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包機從倫敦撤僑”,這道題中國該不該抄?

最先投入這場特殊戰疫的中國和新加坡,因為“打法”不同,常常拿來一起作比較。

事實證明,兩個國家按照本國的國情和當時所處的抗疫節點,都做出了最合適的選擇,一剛一柔,一攻一守,雙雙被世衛所稱讚。

特別是中國,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和犧牲之後,終於有了喘息之機。

然而病毒並沒有收起它的獠牙,轉而撲向了周圍那些漫不經心的看客們。

中國不得不進行加時賽:在嚴守來之不易的國內成果的同時,出征海外場。

新加坡作為一個處在“亞洲的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國土面積奇小的小島國,從始至終的任務就是:防守。

上半場的防守,因為與中國有良好的溝通在先,在取得中國政府的諒解下,最先從武漢撤僑,對中國封航,積極追蹤可疑病例,專心防輸入,防社區感染,在防疫病毒和穩定人心方面,很好地掌握了平衡點,以較少的代價取得了大家的信任。

然而下半場的防守,隊友都不給力,爆發點實在太多,防不勝防,終於在今晚12點“自閉”了:除了國人和國家關鍵行業的長期僱員,其他外國人一律免入,不設期限。

如今新中兩國同是以防止輸入為主,但是在對待在外的國民,特別是在外的留學生迴流問題上,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兩地政府和民眾的態度不一樣。

國小民寡的新加坡在3月15日就做出了反應:呼籲在外國的留學生和國外短期交換生儘快回國。

新加坡“包機從倫敦撤僑”,這道題中國該不該抄?


並且保證不影響這些學生的學分,也不影響畢業,甚至不增加任何費用,只要儘快、安全回來。

新加坡“包機從倫敦撤僑”,這道題中國該不該抄?


民眾也認為接回來是理所當然事情,雖然近一個星期新加坡都是以雙位數在增加,但自己的孩子總不能放在水深火熱的別人家,回家來,有事一家人一起扛。

相對於新加坡政府的感性,中國政府則理性多了,在考慮了國內這兩個月的艱辛和途中感染的風險後,是勸請留學生們留在原地,做好防護,延緩回國。

國內民眾更是群情激憤,一面倒地反對。

為什麼會這樣?新加坡的答案能抄嗎?

我曾經在以前的文章中也說過,沒有對錯,只有合適,我們不要用道德去綁架雙方。

拿在英國的兩地留學生相比,除極少數優秀的中國學生是拿著獎學金去深造,是國家不可多得的人才之外,其他大多數去英國讀書的,都是國內站在塔尖,至少也是次高級人家的孩子,究竟是習得一身本領回來報效祖國,還是為自己家族未來謀劃深遠,其實只有當時人心裡最清楚。

而新加坡送出去的留學生,很多是拿政府獎學金的,學成之後是真的要回來報效國家的,他們的境界是不是高一些,我不知道,但白紙黑字寫下的合約是一定要遵守的,否則天價賠償金與永久黑名單,新加坡嚴明的法律和鐵面無私的執行力,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新加坡的留學生有兩點與內地留學生不同:(相當於)公派和真正的精英,因為獲得獎學金的唯一標準是,優異!

新加坡也有一些自費留學生,當然不需要國內那樣的家底,普通白領家庭也是供得起的。

即使有一些富豪人家的孩子,父母通常比較低調,也許資本的共性是一致的,但至少吃相比較文雅一點點。

所以接留學生們回家,官民幾乎是共識。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新加坡這批沒經歷過磨難的孩子還不想回,嫌各路封鎖太麻煩,政府只好協同新加坡航空公司,包機去倫敦接他們回家,真的是“兒子不急,急死老子”。

國內這個月確實過得太難了,一些早期回來的留學生一些不成熟的表現,又在傷口上灑了一把鹽,所以民眾不願意買單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在國內疫情好轉的情況下,沒有積極回應國外留學生,以後會為某些西方政客留下口實,所以又一次要考驗政府的智慧了。

其實,仔細看看民眾的留言,發現並不是民眾不講理,總是覺得有一口氣沒理順,所以在留學生歸置問題上爆發了。

所以從留學生自身來說,要學習的是西方文明的精華,而不是滿口自由人權這些表面文章。

經此一疫,那些處在塔尖的富貴人士,也應該看清了,西方的月亮也有陰晴圓缺,不盡人意之處,所以對自己人好一點,吃相別太難看,平時別太得瑟太豪橫。

百年貴族洛克菲勒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

位高則責重,財富是屬於上帝的,他只不過是管家。

新加坡“包機從倫敦撤僑”,這道題中國該不該抄?


所以對待財富別太偏執,別太在意,因為沒有人可以永遠擁有它。

而政府也要學會俯下身段聽取民意,理順民情,安撫好國內民眾的情緒,設置好社會規則。

相信做好這一切,一定能讓大家走出心裡的這道坎,事情一定能得到好的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