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都花哪兒了?”,信用卡網貸逾期,90後才改變消費意識嗎?

據悉,90後平均負債超過12萬。

同為90後,小編心好慌,我們90後的負債已經這麼嚴重了嗎?

90後的出生,伴隨網絡數字時代的興起,雖然廣受期待,可也備受爭議,尤其體現在消費理念上。

以“月光族”為代表,喜歡超前消費,盡享超前的物質慾望,儲蓄意識薄弱。很多90後紛紛表示,即便月入過萬,自己也根本就“存不下錢”。

“錢都花哪兒了?”,信用卡網貸逾期,90後才改變消費意識嗎?

“12期免息“、“萬分之五日利率的網貸”、“買買買”這類促進消費的標語,充斥生活的方方面面。

控制不住剁手的慾望,忽視自己的還款,人總是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錢不夠了就開始辦卡,借網貸,直到信用卡網貸都逾期了,90後不禁懷疑“錢都花哪兒了?”

小吳就是一個典型的90後,在2019年十一長假期間,和女朋友出去旅遊,花銷全部都用信用卡。酒店住宿、景點門票、吃喝玩樂的錢花了6000多,之後將信用卡分成了12期,幾乎每個月都是工資剛到賬立刻就還錢。

平時為了維持生活質量,也還在堅持使用信用卡,自身一點儲蓄意識都沒有,哪裡有積蓄,基本上都是透支未來的錢,在滿足今日的需求。

“錢都花哪兒了?”,信用卡網貸逾期,90後才改變消費意識嗎?

而90後的借貸用途,基本生活用度>提升生活品質>休閒娛樂>戀愛/社交>運動健身保健>工作學習>技能培訓。

可以說,主要的一部分都是用於生活享受。消費的多樣化,還有物質慾望的需求,都讓90後在這種物質的快感中慢慢迷失掉自己,因此借貸的矛盾也因此凸顯。

“錢都花哪兒了?”,信用卡網貸逾期,90後才改變消費意識嗎?

據蘇寧金融研究院數據,90後平均未結清貸款筆數有6.6筆,除房貸外的平均貸款總餘額為3.18萬元,平均逾期次數也達到了1.6次,負債逾期的問題,在90後的群體中不再是個體現象,成為了某個群像。

尤其是疫情期間,放大了信用卡和網貸的逾期問題。也讓很多90後開始思考自己的消費觀,尤其是“坐吃山空”期間,沒有還款能力只能看著信用卡逾期,體會到無力的感覺。單靠信用卡或者網貸以及微薄的工資,真的不能做長久之計。

“錢都花哪兒了?”,信用卡網貸逾期,90後才改變消費意識嗎?

改變當下的消費觀,增加儲蓄存款的意識,努力成為“富翁”而不是“負翁”。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90後真的會慢慢意識到一晌貪歡,並不能代表一世歡愉,還是要保持理性,改變消費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