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大批本土老品牌為什麼會消失?

寧波一大批本土老品牌為什麼會消失?

黃炎水拿著老照片,講述當年寧波產品在“二百”的經營情況。記者 王增芳 攝

寧波一大批本土老品牌為什麼會消失?

鮑忠芳正在查看1988年編撰的《寧波市註冊商標集》。記者 王增芳 攝

  ■“一臺鳳凰冰箱承載寧波工業記憶”後續

  6月6日,商報以一臺鳳凰冰箱的故事拉開了尋找寧波工業記憶系列報道的序幕,記者先後採訪了10多位市民,這其中既有寧波老牌產品的消費者也有見證了這些產品誕生的生產者、銷售者和管理者,既有普通的工人也有曾經的行業主管領導。他們的寧波工業記憶除了回憶還有思考,除了感慨還有期待。我們希望通過這一組連續報道給今天正在打造自己品牌的寧波企業提供一點思考和借鑑。

  上個世紀買本地家電要挖空心思

  採訪對象:黃炎水(寧波第二百貨商店總經理)

  從1985年開始,現在身為寧波最老牌百貨商店——寧波第二百貨商店總經理的黃炎水就是二百的掌門人,一直從事零售業管理的他對曾經寧波本土工業品牌在寧波市場上的興衰沉浮有著自己的視角。當年千方百計籌措貨源的歲月讓他至今仍覺得歷歷在目,但是這些品牌在市場轉型過程中衰亡的經歷也讓他倍感惋惜。

  關係好的顧客才能買到本地產的家電

  在黃炎水的印象裡,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寧波人除了上海貨就最喜歡寧波的本地貨。鳳凰牌冰箱、新樂洗衣機和春風牌收音機是一般條件較好的家庭必備的“三大件”。

  黃炎水清楚地記得,那個時候很多品牌的產品在二百都有銷售,但是貨源都十分緊張,都要通過關係。即便到廠裡去批發,工廠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給的量也少得可憐。有一次他去廠裡批發新樂洗衣機,磨破嘴皮託了很多關係才批到六臺,拿到六臺洗衣機之後,馬上一銷而空,這讓他印象十分深刻。

  黃炎水告訴記者,那時候很多都是工廠發票,然後讓員工到二百來提貨,或者是關係好的顧客和單位到二百來提前下單,才能買到寧波本地產的家電。如果單單來櫃檯買,那基本上是買不到的。

  本土品牌不思創新失去競爭力

  在黃炎水的印象中,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國內通貨比較嚴重,貨幣貶值,大家都搶著購買商品,市民的購買力比較旺盛,商品價格每天都漲,寧波本土的一些品牌,特別是一些家電品牌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是伴隨著90年代初真正商業開放時代的到來,還“陶醉”在過去的寧波本土品牌很多再也擋不住外地和國外品牌的衝擊從而迅速走向下坡路。

  產品創新不夠,跟不上外來的品牌;黃炎水認為改革開放之後國外品牌的衝擊是當時很大一批本土品牌從市場上消失的主要原因。

  政府和企業都需加強品牌保護

  採訪對象:鮑忠芳(寧波市企業品牌保護協會副秘書長)

  鮑忠芳不僅是曾經寧波很多老工業品牌的消費者,更是親眼目睹這些品牌成長或者消亡的時代見證人,從一個企業品牌保護工作者的角度出發,他認為只有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之後仍然存活下來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而企業的品牌保護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

  1988年收錄的上千個品牌已所剩無幾

  “在寧波當地比較有名,但是時間都不長”是鮑忠芳對曾經寧波老工業好的品牌的總體印象。

  回想曾經,他對自己使用過的鳳凰冰箱和滬江電扇還是記憶猶新。“八九十年代寧波本地的鄉鎮企業即便是和周邊的其它城市相比仍然是在一個更快的發展速度上。”鮑忠芳說。

  鮑忠芳給記者看了寧波市工商局在1988年編撰的《寧波市註冊商標集》,僅僅這裡面就收錄了1000多個寧波本地的工業商標,但是這裡面存留至今的卻寥寥無幾。或許這就是商標和品牌的區別。

  鳳凰冰箱的衰亡經歷讓他記憶深刻,鮑忠芳說,雖然鳳凰冰箱品質很好,但是後來和很多進口品牌相比就顯得不具備競爭力了。最終還是經不住市場的考驗。

  在他看來,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那批工業品牌之所以快速消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企業沒有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產品的更新換代跟不上市場的變化,當然特殊的時代背景也是那些品牌難以擺脫的無奈。

  除此之外,很多品牌根植於民營企業、鄉鎮企業的背景;決策者個人投資的失敗和品牌意識不強也為“短期品牌”的命運埋下了先天不足的種子。

  好的品牌僅僅有質量還不夠

  長期以來作為一個品牌保護的工作者,鮑忠芳十分關注品牌背後的東西。“產品和服務還是關鍵所在。”鮑忠芳說,但僅有好的產品質量還是不夠的。

  相對於其它產業的品牌,寧波本土的服裝品牌似乎衝出歷史洪流,找到了一條做大做強的正確道路,他把寧波本土像雅戈爾、羅蒙等知名服裝品牌的成功主因歸結到了企業良好的市場拓展、多渠道經營能力和在出口主導的經濟形勢下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正確決策。

  鮑忠芳告訴記者,餘姚的長城牌捲尺至今也有20多年的歷史了,一家捲尺企業能夠存活至今,就是後來走上了對外合作的道路。當時外資的進入對本土企業衝擊很大,僅有少數企業抓住了這個與先進技術與雄厚資本合作的機會,這方面廣東的企業是全國的突出代表。

  做好品牌保護很重要

  品牌保護的長期缺失,是最令鮑忠芳感到遺憾的事情。

  “那個時代政府沒有品牌保護意識,這種狀況甚至直到今天仍然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企業也不例外,現在很多國外品牌都到中國來打侵權官司,但是就從來沒有見過中國的企業去別的國家打過。”鮑忠芳說。

  在他看來,現在的寧波仍然具備很好的孕育品牌的經濟環境,但是自由品牌的外在認可度也很重要。現在很多品牌還需要一個長久的成長過程,在品牌保護、設計、營銷渠道上都要重視,這是一個系統工程。

  鮑忠芳表示,企業要像重視有形資產一樣重視品牌這一無形資產,現在寧波的本地品牌要有主動保護品牌的維權意識,同時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不斷做好產品的創新和經營領域的衍生,這樣才能增加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

  ■記者手札

  寧波品牌建設之路還在延續

  昨天是今天的歷史,今天也將成為明天的歷史。品牌創新是工業經濟發展的永續動力。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快,市場的競爭已由產品競爭、資本競爭轉向了品牌之爭,我市曾經三次榮獲“中國品牌之都”的殊榮,在品牌的建設中有成功的經驗,也有讓人惋惜的教訓。寧波品牌建設的路還在延續,我們期待寧波的品牌產品在國際化的市場中能夠走得更遠更長。

  (東南商報 陳愛紅 汪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