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專家建議:把烏克蘭“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烏克蘭專家建議:把烏克蘭“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烏克蘭專家建議:把烏克蘭“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烏克蘭女兵

從世界歷史長河來看,國家的發展的興衰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就很適用烏克蘭,烏克蘭曾是蘇聯時期的斯拉夫三國之一,也是蘇聯時期最繁榮的國家。烏克蘭擁有廣袤的平原農業發達,並且擁有著大量工業基地、人才和技術。然而到了現在烏克蘭陷入“消失的邊緣”,烏克蘭專家的建議更是令人唏噓。

近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烏克蘭經濟學家伊戈爾·謝列茨基在烏克蘭網站發表了題為《烏克蘭:在消失的邊緣》的文章。

文中一個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如果西方國家不準備接受烏克蘭,那麼可以把烏克蘭的資源“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烏克蘭專家建議:把烏克蘭“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烏克蘭出售軍備

一直以來,烏克蘭都比較親西方,即使努力積極表現也未被批准加入歐盟以及北約,歐洲和美國只是把烏克蘭當做對抗俄羅斯的“工具”。謝列茨基也指出,烏克蘭沒有成為歐盟成員的前景,歐洲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價值觀,那裡充滿了民族主義、利己主義,到頭來烏克蘭將被這些西方國家“出賣”。

烏克蘭人應“拿起武器捍衛自己的國家”並重新尋回那些失去的理想。但是他接下來的建議並不是讓烏克蘭人自食其力,而是依靠另個一個大國的力量。但烏克蘭為什麼要將中國當成救命稻草?

烏克蘭專家建議:把烏克蘭“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和烏克蘭都有著良好的軍工交易關係,幾十年前的烏克蘭軍工技術和產品確實很誘人,但是大多數實業都被烏克蘭敗光了,技術也有多年沒有更新已經很落後了,對於中國而言烏克蘭的“資源”並沒有以前那麼有吸引力。

而且他認為烏克蘭應該做出有利於中國的選擇,至少中國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將自己的方式強加給別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一個月也有個烏克蘭官員的言論與之如出一轍。今年2月,烏克蘭經濟學家、烏克蘭合作聯盟主席基諾維·斯韋列達提議將本國東部邊境地區的領土賣給美國,這樣美國的軍隊就會去那裡,烏克蘭就可以防禦俄羅斯,美國還能幫助解決開採頁岩氣和其他礦產問題。這些言論似乎都有點過於“反智”了,很難想象是出自專家之口。但這也暴露出烏克蘭面臨的風雨飄搖的窘迫處境。

烏克蘭專家建議:把烏克蘭“打包賣給”中國,以換取保護


  馬達西奇公司展示的AI136T渦軸發動機

但也有人認為如果烏克蘭人真的有誠意,馬達西奇收購案也不會耽誤這麼久還沒個準信。這可能就是烏克蘭人想要刺激歐洲使的“反間計”,在烏克蘭人眼裡自己的加入將讓中國更加壯大,這是歐美國家不願看到的,說不定就被允許加入歐盟或北約。所以才拉中國“出場”,請問給出場費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