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豆瓣8.2分!在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裡,《小歡喜》成了各位家長討論的熱點IP。電視劇講述了三組家庭的高三一年中的家長裡短雞飛狗跳,說透了為人父母的心酸惆悵。網友紛紛直呼:太真實了!

劇中喬家、方家、季家三組家庭,分別代表的是 “離異家庭”、“虎媽貓爸”以及“留守”式教育。三個迥然不同的家庭,卻因高考的契機而殊途同歸,生動地演繹了中國式家長的眾生相——不管什麼類型的家庭,也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好壞,在教育孩子、面對孩子的成績時都有同樣的焦慮。

當現實生活被演繹出來,戳痛的是兩代人的心!

第1對離異父母對孩子高要求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喬家是個離異家庭

媽媽宋倩為了自己的孩子

辭去重點中學金牌教師工作

對自己的學霸女兒

投去太多期待賦予過多壓力

也為母女的關係埋下隱患


第2對父母虎媽貓爸式教育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方家是典型的中產家庭

對孩子展開“虎媽貓爸”式教育

爸爸方圓在小事上總愛護著自己的兒子

而媽媽童文潔嘴上從來不饒人

在外與同事唇槍舌戰

在家與兒子鬥智鬥勇

氣急敗壞的時候

還會對兒子拋出奪命連環問


第3對“不在場父母”高三這年,突然回到孩子身邊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季家可以說是個“空降”家庭

父母雙方因為工作繁忙

幾乎缺席了孩子的成長

到高三才開始意識到想要彌補

而季家的孩子季楊楊

不僅不愛學習成績差還叛逆十足

牴觸父母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

這幾乎囊括了中國所有的家庭教育模式,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幸福

陶虹飾演的宋倩是一位單親媽媽,她和丈夫離婚後,獨自一人將女兒撫養長大,女兒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她把所有的期望全部寄託在女兒身上,辭去了重點高中的教師工作,全職照顧女兒高考。

女兒英子學習很出色,但離宋倩想要的清華北大還有距離,她對孩子實施了全方位無死角的監控。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客廳和房間中間裝了一扇這樣的玻璃窗方便她隨時看著孩子,家裡來客人了就拉下百葉窗隔絕打擾。

因為宋倩獨自撫養女兒,所以她對生活的安全感,完全來源於對女兒的絕對掌控,一旦掌控出現縫隙,她就張牙舞爪地宣示主權,讓身邊人難以忍受。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她想要一種連體嬰式的親子關係:“我只有你,你也只能有我。”

為了孩子,她可以忽略自己的喜怒哀樂。

高三開學前夕,宋倩想讓孩子開心一下,便帶著孩子去看電影。

但是,觀影中,她才意外得知孩子已經看過了,就很生氣的大喊著:“你要是告訴我你已經看過一次,何必來這裡浪費時間?”

她生氣的不是女兒的欺騙,而是浪費了母子倆緊張的備考時間。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只要孩子快樂我就快樂”,“孩子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這是無數中年父母的生活準則。

他們愛得熾烈、無我。好像只有孩子開心了,自己才有幸福的資格;好像只有孩子好了,自己才有享受的權利。

吃頓飯,一定等孩子吃飽喝足,才會真正無所顧忌地食用,哪怕剩下的只是殘羹冷菜;捨不得給自己買貴一點的衣服,卻可以毫不猶豫給孩子買最好的新款;工作中,自己再苦再累,也不願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一絲疲憊,永遠報喜不報憂......

可是,父母可曾想過,你的不易、你的委屈、你的淚與苦,孩子都看在眼裡。

孩子也像你愛他一樣,愛著你。

如果為人父母總是委屈自己,孩子的內心該是如何一種壓抑,如何一種內疚呢。

就像女兒英子說的那句話:“媽媽,我也想讓你開心呀,這不是意義嗎?”

當你把孩子當成委屈自己的理由,也許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委屈!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心理學家佩普·考恩曾研究表明:“父母快樂,孩子才會幸福。”

父母,才是孩子幸福感的起源地。良好的親子關係應該從放下道德綁架開始,從與孩子平等相待開始。智慧的父母懂得適當退出,不以愛的名義掌控孩子的生活;孩子也不該是父母的一切,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也要學會愛自己。

教育,父母必須統一戰線

黃磊和海清,在劇中飾演的是一對標準的虎媽貓爸。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在家裡,虎媽唱紅臉,脾氣爆,說打就打,但打完就忘,所以對待兒子並不是非常嚴格。

貓爸唱白臉,無論是對自己的工作還是對孩子的教育,總是在其中“和稀泥”。

夫妻關係和諧,家庭氛圍輕鬆,生活環境較為優渥。

這樣的孩子也是有靈氣的,兒子方一凡活潑,鬼點子多,總是和同學打成一片,在學校的外號也是“方猴兒”。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而這樣的家庭最為致命的一擊,就是成績。

其實,嚴父慈母或嚴母慈父,父母雙方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在中國式家庭裡,十分常見。

有些父母覺得,夫妻雙方一定要一方嚴格,一方溫和,孩子才會在性格和感情上得到互補……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黃磊在一次採訪中,就提到過這種傳統方法的問題:“如果小孩子知道父母有不同的立場,她就會鑽空子,知道在爸爸這不行,就去媽媽那。”

夫妻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出現分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視這種分歧,要想更有效地教育孩子,夫妻需要建立和平統一的教育戰線。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每個人生而不同,一個家庭中的成員也是在不斷地求同存異中探尋一條最適合彼此的路。多溝通,多信任,和善而堅定,教子有方、愛子有度,會讓這個探尋的過程更順利些。

陪伴,是父母最好的愛

在《小歡喜》中,季楊楊的家庭,可以算是一個特別的家庭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季楊楊的父親季勝利是區長,母親也在政府工作,兩人在季楊楊還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拼事業。

等到孩子高三,季勝利終於調回北京,但錯過了成長的陪伴期,他完全不瞭解孩子,孩子也不能理解他。

父子倆之間藏著深深的隔閡,想要去靠近彼此,卻經常聊著聊著就會吵起來,針尖對麥芒,不可開交。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數年的分離和隔閡,如今雖然團聚,卻成了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奇葩說》的顏如晶曾在節目中說: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1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改變。

電視劇你不看,我們可以補,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去的,1到20歲你不看了之後,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季楊楊,雖然出生在顯貴家庭,但他卻是一個在大城市裡的“留守兒童”。

季勝利深感疲憊,哪怕已經身居高位,但回顧過去的幾十年,他依然沉重地說:

“我覺得自己太失敗了!”

他懊悔,懊悔自己錯過孩子無數的第一次,懊悔就連自己母親去世,都沒能回家看最後一眼。

《小歡喜》眾生相:為什麼父母的愛會讓人窒息?戳痛了兩代人的心

是啊,一輩子很短,有些人走了就不會再來,有些日子過去了才知道再也無法回頭。

平時我們總忙著應酬、忙著消遣,總以為來日方長。

驀然回首卻發現:曾經牙牙學語的小寶寶,已經長成了不服管的叛逆少年;身強體壯的父母,早已變成了銀髮蒼蒼、滿臉溝壑的老人;年輕時,和你許下“執子之手,白頭偕老”諾言的愛人,不知不覺已經離開了。

時間走得太快,快到你還沒能好好說上一句“我愛你”,彼此間就生了嫌隙,就要道別。

親子關係,永遠也沒有正確答案,因為被愛所羈絆。但只要彼此之間有愛,心裡牽掛對方,不對彼此的人生過多幹預,給出適當的指引和陪伴,這就是適度的愛。

對自己多些要求,對孩子少些苛責,珍惜親子間的每一份小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