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以用紅薯代替米飯嗎?

康怡每日健康


對於糖友來說,用薯類食物代替主食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別是細糧,如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相對來說,薯類食物中保留了更多膳食纖維,而膳食纖維就是一把穩定血糖的好手。我們平時吃的主食大部分都屬於細糧,比如白白胖胖的饅頭,白生生的米飯,餃子抄手等,它們普遍是用精白小麥粉做成,白米飯是精緻加工的水稻。技工處理過程比較繁複,雖然這些小麥粉、水稻中雜質處理程度高,衛生好,賣相也好,做成米飯、麵食的口感細膩蓬鬆,深受大家喜愛,但是缺點也很明顯,由於加工精細,麥麩成分損失多,膳食纖維流失能高達80%以上,它們又屬於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材,則更容易消化吸收,碳水化合物短時間就能轉化為更多葡萄糖,對餐後血糖尤其不利。



而薯類食物基本上從地裡挖出來洗洗就能烹飪了,它們避開了人工的過度加工,保留了大量膳食纖維,同時也能夠提供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是一種無法被人體消化的成分,正因如此,所以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消化更不易,需求時間更長,能延緩食物消化速度,延緩澱粉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的速度,從而有助輔助穩定餐後血糖上升速度。薯類食物普遍糖有較高碳水化合物佔比,所以它們既能夠補充能量,又對餐後血糖的平穩更加有利。所以用薯類代替主食是很好的想法。


有糖友反應用紅薯代替主食吃了之後血糖好像沒有太大變化,甚至還更有提升,一方面是因為紅薯口味較好,一餐容易多吃,雖然紅薯也被包含在粗糧中,但紅薯也富含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的話同樣導致糖分攝入量多,進入血液中的葡萄糖多,也會讓血糖大幅上升;另外,紅薯屬於薯類食物中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佔比也較高,所以吃得過急、過多都可能對血糖不利,薯類食物中有比紅薯更對血糖有利的食物選擇,如土豆,山藥,它們的升糖速度更低,碳水化合物佔比更低一些,建議多選擇。還有可能性是出在烹飪方式上,紅薯最好就是蒸、煮,幹烤,而且時間不宜過長,否則讓膳食纖維軟化,降低它們延緩消化速度的能力,還會讓更多糖分析出,利於吸收;避免油炸、燒烤的方式,它們油水多,調料中,可能造成胰島素抵抗,也會對控糖不利;薯類食物的攝入最好保持“原有樣子”,不要做成紅薯泥、土豆泥等來吃,這樣會破壞膳食纖維狀態,同樣會讓血糖更容易上升,例如烤整塊紅薯升糖指數可能在77左右,但如果是紅薯泥則可能高達80~90,。


王旭峰營養師



首先,不可否認,紅薯中含有許多對人體健康有益的成分如蛋白質、各種礦物質、類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B族等,尤其是含有的膳食纖維都是糖尿病患者不可或缺的營養!這一點是米飯不具備的優勢。但是,用紅薯做主食用於糖尿病的患者仍然是不適合的,關鍵的原因就是紅薯之中太多的澱粉含量,而澱粉可以非常容易的轉變為葡萄糖為人體吸收,導致血糖的升高,對血糖控制不利。


曾經有人做過一個實驗,記住這是健康人,在進食紅薯之前用動態血糖儀測血糖為4.8mmol/L,進食紅薯後1小時再測血糖,竟然達到10.2mmol/L上升如此之多,令人詫異。健康人如此,糖尿病患者相信上升更多。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贊成吃紅薯。

當然,糖尿病患者也不贊成吃米飯,道理很簡單,米飯同樣含有大量澱粉,自然會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實際上,除米飯、紅薯,麵食、山藥等高澱粉的食物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是不適宜的。寫到這裡有人可能會產生疑惑:不吃含澱粉的食物,細胞能量從哪裡來?


這就是要普及一個能量供應的常識了。人體供能方式有兩個,一個是我們常見的澱粉-葡萄糖系統,另一個是我們許多人知道但不熟悉的系統-脂肪酸-酮體系統,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要想血糖不升高,除了用脂肪酸-酮體方式功能,別無他法。關於如何使用脂肪酸-酮體功能,我的頭條文章寫的很多。歡迎關注我的頭條-江蘇省腫瘤醫院李楓。



我父親八十歲,也是糖尿病,他早上會吃一兩喬麥麵條(黑色的),中餐吃大半碗白米飯加一個紅薯,晚餐吃大半碗白米飯加半碗由紅米、黑米、喬麥、薏仁、一點小米煮的雜糧粥,每餐七分飽,兩餐之間餓的話會加一個雞蛋或一瓶牛奶或一隻紅薯,血糖控制得很好,食物能多樣化,又不會太單調,每個人體質不同,可以適度調整,只要血糖能降下來,又能保證膳食平衡。


陳姐107626006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紅薯作為一種比米麵熱量低的食物,對於需要控制全天控制攝入總熱量的糖尿病人來說,確實是一種較為適宜的食物,常被推薦為主食的替代食物,但這種替代並非完全替代米麵,而是部分替代,為什麼呢?

從紅薯與米麵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這種經分解成葡萄糖轉變為血糖的角度來說,因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只有米麵的一半多點,有利於控制攝入的血糖總量,但是對於其它營養素比如蛋白質來說,紅薯中的蛋白含量比米麵中少得多,而蛋白質攝入不足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一個主要原因。

人體所需要的熱量中,大約15%需要由蛋白質提供,且機體的各種肌肉、免疫細胞以及一些激素等等必須有足量的蛋白質攝入才能得以生長生成,蛋白質攝入不足時糖脂代謝即會發生紊亂。比如機體中的甘油三酯等脂肪必須與蛋白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被機體所利用,否則便會滯留積存有肝臟中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癥及脂肪肝發生,還可能引發急性胰腺炎而危及生命;再比如蛋白質攝入不足,肌肉細胞會發生萎縮對血糖的消耗減少,導致血糖大量過剩而使血糖更加難以控制。

這樣的問題卻常被有糖尿病的人所忽略,而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分為動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不少有糖尿病的人擔心血脂有升高不敢吃肉蛋類食物,造成動物性蛋白質的缺乏,如果在主食上再有蛋白攝入不足比如用紅薯替代米麵有做法,機體蛋白缺乏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此外,蛋白質相比於碳水化合物,在胃腸中消化吸收的較慢,在胃腸中停留的時間較長,有助於增強飽腹感,更有利於減少進食量,所以每天有足夠的蛋白攝入是必須的。通常三餐中保證有二兩瘦肉、一顆雞蛋、半斤牛奶、二兩豆製品及2-3兩紅薯、2-3兩的米麵即可確保有足夠的蛋白攝入。

綜上所述,有糖尿病的人可以吃紅薯,便紅薯不能完全取代米麵,每天以吃2兩紅薯為宜。且在吃紅薯時應當與蔬菜一起吃,不要幹吃紅薯,儘可能減慢消化吸收的速度,避免餐後血糖的升高幅度,平穩控制血糖。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答:甭管哪個專家推薦,說紅薯比大米含糖低。咱老虎也會不拿紅薯當主食的(儘管我不喜吃米飯)!因為,我的一個戰友信了那說法就上當了!不光是住進了醫院,花了不少錢,還受了罪!饞紅薯時(包括藕),少嘗一點是可以的!各位師兄您們相信嗎?[小鼓掌][小鼓掌]!


五十老虎


糖尿病的主食一直以來都是糖友們最為關心的,很多糖尿病人因為血糖控制不好,所以也不敢吃主食,或是在主食的選擇上都很迷惑。不知道該吃點啥好。



事實上糖尿病患者在主食的選擇上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到兩個點:

第一,就是要控制好主食量的攝入,不能過高也不能太低,過高過低都會影響到血糖升高。一般保持在250克左右就可以。

第二、主食的食物選擇上,要考慮到食物的GI指數。精白米麵的GI指數都高於粗糧豆類和薯類。也可以考慮混合食物,混合食物的GI指數相對要低。

以上兩點,說明白,就是考慮到了食物的GI指數(血糖生成指數)和GL(血糖負荷)。



糖尿病可以用紅薯代替米飯嗎?

紅薯相對於米飯GI指數低一些,屬於中GI,而且膳食纖維的含量也比米飯多一些。可以代替一部分米飯,當然了,也可以在精白米飯中添加糙米、燕麥做成二米飯或是三米飯來吃,這樣GI指數相對降低一點,而且增加了膳食纖維的攝入。另外還可以添加一點雜豆,都是可以的。



糖尿病人,即便是吃紅薯,也不能量大,而且不能只吃紅薯,要搭配蔬菜,豆類等。控制不好量,一樣會影響血糖。

糖尿病人控制血糖,最主要的是一個綜合性調理,而且在一個量的控制,所以不要太過於糾結於某一個食物。


李愛琴營養師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備受關注,那麼紅薯也是屬於我們日常食用的食材之一,紅薯的能量比較低,紅薯可以替代米飯嗎?

糖尿病人所使用的食物之所以這麼挑剔,是因為和食物的升糖指數有關。紅薯的升糖指數為76.7,而米飯的升糖指數為83.2。

雖然他們都是屬於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不是非常推薦的,但是如果用紅薯替代米飯是可以的,畢竟它的升糖指數較比米飯來講是低的。

但是雖然用紅薯替代米飯,但是糖尿病人你要注意用餐順序。一定要先吃葉菜類的蔬菜,再吃蛋白質含量高的食物,最後再吃碳水化合物之類的主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註冊營養技師


營養百事通


粗糧膳食纖維豐富,比白米白麵等精糧升糖慢,紅薯、紫薯、土豆、藕、胡蘿蔔、玉米、山藥、栗子、粉絲等屬於澱粉類蔬菜。可以替換掉一部分主食。

少吃主食,吃雜糧面、雜糧飯、雜糧饅頭,也可以用紅薯、紫薯、山藥、芋頭、南瓜、土豆、玉米代替一部分主食。糖友吃點紫薯、紅薯等,減少部分米麵,有益於血糖穩定和健康。

只吃粗糧、不吃細糧不好。粗糧不好消化,吃多了會加重胃腸道的負擔,不吃細糧容易營養不良。一頓飯粗糧與細糧按1:3搭配,也可以粗糧、細糧交替著吃。每天谷薯類主食吃150-300克,全穀物、雜豆約50-150克,薯類約50-100克。


糖探


穀物的營養物質更加的全面,相對來說也更容易消化吸收。是身體提供熱量的主要來源。


粗糧富含膳食纖維,糖尿病患者吃粗糧的確有利於身體健康,但長期只吃粗糧而不吃米飯(細糧)的話,也可能會對身體產生一些不良的影響,如:腹脹、消化不良,造成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不良,消化功能減弱等問題的出現。

另外,粗糧並不是不含碳水化合物,只是相對米飯(細糧)來說,含量少一些,吃到體內後,無論是粗糧還是細糧對血糖都有升高的作用,只是粗糧裡面含有更多的膳食纖維,使得糖的釋放沒有細糧來的那麼快速和猛烈。我們應該強調的是粗糧能夠延緩血糖的升高,而並非強調粗糧可以降低血糖。

因而,長期用粗糧代替細糧,不建議,頓頓都是細糧,也不好,糖尿病人飲食,應講究搭配,主食應該做到粗細搭配,才是合理的膳食,科學研究表明,細糧與粗糧的比以6:4為最佳。

題主既然提到了紅薯,最後我們再來看看紅薯的情況。

通常GI值(血糖升成指數)低於55的被稱為低GI食品。一般GI值在40以下的食物,是糖尿病患者可安心食用的食物。

紅薯血糖升成指數是76,米飯是80-89,紅薯的升糖指數是比米飯的升糖指數要低,更有利於控制血糖。紅薯含大量的膳食纖維,具有較好的飽腹感,能有效控制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可食用紅薯。但也不可大量食用紅薯,因為紅薯是澱粉類食物,糖分含量也不少,吃多了易導致腹脹、脹氣,大量的吃紅薯的話,也會造成血糖升高。

對於題主提出的問題,我認為,糖尿病人每天攝入50g-100g紅薯,代替部分米飯,才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如果感覺到我的回答有收穫,別忘記轉發和關注我哦!


健康食養


看到了這個題目,就想到了以前的困難時期,老人們經常講起的紅薯代飯的年代,在以前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也有描述,像《平凡的世界》等等。在困難時期,沒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不得不用紅薯等產量高、熱量低的食物代替主食,但是那時是沒有選擇,只有紅薯一種食物,紅薯就被聰明、勤勞的人們做成了地瓜幹,方便儲存,地瓜糖是孩子們節日最好的零食。

現在人們可選的食物品種很多,紅薯作為主食的一種補充,也在豐富的人們的餐桌。

紅薯的熱量為每100g90千卡,是熱量比較低的一種食物,而米飯的熱量為25g90千卡,所以經常採用紅薯作為主食,可以起到很好的飽腹作用,同時紅薯也可以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促進腸蠕動,對經常便秘的人有促進排便的作用。紅薯中含有胡蘿蔔素,可以緩解視力疲勞,對糖尿病合併眼病的患者有一定好處。

所以紅薯代替米飯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對於一些有慢性胃病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胃病加重的情況,常吃紅薯會出現噯氣、反酸、上腹部疼痛等胃酸增多的症狀,檢查可能會發現胃炎、胃潰瘍等病症。

不提倡長期食用單一食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提出,每天的主食應粗細搭配,谷薯類的食物要佔到主食比例的50%,主食要多樣化,每天變化花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儀式感,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也能做到豐富多彩。

我是孫醫生,關注孫醫生講糖,持續瞭解更多優質健康知識,有幫助請點贊,有疑問請留言,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