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壽說諸葛亮用兵“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真是這樣嗎?

在諸葛亮首次北伐時,魏延提出從子午谷奇襲長安的計劃,但諸葛亮認為該計劃過於冒險,沒有采納。陳壽因此在《三國志》中評價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認為諸葛亮用兵謹慎偏多,缺乏應變策略。

但是,諸葛亮用兵真的是保守而缺乏變化的嗎?

我們來結合史實分析一下。

諸葛亮北伐曹魏,六出祁山

公元219年底,劉備集團丟失了荊州,只剩下益州一地。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后不久,為了奪回荊州,也是為了給關羽復仇,興兵伐吳,但是遭到了失敗。魏蜀吳三國的格局也逐漸確定下來。

建興六年(公元227年)春,諸葛亮給後主劉禪上表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劉禪當然同意。

隨後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公元228年春,諸葛亮派趙雲等率部據箕谷(今陝西襄城北),作出由斜谷(今陝西眉縣南)直襲曹魏關中重鎮長安的姿態,自率主力,從漢中西北進軍祁山(今甘肅禮縣祁山堡),試圖先取隴右,再居高臨下以圖關中。

陳壽說諸葛亮用兵“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真是這樣嗎?

首次北伐的蜀軍,因為準備足,士氣旺盛,氣勢震天。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響應蜀軍。魏明帝曹叡親自到長安坐鎮指揮魏軍阻擊,魏將張郃於街亭(今甘肅秦安東北)大敗依山據守的蜀軍前鋒馬謖所部,蜀全軍震動。諸葛亮遂退回漢中,怒斬馬謖以明軍紀。

公元228年下半年,曹魏與東吳爆發了戰爭,於是在228年底、229年春,諸葛亮又率軍兩度進攻曹魏,奪取武都(治今甘肅成縣)、陰平(治今甘肅文縣西北)二郡。

曹魏於229年六月,派兵分三路主動進攻漢中,諸葛亮率軍阻擊,魏軍因連日大雨,道路不通,軍糧不繼而退。230年春,諸葛亮率軍圍攻祁山,與魏軍統帥司馬懿相持,不久因軍糧不足退回。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領經過長期整頓的十萬大軍,出斜谷攻魏,駐軍五丈原(今陝西眉縣西南),與在渭水南岸背水築城的司馬懿對峙。司馬懿採取拖延戰術,諸葛亮求戰不得,於同年病死於五丈原,蜀軍隨即退回漢中。

歷史上將諸葛亮這五次出軍路線不一的主動出擊及一次防禦行動統稱為六出祁山。

陳壽說諸葛亮用兵“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真是這樣嗎?

諸葛亮採用的是什麼戰略?

諸葛亮北伐時,蜀漢只有益州一州之地,而曹魏有九個州,這是雙方基本戰略態勢。平心而論,如果雙方保持和平各自發展,恐怕不用20年,蜀漢與曹魏的實力差距更大。

面對人力物力財力都比自己強的對手,諸葛亮在這裡採取的是以攻為守的戰略並希望由此贏得自身發展的機會。

因為從長遠來看,註定比蜀漢強大的曹魏必然要進攻蜀漢,蜀漢與其坐待敵國來攻,不如主動進攻,尋機削弱對手,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機會。因此諸葛亮在《後出師表》中說:"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待亡,孰與伐之!"這裡說的很清楚了:不主動出擊,那就是坐待滅亡。主動出擊是蜀漢有可能獲得更好局面的可行途徑。

陳壽說諸葛亮用兵“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真是這樣嗎?

諸葛亮主動進攻的戰術缺乏變化嗎?

諸葛亮北伐曹魏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但他在幾次北伐中始終處於主動進攻的地位,在與對手的爭鬥中也基本處於上風,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在戰略主攻方向上,諸葛亮選擇了對方防守力量較為薄弱的隴右地區。隴右地處西北高原,蜀軍一旦控制隴右,就可以利用當地較為豐富的人力物力,進則虎視關中平原,退則掩護蜀漢門戶漢中。而且隴右地勢高險,交通不便,蜀軍佔領後,曹魏反攻困難。

從諸葛亮以攻為守的方略說,這是一個符合實際的戰略選擇。

魏延的子午谷奇襲計劃,其成功的概率幾近於零。因為230年七月,曹魏派曹真走子午道進攻漢中,結果曹爭大軍一個月的時間僅僅走了子午道的一半路程。主要原因是山路險阻崎嶇,軍隊一邊行進還要一邊開路,又趕上連下大雨,所以曹軍進軍極慢。魏延提建議出擊的時間是正月,此時山裡雖然沒有雨,但是有積雪,其溼滑阻滯行軍的效果是相同的。而且積雪可能是深谷像平地,士兵受傷的風險更大。以魏延的計劃,10天之內絕對不可能到達長安城下。

因此,諸葛亮否決魏延的建議是明智的。

陳壽說諸葛亮用兵“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真是這樣嗎?

退一步說,即使魏延以一萬人(5000精兵、5000負糧)奇襲攻佔了長安,也未必能出現對蜀漢有利的局面。

因為長安是曹魏西部的戰略要地,是京師洛陽的重要屏障。歷史上,由於洛陽是平原地帶,無險可守,歷來以洛陽為都者,必須控制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地區以為依託。

曹魏如果丟掉了長安,必定以傾國之力來奪取。東方的人力物力可從黃河、渭水源源不斷地運來支援。而蜀漢在防守長安方面則顯得力不從心。本身實力弱小,再加上後方不繼續曲折艱難,即使把蜀漢全部大軍調來,恐怕也難以長期保住長安。

更何況,舉蜀漢國力來守長安,等於是與曹魏打消耗戰,這樣耗下去蜀漢必難支撐。而且這也違背了主動出擊尋找機會的戰略。

因此,諸葛亮不用魏延的建議,並不是不懂應變,而是堅持採取穩妥之道,使自身保持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主動姿態。

另外,諸葛亮北伐中,除了從隴右進攻之外,有兩次是從秦嶺直接北進,進攻關中平原。這看似與其一貫戰略相悖,而實際正好表現了諸葛亮靈活的戰略戰術

進攻陳倉,是在孫吳攻魏並大破魏軍之時;進攻渭南,則是在孫吳許諾與蜀東西夾擊曹魏的情況之下。這說明,諸葛亮在客觀形勢變化的情況下,還是善於用奇的。

陳壽說諸葛亮用兵“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真是這樣嗎?

結束語

諸葛亮在北伐中基本都處於主動地位,也因為他善於帶兵和用兵。諸葛亮經過多年的"治戎講武",訓練出一支頗具戰鬥力的軍隊。他帶兵"戎陳整肅,賞罰肅而號令明。"行軍安營中規中矩,皆合法度。司馬懿在諸葛亮病卒後曾"案件其營壘處所",不得不歎服說:"天下奇才也"。

再看諸葛亮的幾次進兵北伐,皆進退自如,處於"制人而不制於人"的地位,除第一次北伐因用人不當導致局部失敗外,其他幾次都處於上風,需要回軍時則安然退回,並曾設計殺掉追擊的張郃、王雙等魏將。由此看來,諸葛亮深通將略,善於手兵,所謂"應變將略,非其所長"的評價,並不符合實際。

諸葛亮北伐,想用主動出擊以攻為守的戰略為蜀漢尋找發展機會,終因實力懸殊以及地理條件所限,難有重大進展。但是諸葛亮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卻常為後世所稱道。

(完)

以上是凌煙閣論史

今天的原創首發文章,歡迎你點贊、轉發、評論、關注,不同觀點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