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安家》就像一扇窗口,折射了人间百态,这部剧虽然播完了,但是其中的一些桥段,仍然引起我们很多的深思。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像剧中孙俪扮演的房似锦这样的家庭,我们生活中不在少数:孩子很小父母离异,自己长大后一个人到城市里打拼,混得出人头地,多少年不联系的生父母找上门来要钱要物。尤其是女孩子有了出息之后,这种情况是屡见不鲜的。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在上海打拼,她当初就是在父母离婚以后自己上了职业学院,毕业后去了上海,自己做的也不错,后来又嫁给了一位富商,生活质量一下子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不过她与剧中房似锦不同的是,她不是不管生父母,而是大包大揽,在上海给她原生家庭的亲人安排的井井有条。这倒是跟孙俪与她母亲的关系一样,孙俪当年也是生长于单亲家庭,跟着母亲过,后来出名之后就把她母亲安排得好好的。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罗晋扮演的徐文昌(徐姑姑),生活中也能够找到原型,一方面是菩萨心肠,一方面是业绩的压力,还要安排自己的生活,职场之中,像这样的情况是比比皆是。其中徐姑姑与自己的老婆假扮离婚,为规避各种房产税费,后来假戏真做,弄得一塌糊涂,这种悲喜剧还少吗?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眼下,在城市里面买一套房,实在是不容易,尤其是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哪怕是职场中的白领,可能都是备感压力,甚至负债前行。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我有个同学的儿子在上海工作,是一个公司的主管,年薪收入在50万左右,他老婆在20万吧,按说这样的收入在上海还是可以的,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但就这样一对夫妇,在买学区房的时候,几乎穷尽了所有的努力,房款还差一大截。他儿子看中的那个学区房非常合适(无论是孩子上学还是自己去工作,距离都很合理),但是每平方需要八万块,120多平,总价差不多一千万。而我这个同学夫妇两人在皖南县城一家机关上班,都快退休了,两口子收入在县城算中上等,没想到为这个儿子买房是倾其所有,东拼西凑,房子虽然是买了,但是两头都欠了很多外债,他儿子那边欠了二三百万,他这边也是欠了几十万,生活品质,一老一小,断崖式下降。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所以我们非常搞不懂,房子是带来幸福生活的,还是让你背着债愁眉不展的?在一个城市安家,又消耗我们多少青春热血啊。希望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能落实,真正让我们的心灵安顿下来。如果解决了物质必需,丢失了精神家园,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


房子,城市安家的物质必需,往往又让我们丢失了精神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