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孩子去超市看見什麼都要,你會怎麼做呢?怎麼在心理上教導孩子?

心理的點點滴滴


把兒媽認為:3歲的寶寶還處於懵懂期,超市琳琅滿目、五彩繽紛的商品對孩子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除非孩子要求的商品是合理範圍內的,否則應該採取注意力轉移、思想上引導和語言上安撫來讓孩子不再執著。

孩子們接受歡樂和幸福最為迅速,也最親切,因為他們生來便是幸福和歡樂的。——雨果

很多父母都喜歡帶孩子去逛超市。超市寬敞明亮,整潔又整齊的環境給我們帶來良好的購物享受。而孩子們則喜歡超市的大空間,眾多栩栩如生,五彩繽紛的玩具王國,以及五顏六色花樣繁多的糖果點心。

可是有一部分小寶寶由於年紀小正處於剛剛萌芽“自我意識”的時候,所以看到什麼都想要,看到什麼都往購物車裡放,在得到父母拒絕後,有的孩子還會撒潑打滾,耍賴賣萌,著實令父母頭痛。

遇到這種情況,通常如何解決呢?是打是罵是強行帶走?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那麼怎樣才能讓寶寶聽話父母順利採購呢?

把兒媽的建議是這樣的:



注意力轉移

注意轉移法是指把注意力從消極情緒轉移到其他方面上。轉移可分為注意轉移和行動轉移。注意力轉移的幅度越大,過度焦慮或其他負性情緒轉移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1)注意轉移

用另一種孩子喜歡的事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然後告訴他爸爸媽媽都選完了,並問他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吃你愛吃的肯德基啊?

再比如說,什麼時候我們去那個淘氣城堡玩啊?

這樣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在去吃去玩上面,孩子就不會在這裡執著了。

2)行動轉移

溫和的帶寶寶離開那個地方。

父母應該過去先看看寶寶看的是什麼,然後抱起寶寶,告訴他超市這麼大,還有很多好玩的在那邊,我們一起去看看那邊。

用行動轉移可以緩解寶寶焦慮,超市裡人多,寶寶也是需要“面子”的,所以父母帶寶寶去別的樓層或者別的區域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情緒上引導

1)治標引導

用新鮮的小玩意吸引。

孩子在超市耍賴,父母肯定不能當眾斥責孩子。如果遇到執著的小牛精,父母這個時候就有必要採取用一些漂亮的小糖果或者小玩意來吸引寶寶注意力。

比如超市經常有做活動的地方,常常會有導購在用氣球做成各種漂亮的動物造型,十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父母可以提前去要一個拿過來,這樣五顏六色氣球就會把孩子吸引過來。父母就可以帶孩子離開讓他著迷的地方。

這種方法適用於非常賴皮無法溝通的孩子。

2)治本引導

用獎勵的方式讓孩子獲取。

大多數孩子還是可以溝通的,父母先安撫孩子的情緒,陪伴他一同看一會他執著的物品,然後問他為什麼喜歡。

得到肯定答案後,父母可以用設立小獎項的方式,比如寶寶這周答應不吃零食,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等等,如果做的好,父母就可以送給孩子做獎勵。

這樣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所有的物品都需要付出努力,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不可以不勞而獲。


語言上安撫

1)淡化式交流

用語言淡化孩子的執著。

父母可以通過孩子執著的物品,迅速勾勒出一個有趣小故事,然後再適當的勾勒出這些物品不適合孩子用。然後問他要不要幫爸爸媽媽去選我們家需要的啊?

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並沒有對他粗暴干涉,讓孩子覺得父母尊重他和他是“一夥”的。

2)陪伴式交流

陪伴孩子一同在這待會兒。

爸爸媽媽在這裡和寶寶就這件事情聊一會兒,等孩子冷靜下來再交流。

還可以和超市人員溝通,用一件樣品陪孩子玩一會兒。孩子的天性就是不固定,玩了一段時間,也就沒意思了,這時候父母就可以帶寶寶離開了。

這樣做不會激怒寶寶,大吵大鬧。有利於平和解決寶寶的不合理要求。





把兒媽心語:

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餵養他們,而要引導他們。

每個小寶寶都有“混不吝”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他們純真可愛,撒嬌賣萌,耍賴撒潑,讓父母痛並快樂著,這就是成長的煩惱啊。

孩子的心靈是最脆弱又純潔的,父母千萬不能生硬粗暴,大吼大叫,要理性引導他們,與他們平等相處,珍惜他們每一個閃光點,慢慢等待他們長大,他們就是父母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把兒媽話題:親愛的寶媽們,如果你們的小寶寶也出現這樣的情況,請問你們是如何處理的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家有三個把兒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

兒子三歲之前,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三歲之後才回到我身邊。兒子剛接到身邊時,懷著一種補償的心情,對他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一段時間後,我發現有些失控了,兒子出門看見什麼都要,不買就撒潑打滾,死活不跟我走。

兒子第一次撒潑時,我滿足了他的要求。回家之後,我和兒子約定:一星期去一次超市,他可以挑選一件喜歡的東西;從幼兒園回家的路上不允許買零食。

兒子可能對約定的內容並不太瞭解,爽快的答應了。


兩天後,我們重申約定之後去了超市。兒子先拿了一個玩具小汽車,後來又看中一套托馬斯小玩具。我提醒他只能要一個,他沒理我,我站住不走了,要求他做出一個選擇。這時,兒子才意識到我是真的不同意他買兩件,他開始躺地上哭起來。我蹲下來告訴他:“等你哭完了,告訴媽媽要選哪一件。媽媽在旁邊等著你。”然後我不再理他,裝著若無其事樣子在附近玩手機,和導購聊天。

當時超市裡人比較少,倒也減少了我的很多尷尬。

我也沒注意兒子哭了多長時間,只是覺得過了很久,兒子從地上怕起來,來到我身邊,扯扯我的衣角,小聲說:“媽媽,我想要托馬斯的玩具。”從此以後,兒子每次去超市都是隻挑一件商品。

孩子遠比大人想象的要聰明的多,只要堅定的對他們說“不”,他們很快就會明白家長的底線,而不會一再試探。

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在孩子哭鬧時,不要去批評、指責他。

家長的責罵甚至懲罰,會讓孩子的情緒更激動,也會強化孩子達不到願望時的委屈。在孩子哭鬧時,家長不要過分的去關注孩子,讓他覺得家長根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任其自由發揮。

第二:家長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位置,不要躲起來。

有些家長在孩子哭鬧時,會選擇假裝走開,然後躲起來,讓孩子看不見自己。這樣做的話,孩子雖然會因為害怕而放棄自己的要求,但是也會失去安全感,得不償失。

在孩子撒潑打滾時,家長要在孩子視力所及範圍內,保證孩子能夠順利找到家長,一方面是為了孩子的安全,防止孩子在哭鬧過程中傷到自己或他人;另一方面就是避免孩子因看不到家長而產生恐懼感。

第三:在孩子遵守約定時,不要隨便進行物質獎勵。

有的家長在孩子遵守約定後,又給孩子買了更多的東西來進行獎勵。這樣做並不利於孩子更好的遵守承諾,反而會讓孩子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要小看孩子的聰明才智,他們會很好的利用家長的心理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當孩子遵守約定後,家長可以獎勵孩子一個吻,或者帶孩子出去玩,這些孩子也都很喜歡。


我家小豆苗


3歲孩子去超市看到什麼都想要,應該是許多家長的頭疼問題。

我家寶寶兩歲多時候去超市,喜歡什麼就要買什麼,不給他就開始撒潑打滾,在超市裡大喊大叫。

必須開始處理這個問題。

有一次他非得買薯片,糖果,還有一個小汽車。我說只能選一樣,不能超過十塊錢。雖然他對錢沒有概念,但是我會給他講。他不依,又故伎重演。我不想在超市影響別人,我把他抱到超市門口,放在地上,看著他撒潑打滾,大哭打鬧。

我就告訴他一句話:只能選擇一樣,就是薯片,因為它不超過10塊。然後我就蹲下靜靜的看著他。

他撕心裂肺的哭,哭了整整三個小時。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小聲哭一會兒,看看我,沒反應,繼續哭。

路過的人都再指指點點,嘀嘀咕咕。我的臉也在發燒,也覺得異常難堪。有的還說給他買了就可以了啊,看孩子哭成啥了。我覺得不能因為自己丟臉,就可以縱容他,沒有原則。保安還過去問我咋回事,我說再教育孩子,誰也別管。

可能最後哭累了,身上臉上都是灰塵,都是汗。也沒有力氣,哼哼唧唧。

這時我溫柔的問他:你哭好了沒有?如果沒有哭好,可以繼續,我在這裡等著你。

我就給他擦擦臉。

他回答:媽媽,我哭夠了。

我說:你想選擇哪一樣你喜歡的?

“薯片”。

我抱他起來,親親他。

告訴他,媽媽很愛你,但不是你說想怎麼樣就怎樣的,今天是想告訴你,要剋制自己。

他點點頭,也不知道懂了沒有。

我就帶他進去選了薯片。

第二次,鬧了半個小時就選好了。

第三次,雖然拿了許多東西,但還是比較著就選了一樣。

現在他五歲了,不管買什麼,就算再喜歡,也是隻選擇價錢合理,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

他如果還想再要就會問:媽媽,我可以不可以再買一個這個?他會給出合理的解釋,我會酌情答應。他也很滿意,從來沒有不開心,埋怨大人。

現在有了弟弟,大人都不用教,也不費心。哥哥做什麼,他就跟著學,哥哥還會教育弟弟。

孩子別看小,他最會看人臉色。該堅持的一定堅持,不能心疼他。

有句話我特別喜歡:溫柔的堅定,才能服人。在孩子面前,更要這樣。


沐雨而生的王國


3歲的孩子處於什麼都好奇,什麼都想要的階段,這個階段有時也著實讓我們做父母的頭疼。帶他們去超市,看到什麼都要,更有孩子不給買就地打滾,“逼迫”父母就範,有時買一個還不行,還得買一堆,讓很多父母感覺很爽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曾經有個姐姐給我分享了他兒子去超市的情況,去了直奔玩具區,選中一個抱著就跑,讓她很是尷尬。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這樣處理。

首先,在去超市之前,與孩子講好規矩。

在去超市之前,先跟孩子約定好,今天只買一件玩具,或者今天只買一個零食,不可以多選,如果多選的話,我們會立即離開超市。這樣,也給孩子做好了心理預期,直到今天只會買一個。隨著這樣購物的次數增加,可以每次去超市跟孩子溝通,這次逛超市是要購買哪類物品,零食和玩具不再採購範圍內,孩子慢慢也能理解。

其次,進超市直奔需求物品區。

進入超市以後,也儘量不要閒逛,直奔需求物品區,實踐證明,如果孩子看不到,很可能想不起來要買。

最後,如果孩子非要買東西,父母們一定不要覺得不好意思。

當孩子要非要買東西,並且伴隨著打滾等行為的時候,咱們一定不能覺得不好意思而向孩子妥協,你妥協一次,孩子以後會變本加厲,不斷挑戰你的底線。這個時候,快速保住孩子,以最快的速度離開超市,回到車裡或人少的地方,讓孩子盡情發洩,就在旁邊靜靜地看著。等孩子安靜下來,再跟他溝通,確定規則。

不過有的孩子能哭一個小時,甚至更多,甚至是哭睡著了,我的意見是作為父母也不能妥協,總要經歷這麼一個步驟,總要心疼這麼一次,晚痛不如早痛。雖然花不了幾十塊錢,孩子就是這樣不斷試探父母的底線。


米拉讀書育兒


這種做法肯定不對,必須立馬糾正。

先講講個人的經歷吧,我家孩子兩歲時,奶奶帶著去超市,看見超市裡的東西,非得要,最後居然躺在地上大哭大鬧,怎麼說都不好使,最後孩子奶奶假裝離開,躲在一旁觀察,孩子看見大人走了,立馬著急了,趕緊追上去,後來奶奶抱著哄了哄,從那以後,再也不亂要了,現在看見想要的東西就會主動和你說,問一句:可不可以呀。

首先,孩子已經三歲,都已經懂事了,發現問題,必須馬上糾正,不能有緩一緩的思想,這樣只會害了孩子。

其次,愛孩子不能過於溺愛,不能什麼都照著孩子說的做,大人要有是非觀,幫助孩子樹立良好的價值觀。

然後,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的教導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通過動畫片、兒童繪本等易於孩子接受的方式向他們傳達。

最後,教育孩子“慈”與“嚴”要並行不悖。該“嚴厲”時千萬不能“慈愛”,該“慈愛”時可千萬不能“嚴厲”。要知道,孩子都是非常聰明的,他們也會不斷試探你的底線,一旦該嚴厲時嚴厲不起來,那麼孩子就會逐步走向下坡。

好了,帶娃不易,多多交流,加油💪💪


熊貓寶寶之教育


你好,我家正好有個三歲的寶寶,望我的經驗對你有所幫助。我家寶寶之前也有這樣的情況,尤其跟著爸爸的時候,就要一些東西,不給買就不高興。有時還鬧。


首先這個情況必須事先溝通。三歲的孩子可以立規矩了,讓她覺得有邊界感。這個不是在超市裡才想起來解決的問題。比如我平時會跟孩子說,媽媽領著去超市,你可以選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每次只能一樣。這樣孩子也會在不同的東西間學會取捨。

其次也跟孩子講道理,比如選擇的東西,家裡已經有,沒大有必要。可以適時地引導,對孩子說的實話一定要溫和,孩子會聽的。比如,我開頭會說,媽媽跟你商議一下。她就會覺得自己受到尊重了,也願意聽。

最後也培養孩子的延時滿足。比如說咱們這次買了很多東西了,媽媽知道你很想要,下次咱們來的時候一定給你買。這個時候孩子真的喜歡的話,下次就買,不太喜歡下次就忘了。

其實現在的孩子,在不好的家庭也不會虧了孩子,但是很多時候幸福感卻不是那麼強了。不需要什麼都依著孩子,我還記得小時候吃方便麵時是多麼香。有時候延時滿足也能夠提高幸福能力。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熱愛生活,喜歡分享。歡迎關注我哦。育兒路上一起攜手同行。


奔跑的寶媽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位寶媽,我家孩子以前也有這個問題,到了超市就要買玩具,不買就會大哭大鬧,真是讓人頭疼。後來我想了個好辦法,就是去超市之前,給他立個規矩,只能選一樣商品,如果不同意就不買,讓他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好好跟他講道理,慢慢養成習慣就好了。我覺得現在的小孩子都很聰明,他主要是看你的態度和做法,如果哭鬧對他沒用的話,下次就不用這招兒了,你說對嗎?希望能幫到你。


歡樂白馬


孩子都有這個時期,去超市什麼都想要不給買就哭鬧,有的家長愛面子怕孩子哭就給買了,先說說周圍朋友是怎麼做的。我鄰居的家長對孩子沒有耐心,在超市孩子要買不該買的東西,給孩子一頓揍,孩子怕捱揍不敢要東西了這種情況可行性但我不贊同,孩子還小大人欺負小孩不公平。好友家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她是給孩子買,買回來之後 放在高的地方不給孩子,就讓孩子看著不給他不打孩子,一次不行兩次,用這種方法教育孩子,時間長了孩子主動找她商量買東西,我的做法孩子哭就讓他哭,你在一邊看著孩子不能總哭吧家長要有耐心,等孩子不哭了跟他講道理,東西可以買但是要給我買東西的理由,理由要足夠充分,這樣不僅鍛鍊孩子跟你溝通的能力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買東西的比例自己定我一般都是三次孩子能戰勝我兩次我就買。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關注慧媽寶寶育兒,育兒知識每天分享!


慧媽寶寶育兒


3歲的寶寶都有認知能力,知道什麼東西想要,什麼東西自己喜歡了!這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跟情緒!不要在公共場合商場對孩子大吵大鬧,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我們家寶寶四歲了,每次去商場超市也會遇到喜歡的玩具,吃的。他會表達我想要什麼,但是不會哭鬧說一定會要。孩子如果真的很喜歡,就給他講可以買,但是我們要拿什麼交換。如果是家裡已經有的玩具,這邊我跟妻子就會講家裡有同樣的玩具,你想想你還在玩嗎?還知道它在哪嗎?如果家裡找不到我們在來買!孩子慢慢都變大了,一定要講信用,答應寶寶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祝願每個寶寶都能茁壯成長,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對待自己的寶寶!是親生的,忍住![呲牙]


果爸講故事


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朋友就跟我說了一件事:立規矩。這件事讓我受益匪淺。

我們家孩子3歲半,還從來沒有發生過去超市什麼都要,撒潑打滾的情況。原因說簡單也簡單,就是每次去超市前,先跟她約定,寶寶,我們去超市,但是隻準買一件你喜歡的東西呦!玩具如果家裡有的,就不能再買了。要她的承諾,表示答應了,OK,出發!

如果在超市遇到很貴的,讓我覺得有些肉疼的玩具怎麼辦?不是拒絕,而是說,好啊寶寶,如果你能做到一週好好吃飯不讓姥姥喂,就可以得到這個玩具啦!這樣她就會答應。

但我們家孩子能這麼配合,不僅僅是出門前做好約定就能達到效果的。

2-3歲的小孩子,講理,也不講理。所謂不講道理,是小孩子的世界或者他的認知是很簡單的。大人不要試圖把自己的邏輯強行灌輸給孩子。小孩子理解不了太複雜的大人邏輯。小孩子也講理,如果他能明白,危險的時期絕對不能做。你再告訴他這樣子的事情是危險的,他就知道,哦,這個危險的事情我不能做。可如果大人這個也不讓他做,那個也不讓他做,他當然不高興也不會配合。所以身為大人,要慎用自己的在孩子哪裡的信譽和權力。

自己答應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要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就可以糊弄他。你可以出爾反爾,憑什麼要求孩子信守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