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仇富"標籤,網友:怪我咯?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仇富"標籤

一位英國留學生的媽媽因此提出“政府包機接孩子回國”,也願意私人出資。此話一出,網上立即引來大量爭議。

多數網友不支持,他們認為出國留學的小學生家庭的都有錢的;一般家庭誰供得起?聽到有網友這樣擠兌,有一位留學生的母親立刻就在網上怒懟網友:“(你們)就是看不慣別人有錢?自己沒錢出國,就天天找藉口罵留學生!我給孩子更好的環境有錯嗎?現在疫情期間,孩子是中國人,讓孩子回國有什麼錯嗎?”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在這群留學生中,英國的1.5萬人的小留學生特別引起我們的關注。

166名小留學生的家長遞交了聯名信,希望國家包機接他們回來。這一舉措引發了激勵的討論。這個聯名包機接送孩子回國的問題在知乎上也成功地登上了熱搜。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哪些家庭會送孩子(小學生)去英國留學?

英國有中國的小留學生1.5萬,這還僅僅是一個英國的小留學生。有錢送孩子出國學習不是壞事。國外不安全,讓孩子回國也沒錯,回來該隔離就隔離,按規定要就好。還有在外打工的,不也是為改善自家的生活條件嗎?外面掙錢回來花,這也有錯嗎?真不明白了。國家是所有中國人的國家,不是某個人的。我從不仇富,誰要比我有錢,那一定不是他的錯,而是我不夠努力。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把小學生送到國外,家長怎麼想的?

對於把孩子一人送到西方國家從小學學起,這樣的父母是怎麼想的不用掩飾,誰都明白,當初能千方百計把孩子送出去,能力實力都不小,今天也一定有辦法把孩子安頓好,大使館也會協調幫忙的,就不要在網上尋求同情啦,絕大多數國人對你們的做法是有一點反感的,畢竟留學生不只是英國一個國家的,其他國家也有小留學生。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不建議初中以下學生留學

不建議初中以下學生留學,特別是小學階段去外國留學。因為那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沒有完整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只能被動的受西方文化(侵蝕),孩子長大了,他的中華情結會逐漸減弱,這等於我們花錢給別的國家培養人才,對於國家,對於民族來說確實是虧本的。

我們的國家現在是強大了,但真的所有的科技都超英趕美了嗎?高中和大學去外國留學這個當然很好,學生已經有了獨立的思考,而且有著很深的民族自豪感,到外國學習,回國家貢獻。以前有句話叫"師夷長技以制夷",現在同樣是正確的,雖然我們國家發展很快,但是不得不承認,距離發達國家還有一段距離。

外國的學校能教小留學生愛國嗎?

國外能教他們唐詩宋詞嗎?能教他們中國文化嗎?能教他們國家認同嗎?英國學校不可能告訴他們ya片戰爭,不會告訴他們是誰火燒了圓明園,這些孩子長大了不會有正確的歷史觀,培養出來的是符合西方國家的價值觀的,也許這些孩子將來是祖國的對手(加入外國國籍為外國服務)。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這些孩子從小就不學習中國上下5000年曆史,卻去接受其他國家的文化,長大後想讓他接受中國文化傳統是不可能的,家長本身對中國有了偏見才會讓孩子從小學都去外國讀書,父母不在一起,孩子大了親情也會變得比較淡,家長的做法也許未必是最好的。


家長一直在為孩子選擇更好的教育資源上不斷探索,我們很難預知世界發展的方向,甚至很難預測特定場景中某個學生將會走向何方。但是,選擇國際化教育就一定比傳統教育的風險更高嗎?答案是否定的。文明多樣、文化多重的時代為教育提出了新的發展和要求。如何讓孩子學會在開放中選擇、在互動中提升、在包容中成長,正是發展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

讀書,是最低成本的投資,是提升自己眼界和人格的最佳途徑,一個人的格局往往決定著未來的高度,而讀書,正好可以改變這一切。

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更加成功,那就讓孩子養成一個愛讀書的習慣吧。

養成優秀孩子,離不開家長正確的教育方式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讀書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英國留學生母親憑什麼給網友貼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