘的绝对主力,而且卖出规模上远大于新券,这一现象是过去一周首次观察到,此前并未出现。

久违的“超额货币”久违的“超额货币”
久违的“超额货币”

【策略思考:久违的“超额货币”】

久违的“超额供给”上周,1-2月经济数据揭晓,虽然市场对这道绕不过的“深坑”早有准备,但数据下滑幅度客观上还是有些令人“吃惊”,从历史上看也几无先例可循。我们从“定量”的角度,尝试评估当前宏观状态与利率水平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早先的框架报告中,我们提出利率方向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差额决定,这是勾连经济数据与金融数据的重要逻辑链条。

货币需求波动主要由名义增速贡献:从月度的视角,大致可以用工业增加值(实际部分)与PPI(名义部分)的加总度量,可以看到,1-2月货币需求呈现剧烈萎缩的特征,当然,主要由其中实际增速的下滑贡献(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下滑13.5%)。货币供给可以通过M2大致度量,1-2月M2同比增速总体持稳,2月数据还略有扩张(至8.8%)。需求剧烈收缩和供给基本持稳的组合之下,我们再次观察到大量“超额货币供给”出现,幅度上已经超过2016年,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水平。

久违的“超额货币”

“超额货币供给”是利率下行动力的关键来源,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由于:①供给侧改革延缓工业品价格下跌,②广义货币供给与名义增速匹配原则约束“放水”两大因素制约,“超额货币供给”一直处于窄幅波动状态中,这也是利率呈现区间震荡的宏观背景。短期看,由于疫情对实际增速的剧烈冲击,这一“均势”最终被打破,导致久违的“超额货币供给”大量出现,幅度上超过前一轮牛市(2016年),这也是此前利率突破下行的动力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以往周期中“超额”部分主要由供给端提供(即大规模“放水”),但此次主要由需求端冲击造成,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后一种情况下由于“超额投放”是衰退性质而非扩张性质,缺口回补可能会更加缓慢。

三维周期”视角的观察。除上述框架外,我们还可以从“周期视角”对利率的方向进行观察。近期数据显示:经济周期呈现快速下探状态,信用周期有所反复——1月略有收缩,2月重新扩张,总体持稳略有下滑,货币周期继续扩张。“宽货币+稳信用+弱增长”组合对债市来说较为正面。

总体上,短期“宏观状态”与利率水平大致相匹配,无论是定量(超额货币供给)还是定性(周期组合)判定逻辑,均能解释此前利率创新低的走势。

久违的“超额货币”

美元荒,慌不慌?国内流动性总体充裕,海外状态却“不省心”。在“全球流动性图谱:体系与指标”中,我们对近期变化进行了梳理:虽然政府部门流动性大量投放,但是私人部门流动性急剧收缩:①LOIS 在短短的五个交易日中高位突破,创下2009年以来的历史新高,LOIS EUR显示近期欧洲资金流动性也有所收紧;②欧元兑美元掉期基差与美元兑日元掉期基差均明显向下,显示欧洲市场与日本市场美元资金的短缺;③CDS-bond basis突然走高且接近2008年的高点;④新兴经济体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相应地,市场流动性明显衰减,标普500指数买卖价差创新高,美国投资级债券的买卖价差亦快速扩张。

久违的“超额货币”久违的“超额货币”

国内债市边际上的确受到冲击:①从成交情况看,上周券商卖盘已经缩减,但外资卖出环比仍有扩张,特别是老券成交中,外资成为最主要的净卖出力量;②隐含税率出现下滑,意味着外资持仓更重的国债的确受到更大的影响。

不过,考虑到外资在国内市场的绝对占比,针对特定券种的卖出行为并不会带来持续的影响,或者说,不太可能成为定价的主要矛盾。“系统性”冲击只能通过影响外汇占款,进而影响基础货币供给来实现,但目前看,国内资金面依然宽松,受影响并不显著。与2015-2016年相比,当前跨境资本流动要温和得多。

烦心的“倒挂”相比于外资行为,短期债市更主要的约束来自一些价格信号“倒挂”:①资金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②资产端收益率与负债端收益率倒挂(目前看,3个月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仍在4%);③债券实际收益率与信贷实际收益率倒挂。价格上的“安全边际”不足,导致市场对利空变得敏感(复工加快、资本流出等)。这种矛盾似乎只能通过央行使用“价格工具”来缓解,这也是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重点。

周度策略

【20190315】外资卖债了?

【20190308】升值的“烦恼”

【20190302】美债创新低,中债跟不跟?

【20190223】利率博弈第二阶段

【20190216】等不来的“牛平”:曲线在反映什么预期?

【20200207】疫情冲击后,再看地产数据的“惊险一跃”

【20200202】非常时期的债市:利率会下到多少?

【20200119】一文全梳理:

地方“两会”中的经济线索

【20200112】如何把握“春节效应”下的高频数据信号?

【20200105】降准之后,又见“利好出尽”?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供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招商证券”)客户参考,其他的任何读者在订阅本微信号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招商证券不会因订阅本微信号的行为或者收到、阅读本微信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

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招商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完整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招商证券认为可靠,但招商证券不对其准确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报告内容亦仅供参考。

在任何情况下,本微信号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招商证券不对因使用本微信号的内容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读者不应以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微信号推送内容做出决策。

本微信号推送内容仅反映招商证券研究人员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的版权归招商证券所有,招商证券对本微信号及其推送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招商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翻版、复制、刊登、转载和引用者承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