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幾億人有必要人人學英語嗎?

張覃陽353


我是一直在推廣我的觀點,不知道有沒有認同的。

我們都是被英語殘害的幾代人,因為這一科目佔用了大量的學習時間,有些人漢語拼音都還沒有學好。

9年制義務教育,建議取消英語,增加中醫中國史。把英語放到高中或大學作為選修科目。

不學英語,只要不出國(出國有電子翻譯)也可以應付自如。工商那邊很多年前就規定商品(包括進口商品、設備)必須要有中文說明說才能銷售。電子翻譯技術日漸成熟。聯合國中文也是4大官方用語。我們要讓外國人學中文才是真本事!


JiXiang


人人學英語絕對是一個錯誤導向。語言只不過是一種交流工具,學了不用或很少用,時間一長,等於白學。本人當年學的俄語,中學6年,大學5年。不誇張的說,成績還是可以的。工作後,從來沒用過,幾十年過去了,通通交給了“俄羅斯”。我老伴學了俄,英,德三門語言。幾十年只是進職稱時用了一次。當然時代不同了,較比以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從幼兒園,小學就學英語,實在不敢苟同。記得一位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曾自嘲地說,他一門外語都不會。當然,這也是個例。


朱企泰


全民學英語,設置英語門檻弊端極大,危害極深。而它帶來國家英語普及的丁點好處完全可以用其他方式替代。

全民學英語,浪費國家大量物力勞力特別是所有學生的精力學力。 然而效率卻極差! 因為英語環境的問題,因為英語和中文語法差別太大格格不入的原因,多數學生兒童即便從小學英語,依然沒有取得足夠的英語好成績。

大把時間精力花出去了,英語成績該差的還是差。該好的還是好。

可憐其他的如國語,如數學理化等等非常有用的學科,被英語擠佔了大量的時間精力。

英語對國人來說,在缺少足夠的英語環境的條件下是非常難學的。 對一些有語言天賦的倒是沒有什麼。 但是對於多數國人,還特別是許多理化數優等生來說,英語就是巨坑。

這個事實可以到各地中小學考察一下便知。

英語好的理化普通,理化好的往往英語卻差。

所以全民英語扼殺了國家大量理化優等生潛在的人才科學家,是毫無疑義的。

花了大量精力物力坑了大量人才,大量可以學習理化提高理化水平的學生的時間。 得到的不過是全民英語水平的一點提高僅此而已。

說到英語難學,有些人會唱反調。如果你是一些英語優等生,站在自己的腰不疼的立場得意,也是難怪。 但是如果扛出“漢語比英語更難學”,漢語都能學好憑什麼英語學不好的論調,就是狡辯歪理了。

漢語比英語難學是老外的心理話。 中國人從來沒有覺得自己的語言有不能攀的難度。咱中國只是覺得英語難度大,是多數中國人的心理話。

這是我國人和歐州人語言環境完全不同,可以說是差別巨大。 彼此認為對方語言難學,是再正常不過。 歐州人英語法語等是字母語系,彼此區別不大,有許多相同相似之處。 所以歐州人之間互相學習外語,較為輕鬆。 如同學習不同方言而已。 而對於漢語,就如同是外星語了,當然感覺難學。

同樣,咱們中國人學英語也是,也如同學外星語。 所以以英語比漢語易學為理由是荒謬的狡辯。

而易學難學,對多數人來說主要看語言環境。

除非咱們中國想當英語語言的殖民地,如同其他許多英語國家。 異味著矮化甚至放棄漢語的地位。 這對於我國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而提倡全民英語的人恐怕會有些想英語殖民我國的企圖。

提倡全民英語的人,極力宣揚英語重要,有利於和世界的交流,世界上的科技論文科技文獻都是英語等等。

英語很重要也是事實。 但是這完全可以通過其他更有效的方式解決。 完全沒有必要以“英語殖民”的霸道坑爹誤國誤民的方式。

和世界他國交流的問題,培養大批夠用的英語專業人員完全沒有問題。 另外英語職業的誘惑,一些國人自願努力學習英語也是必然,因為是有目的的自願學習,學習英語的效率會比普通人高的多。 其他對英語沒有需求的就沒有必要浪費表情學習了。 也不會什麼妨礙。

對於英語科技論文技術文獻,同樣可以讓專門英語人才翻譯過來。 再讓其他國人學習,科研人員研究。沒有必要讓所有科研人員都一定學英語。

有說,科技資料論文屬於專業英語,普通英語還應付不了。 那麼就要求既懂相關技術專業也懂英語的雙料人才翻譯就好了。 不要求這些雙料人技術拔尖,能搞發明創造,能研究出成果,只要求他們能翻譯就好。

如果有雙料人才技術還能拔尖還能發明創造超越國外技術,那更是求之不得。

問題是技術拔尖的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般的人物可稀有的很。即使不懂英語只要技術科技大牛,專門配幾個翻譯都不過分。

有說我國不缺人才的大嘴人士,我不知道他憑的是什麼。

有說,英語科技雙料人才憑什麼給國人翻譯科技資料? 這話說的有些欠抽。如果技術拔尖能創造創新發明出成果,時間寶貴可以不必搞翻譯。

但是多數雙料人才怕是技術普通難出成果,有個翻譯的好工作還不想幹想幹啥?

就如老師教授能說,我肚子裡的知識憑什麼教給學生?這話是不是也欠抽?

國家甚至可以專門設立跟蹤國外科技技術資料的翻譯隊伍,將所有前沿技術,我國缺少的技術資料都翻譯過來。 可根據對翻譯人才的需求等提高待遇。

另外還可以向國內開放有償或無償翻譯資料服務,各個企業可以將遇到的各外語資料通過翻譯服務轉化為全中文資料,供企業中外文差的技術員使用。 企業自己也可以招聘幾個專業翻譯的。 因為各個中小學的情況證明英文好的多數理化平庸,真正技術尖子往往英語差。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真正技術人才得到充分發揮。

另外那些跨過門檻堵截英語差的科技人才,如果實在是需要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專門攻讀專業英語的。 因為已經憑著自己的科技技術取得了較好的地位,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比如出國到專門大城市英語角或有英語陪練等,能在較好的語言環境中快速掌握英語。 而且還是自己專業的英語。

比起雖然理化好卻被英語門檻卡在不能出頭成為搬磚工,一天一地了。

就是說如果沒有全民英語門檻的話,理化尖子輕鬆出頭脫穎而出。 之後根據需要以更好的英語環境更有效率的學習英語。不耽誤成才也不耽誤英語障礙。

某些人可能會後來學英語的時候抱怨小時候沒學好英語,其實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健忘,忘了小時候的辛苦。 不想如果你被卡門外搬磚怎麼辦?

日本就有個諾貝爾科技獎的老幾,他的英語竟然是不及格。 後來他悠悠哉哉的說,後悔沒學好英語。 要我說你該慶幸沒有遭遇英語門檻! 否則必是搬磚工而不是諾貝爾獎得主!

對英語予以一定重視便可,英語殖民傾向的全民英語是個坑。國家科技戰略才是根本。


文宇1239


取消英語必考符合國家民族利益,中國人花在英語教育上的時間是世界上最多的。因為沒有英語口語環境,且重筆試輕口語,效率相當低下。


熊忠萬守望中國


假如不是所有學生必考英語,我一定會很早送孩子去學習英語!

因為我搞不清我家孩子是否有語言天賦,假如有,我會重點培養,引導孩子未來的職業方向。

現在必考英語,我發現了嚴重的問題:

1.假如我家孩子有語言天賦,我非常擔心英語老師“家鄉味”的發音以及惡霸式語法研究葬送了孩子的發音和興趣(通過培訓班都難以糾正啊)。

2.假如我家孩子沒有語言天賦,那就完蛋了,必考英語一定會讓我家孩子很大可能這輩子無緣重點大學!

如果學英語是“技多不壓身”,我情願讓我家孩子必考“挖掘機”駕駛證。


換個姿勢看問題


當然沒有必要!如果愛好英語的人認為有必要的話,那麼愛好任何一門外語的人在他(她)掌握了生殺大權時,都可以綁架全民學他主張的那門外語,這同漢奸賣國賊沒有區別的!也就是把自己崇拜的外語強加於人全國人民!這對不愛好英語的人和愛好其他外語的人是多麼大的不平等!

這就相當於日本帝國主義曾經強迫中國🇨🇳人學日語沒有區別!

這還嚴重違背了中國🇨🇳人民巜學生因材選外語和和民族語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教師因材施教培養出三百六十行尖端人才》的優秀傳統!


綜改1


有人民日報出來“主持公道”,這讓很多TIANGOU就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起來!

這兩天某網紅與一網作家的撕逼大戰吸來很多目光,參與了熱烈的互懟戰。

英語就是眾多語言的一種,只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西風烈而已,學不學的根據自身意願與家庭條件決定吧?全民英語才能與國際接鬼嗎?這未免有些得不償失!好多孩子因為陰雨給抹殺了未來……

印度人的英語水平可能會秒殺中國人吧?我咋沒看到他們有多牛x多發達呢?國家的硬實力好像不全靠英語吧?

人家只是一句感嘆全民英語沒必要!這就招來公子哥的十六字"讖言”,讓十多億沒出過國的人民躺著也中槍!當然,人民日報裡的"人民”是肯定出過國的。😉😉

說句有用的:很多人連自己祖宗姓啥都搞不明白了,更別說什麼英語!先把國語學好再說吧?阿三哥就是全民英語學成了自己是誰都不知道的典型!沒人反對學英語,有興趣的去學鳥語都可以!

我見過太多出了幾天門連舌頭都"抽筋"的西貝貨!裝大尾巴狼真的挺噁心的!

用一句網絡語總結:我用個電冰箱一定要去掌握製冷技術嗎?



BMLGGZSGCS秋水長天


用到英語的人在中國不到百分之一,然而大家都跟著陪罪,學說l幾句日常用語無可厚非,堅決反對升學加總分!

孩子們太可憐了,作業多和牛毛,晚上寫到十點多,睡覺時接近十一點,早上六點準時起床,到校都是背英語單詞短文及語法,擠兌了學語文的時間,有必要嗎?

孩子們整天忙的連去操場玩的時間都沒有,上午四節,下午四節課,晚上寫作業,怎麼現在的學生作業那麼多?就連星期天也不能玩,報的這班,那個班,還有英語班,真心疼現在的學生,擔心他們的健康狀況。沒有一點在室外玩耍時間!要知道太陽光是健康的維生素,可孩子們沒機會出去曬太陽玩兒。

所以我是堅決反對中小學生把英語加試的,支持取消英語加式,讓減負真正落實,還孩子快樂健康少年時代!


95468716994


中國十四億人有必要人人學英語嗎??

這是捨本求末、去精從簡的盲人精算法!

這是用中國的黃金鑽石換取西方精妙的鍍金工藝技術。

這是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換取現實版的西歐文明。

這是中華文明的侏儒仰慕西方歐卅的"愛國情懷"??!!

先進的科技、工業應不應該學習?

應該!!

但是;

人"貴"在有自知之明!!


紅日肖叔


我到現在都不清楚英語為什麼這麼重要,從初中開始英語就是主科之一。

首先,我得承認我不喜歡英語不是出於愛國啊之類的情懷,就是覺得英語難學。讀書時代英語幾乎就是我的噩夢,一聽到英語就心兒顫。

今天,我又在某群裡看到一位在讀的小友說考研被英語卡殼了,要知道,他的小說獲了大獎。

如果可以選擇,我覺得科學擺在英語的主科位置比較合適,將英語替換掉,這麼多人陪著讀英語到底對不對呢?把英語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我孤陋寡聞,不清楚其重要的意義。舉全國之力學習英語的價值,到底是什麼呢?

當然,我不是學習英語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不會感受到英語的好處了。就我的目之所及,我還沒有見到英語的作用有多重要,畢竟我所生活的圈子太狹窄了,不具有代表性,這一點我心知肚明。

據說,如果要讀名著,讀原著最好,這應該是自詡想成為最好的讀者的我應該學英語的充分理由。問題是,所有的原著都是英語寫就的麼?很多著作亦不過是用名著的作者母語寫出來,再翻譯成英語罷了。

這樣說還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連我自己都覺得是因為英語學不好才這樣說的,好像是藉口,不,聽起來就是藉口。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說,英語的用處到現在我看不出必不可少的。

英語到底重要到什麼程度?到底有多少人在真正意義上的使用英語?我不知道。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英語的重要性還不如本地方言,這樣想到底對不對呢?那麼,就連現在在職和英語無關的職業都要求要掌握英語,必須達到一定的級別。這樣要求的意義何在?

我也清楚,就像地球人都清楚一樣,英語在地球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在中國這塊土皮上,英語就那麼重要麼?如果曾經重要到非得人人都陪著學英語的程度,現在是不是可以放手了。英語應該成為一種專業語言,而不是普天之下都要學的科目,既然稱為主科,什麼理由都不是理由,分數等級才是王道,你不尿這一壺,總有人尿這一壺。再說,你不尿這一壺試一試?

有多少潛在的人才就被英語給卡殼了,這是一個永遠無法統計的數據,因為潛在只是潛在,現實霸道得很,沒有成為人才就不是人才,潛在,誰給的猜測?

讀初中的時候,連睡夢中都在死記硬背英語單詞,英語幾乎用掉了我一半以上的課餘學習時間,我的英語課本是最破舊的。英語花掉了不少的學習時間,我也不願意呀!為了分數,我不得不硬著頭皮學英語,再說當時除了想著查缺補漏考個好成績之外,自然不會想到英語好不好?

老師的意思就是,不管你怎麼想?分數就是硬道理。為了分數,自然不敢怠慢,幸好當時沒有那麼多的想頭。要不然,像現在一樣的想法,肯定不會這麼費力的去學習英語了,想想都冷汗淋漓。

我曾不止一次的告誡自己,不要想那些沒用的,但關於英語的想法,卻越來越堅定了。說著說著,意思是?好像我還得感謝英語一般,為什麼呢?

學習英語的必要性到底體現在哪些地方呢?我越來越糊塗。

當然,我說的是自己想當然,如果將英語從主科的位置用科學替換了,會不會又出現某些對科學不感冒的人像對英語不感冒的人被刷下來的狀況呢?這一點可以推定,絕對會有這樣的狀況存在。現在的問題是,科學和英語的重要性有沒有可比性?性質有沒有可比性?這些對我來說同樣是一筆糊塗帳。我只是隱隱約約的感覺到,科學和英語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性質也不同。

科學是世界通用的知識,英語只是局部的語言,我不是說英語不優秀,問題是,優秀的語言多了去了,再優秀都不具有全局性,恐怕不能用全局性的視角來推廣。

現在的問題,是不是到該進行舉國反思的程度了,再說這樣的話題不是某一個個人能夠概覽全局的。數據的調查收集肯定難上加難,肯定複雜,不論怎麼說,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話題,調查收集完成了,如果數據說明該堅持就堅持,該調整就得調整了。

我也在想,當初將英語定為主科來學習,是通過充分論證了的麼?如果論證了,現在呢?是不是可以再次論證呢?是不是到了再次論證的必要。

再說,現在我已經可以不用學習英語了,是不是想多了。

我不知道這樣的想法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