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文化的形式 —— 文字與符號。

文字是人類用來記錄語言的符號,它把時空的影像變化轉碼成視覺可見的符號系統,使後人能通過間接的文字想象出畫面,從而瞭解歷史和學習技術經驗。

大家先來體會一下漢字之美: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上面的兩首詩詞所呈現的畫面感留給大家想象,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這一句詩與配圖 —— 最是那回眸一笑,萬般風情繞眉梢。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當然美有高山流水也有下里巴人,文字能寫詩詞一樣也能寫段子,也能讓人浮想聯翩:

《最強最短的武俠小說》

小說要求:1、要同時涉及3大門派;2、要包含江湖門派間多年恩怨情仇,又要打破世俗倫理;3、同時情節還要扣人心懸,大有血雨腥風呼之慾來,令人極為期待該小說之續集,同時留下N多懸念;4、越短越好!

第2天,有人來投稿,全文只有十個字:禿驢,竟敢跟貧道搶師太 !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再來說說符號。符號,包括記號、標識,是人們共同約定用來指稱一定對象的標誌物,它可以包括以任何形式通過感覺來顯示意義的全部現象。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信息表達和傳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要素。符號伴隨著人類的各種活動,人類社會和人類文化就是藉助於符號才能得以形成的。

計算機語言是計算學科中最富有智慧的成果之一,它深刻地影響著計算學科各個領域的發展。不僅如此,計算機語言還是程序猿與計算機交流的主要工具。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做的教學視頻(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第1講 程序、程序設計與程序設計語言)可以瞭解一下程序設計語言,在此放兩張圖給大家看一下,其他不再贅述。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科學思維是通過可感知的語言(文字、符號等)來完善並得以顯示的,否則人們無法使自己的思想清晰化,更無法進行交流和溝通。人類的語言(文字)是人類最普遍使用的符號系統。其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是自然語言符號系統。

自然語言是某一社會發展中形成的一種民族語言。其基本特徵有二,其一是歧義性,其二是不夠嚴格和不夠統一的語法結構。例如:“他的小說看不完”!這句話至少有3種不同的解釋:一是他寫的小說看不完;二是他收藏的小說看不完;三是他是一個小說迷。而且中文和英文不一樣,英文是天然分詞,即每個單詞之間有空格來隔開,而中文分詞是中文信息處理的一個基礎任務和研究方向。使用百度AI開放平臺的詞法分析來給大家直觀的感受一下: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在自然語言符號系統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人工語言符號系統,即各學科的專門科學術語(符號),使語言符號保持其單一性、無歧義性和明確性。說到這裡大家想起什麼?哈哈,大學計算機專業課的夢魘之一 —— 離散數學(形式語言與自動機)。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我們知道目前我們用來開發的都是高級語言,而計算機要處理高級語言就必須使其形式化。20世紀50年代,美國語言學家喬姆斯基關於語言分層的理論,以及巴科斯、瑙(nao)爾關於“上下文無關方法表示形式”的研究成果推動了語法形式化的研究。之後相繼誕生了操作語義學、指稱語義學、公理語義學、代數語義學等語義學理論才為高級語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最後,簡單講一講命題邏輯自然語言形式化的實例,如果沒興趣或者看不懂請跳過。哈哈~


也談計算機文化(四)

最後附我在西瓜視頻講C語言程序設計的視頻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