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魯迅的《傷逝》:所有的愛情裡,都得加上柴米油鹽的味道


再讀魯迅的《傷逝》:所有的愛情裡,都得加上柴米油鹽的味道

《傷逝》是魯迅唯一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它寫於五四運動以後,1925年。當時反封建,追求個性解放的潮流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傷逝》就是這個時代下的產物。它描寫了追求戀愛自由的子君與涓生短暫而悽美的愛情。子君與涓生不顧家人與世俗的反對堅定地走到了一起,可最終卻被現實打敗,他們的愛情破滅了,子君走了。

近百年之後的今天我重讀這部小說,卻發現它與現實中大家的戀愛故事非常相似,小說中描寫的愛情狀況,在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在上演著,只是時代背景不同而已。

初墜入愛河的情侶一定是甜蜜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讀書讀不進去,幹什麼都像失了魂。大家的狀態正如相戀時涓生的狀態:

在百無聊賴中,順手抓過一本書來,科學也好,文學也好,橫豎什麼都一樣;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覺得,已經翻了十多頁了,但是毫不記得書上所說的事。

等她她不來時,彷佛門外的所有腳步聲,都是對方的。最終發現不是,便失魂落魄地亂想:她會不會被車撞了?會不會被家人阻攔了?想去找她,可又想起她家人當面辱罵自己的模樣。

最終她來了,你們談報復,談理想。你們覺得彼此是如此地合拍,之前的一切焦慮憂愁便都煙消雲散。她望著你深情地說,我們一定要在一起。就如子君堅定地說,

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力!

再讀魯迅的《傷逝》:所有的愛情裡,都得加上柴米油鹽的味道

你倆拋開一切反對的聲音私奔了,正如子君與涓生同居一樣。你們初入社會,開始找房子,買傢俱,靠著僅有的一點薪水度日。你們雖然清貧,但很快樂。你們幸福地暢想著一切未來的美好。

偶爾看到身邊人異樣的眼光,你會有些瑟縮,可她卻如此的無畏,於是你便也坦然了:我們是真心相愛的,愛情大於一切!

她交了新的朋友,與新朋友學會了買衣服買包包。化妝打扮,你起初是支持的,你想讓自己心愛人與別人一樣幸福。

她一味的操勞家務甚至讓你愧疚不已,她的手粗糙了,她的皮膚不再細膩了。可同時你也在忙、在加班,你們不再像以前戀愛時一樣風花雪月,你們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談詩歌,說理想了。

再讀魯迅的《傷逝》:所有的愛情裡,都得加上柴米油鹽的味道

你漸漸開始感覺煩躁,她也同樣表示焦慮,可你們仍然小心翼翼地維繫著這份感情,心裡想著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雖然覺得對方不再像以前那麼善解人意,但仍然會想,那是因為我她才變成這個樣子的。

就這樣,日子小心翼翼地維持著。看似堅不可摧,實則不堪一擊。

終於在一次裁員後,你轟然倒塌了。你難過地回到家,她知道後鼓起勇氣來安慰你,就如子君安慰被裁的涓生:

那算什麼。哼,我們幹新的,我們……

只是,那聲音如此黯淡。

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重新求職,但卻收效甚微,你們漸漸感覺到生活的困難了。你們的各種消遣沒有了,比如看電影、逛街,她的衣服包包化妝品也停止了,甚至到最後你們吃住都成了難事。這時你開始焦慮、逃避、自我懷疑,甚至開始買醉。

你開始害怕回到那個家裡面對她期盼的眼神,你躲到別的地方去。但你連躲的地方選擇也有限,因為你沒有錢。

有時候你甚至想,為什麼她不像以前一樣上進了呢?為什麼所有的生活壓力都在你身上,甚至你會開始懷疑你們的感情。你會如涓生一樣的想:

她早已什麼書也不看,已不知道人的生活的第一著是求生,向著這求生的道路,是必須攜手同行,或奮身孤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槌著一個人的衣角,那便是雖戰士也難於戰鬥,只得一同滅亡。

這樣想著,便會這樣表現出來。生活的壓力,現實的不滿,心裡的猜忌,讓你對她開始冷言冷語。她終於爆發了,跟你吵起來,你覺得她就像一個潑婦,再也沒有曾經的一絲溫柔。

你獨自外出的某一天,她走了。

面對空蕩蕩的房屋,你突然感覺到空虛,感覺到自己的殘忍,感覺自己對不起她,可是你又能怎麼樣呢?你們經歷的這一切,恍如一個夢境。你又回到了曾經單身的日子。

再讀魯迅的《傷逝》:所有的愛情裡,都得加上柴米油鹽的味道

小說結局,子君是被父親帶走的,並且之後不久就死了。這樣的結局非常符合當時的社會背景。

現實中的你和她呢,那必也得有一個符合當代社會的結局。她可能是自己離家出走,可能被自己的家人接走,也可能是被某個仰慕她的人接走。總之,她覺得傷心透了,打算離開你開始新的生活。而你呢?恢復了單身,短暫的低沉之後也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你們變成了彼此記憶當中的一抹蚊子血。

不同的時代,如此相似的愛情悲劇。究其原因,放在如今長輩的嘴裡那便是:愛情能當飯吃嗎?年少無知的我們回答得理直氣壯:能。而遭遇現實被撞得頭破血流之後便知道:不能。用小說裡魯迅的一句話,那便是——人必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脫離了現實的愛情是不會長久的,所有的愛情裡,都必得加上柴米油鹽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