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上網課還要考試?

荔枝大人V


上網課和在課堂上課一樣,都是屬於上課,只是形式不同,網課是一個人講,所有人在電腦前觀看(收聽),課堂也是一個人講,所有人聽;

但他們之間有幾點不同:

1、互動不一樣,網課的互動較少,主要以老師講學生聽為主;課堂的互動多一些,除了老師講以外還會有很多形式的互動;

2、網課只能從聲音上來辨別老師講的內容是什麼意思,但真實的課堂上學生是可以看到老師的表情、手勢、動作等等信息,我們知道,人通過眼睛獲取到的信息大概佔到所有信息的80%左右,所以課堂比起網課在這一點上更有優勢。

那課堂上會有考試,網課為什麼也要考試呢?

其實考試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考試也分為很多種。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學習,為了檢驗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一次考試,可以通過學生的答題知道老師哪裡沒有講清楚,學生哪裡沒有學到位,以便在以後教與學的過程中積極改進,不犯同樣的錯誤!

所以,正確看待考試,不需要有其他的想法!

一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男教師!


小小小黑蛋兒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前不久剛競升為網課主播,與一群“神獸”鬥智鬥勇,心力交瘁。最終決定每週進行一次考試,作為檢測孩子們在網課中吸收多少的憑據,理由如下:

第一,有利於促進孩子上網課的認真程度。

其實在學校上課的時候,由於可以集中管理,一點小動作、一點小走神老師都看在眼裡。孩子們在課堂上也基本不敢放肆。大部分的同學能通過線下的教學較好地吸收老師的授課內容,即或不能很好地吸收,老師基本上也能根據對這個孩子的瞭解,針對性地發問或輔導,使得孩子能有所得,有所獲。

但是上網課就不一樣了,由於缺乏了有力的監管人,孩子們本身的自控能力又差。這會兒拿到電腦手機,個個還不蠢蠢欲動?這不,一下子上廁所的,一下子拿書和本子的,一下子還偷偷打開遊戲的......各種失控。你說他不認真吧,他說自己很努力!怎麼辦?這時如果沒有一個有利的監管憑據,孩子完全就不把網課放在眼裡。

這時候如果每週有一個考試在後面督促著,孩子們或多或少有所忌憚,所以上課時還是得認真聽著,不然考試就無法過關了。

第二,有助於老師判斷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線下上課的時候,每一節課老師都有授課目標以及目標是否達成情況瞭解。通過課堂上孩子們的狀態和反應來分析,這節課的授課目標是否達成。

但上了網課之後,老師不能第一時間瞭解到孩子的課堂狀況,也不能夠清晰的判斷出孩子們對知識是否掌握。

在這樣的情況下,每週或者偶爾進行一次考試,有助於老師對孩子知識掌握程度的瞭解,大致對班級的每個孩子情況有一個判斷。

第三,便於老師找出孩子問題所在,進行下一階段針對性授課。

在學校裡上課的時候,每個單元也會進行一次考試,讓老師瞭解孩子們知識上的缺漏點,找出孩子的問題所在,以便進行下一個階段針對性的授課。

同樣在上網課的時候進行階段性驗收成果,即考試,也大大有利於找出孩子的薄弱環節,好使老師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讓孩子們在網課時代也照樣能有所獲,有所得。



橙子老師說教育


不管是線上的網課還是線下的正常上課,考試時必不可少的。要知道考試的重要性。

考試目的在於:

一、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檢驗考試者是否已經具備獲得某種資格的基本能力。

考試是雙向的反應,一是反應一段時間學生學習的效果;二是反應老師教授知識的成果。 對於學生應積極面對考試,把考試當做學習能力的一次展現的機會,把分數放在次要位置,認真對待每一題。 對於老師應客觀看待學生的考試結果,不應以一次考試成績給學生下結論。不應過分強調分數,而是應該細細分析拆解試卷的每一個題目,從而讓學生知道哪裡應該提高,哪裡應該繼續保持。



考試成績是別人評價你學習情況的重要標準,所以要認真對待。考試結束後要認真總結,以便於以後更好的學習。

我們從小學開始就一直不停的在學,每年不間斷的在考試,似乎這種模式已經成為孩子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個人都知道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學校,因此對於學習和考試的意義也就很少去追究、去詢問、去思考了。即便有時會感覺到迷茫,但看到茫茫學子都湧向中考的大道時,也就顧不得那麼多了。但是我們依舊會埋怨,為什麼要學習?總考試有什麼用?我們聽到別人說現在學的知識以後很少能用上,甚至是大學的知識,那麼為什麼我們這麼熱忠於考試,熱衷於這種量化的測評?我們開始埋怨中國的教育制度,開始批判它禁錮我們的思想。真的是這樣麼?學習現在的知識和考試一無是處?我們需要靜下來思考。

考試其實就是分類。這裡說的不僅僅是文化課的考試,包括其它任何一種特長,技術的考核。中國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那麼誰能用同樣的資源創造更多的價值誰就可以獲得更多的優勢資源。那怎麼樣來判斷一個人是否擁有這種"以少造多"的能力呢?這就需要進行考察。 這裡解釋一下公平性。既然要考察,那麼為了防止考察員主觀上的的判斷,就需要把每一項能力進行量化,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分數。事實上這種量化的考察是最公平的,我們能看到現在的各種選秀活動中,由於評委的個人因素導致的各種"不公平"的輿論愈演愈烈,這就是因為一旦僅憑個人印象進行判斷,那麼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客觀的、正確的判斷,故而公平性大大降低。



因此,量化的考試是從形式上杜絕不公平現象最好的一種方法。如果一個人考了一個不錯的分數,這裡就說明他有很大的可能性符合我們選拔人才的要求,於是我們有理由給予他更好的教學資源。 這裡有的同學們會問"分數高一定就是好學生麼?"當然不是,高分低能的現象是存在的,於是我們的教育開始對於品德、動手、創新等能力的培養給予越來越多的重視,然而,這種能力的判定也是需要量化來進行的,最終也會形成針對這些能力的一種"考試",例如我們的體育考試。但是現在的中考很難對於這種能力進行一個量化的考試,因為這些能力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對於某一項能力的判定標準也很難制定,所以為了公平性,只有文化課以及體育考試的考核。

對於品質的考察也不是說沒有,比如如果受到處分,那麼這個汙點將會跟隨你進入你的高中甚至大學。因此現在的中考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公平的。 螢以囊置,始發其光,物以類聚,始耀其長。中考、高考實際上是按照學習能力對於學生的一種分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良好的學習資源又能夠畫龍點睛,二者相輔相成達到最優的資源分配。這也就是為什麼學校拼命拉攏好生源,學生拼命想去好學校了--對方都能為自己創造最多的價值。故而,學生們需要努力考好,用分數來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達到某種水平,進而得到自己希望的教學資源。



Sam英語課堂


上網課考試,也不是統一的要求,是一些老師通過線上考試,來看一下學生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情況。我既是一個教育研究者,又是一個初中語文老師,我也負責七年級一個班的語文網課,前幾天,我也搞了一個語文檢測,效果非常不好。原因事多方面的,學生失去了應有的監管是根本原因。


四月雷電


由於上網課的時候老師是不太瞭解學員的聽課狀態和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考試的必要性就更加明顯。

作用一、能夠相對提高學生們學習的動力,因為有考試的要求,學習的狀態自然就會比沒有要求要好;

作用二、可以幫助學生消化理解和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

作用三、能夠讓老師及時瞭解到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對教學起到輔助的作用。


趙興剛老師


為什麼上網課還要考試?

無論在學校上課還是網課,都要進行考試的,一方面是教師為了掌握學生學習結果怎麼樣,瞭解學生對於所學的知識理解得透不透,練習得熟不熟,通過考試使學生及時查漏補缺,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及時改進。

另外一個目的是教師通過考試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怎麼樣,分析自己教學的成功和失敗,以謀求後續教學的改進,以期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CC媽教化學


這就是考驗複習學習的成功,其實讓我來說,網課非常容易傷了孩子,

1所有的孩子對著手機本身就是一種傷害

2家裡的父母沒有學校老師教的細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