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來源|風財訊 作者|多面視界公眾號DMviews)

2019年,藍光嘉寶服務(HK:02606)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3月20日,藍光嘉寶公佈2019年度業績報告顯示,2019年公司收入21億元,增加約43.4%。毛利7.6億元,增加約56.2%,毛利率36.2%;淨利潤4.44億元,增加約49.6%,符合此前披露的溢利預期。

業績帶動加之普漲,就在年報發佈這一天,藍光嘉寶服務股價大漲23.5%,幾乎是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不過經歷了近一個月的持續下行,空前大漲後股價34.95港元,距離發行價(37港元),也還差一步。

也是由此,在已發佈年報或預增的8家上市物企中,藍光嘉寶是唯一一隻首日至今股價下跌的物業股。

不過由於藍光嘉寶處於明顯成長期的物業股,股價未來有一定修復空間。

至於能否再度走高,需要看企業未來確定性年化盈利增長率,要在25%-35%,物業核心標的才稱得上足夠成長性。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那麼藍光嘉寶企業的成長力夠不夠呢?

就營收規模、利潤水平、股價表現而言,藍光嘉寶完全屬於TOP20梯隊的“中上游”物企。

當前格局下,這類企業正站在“分化線”上。

從股市可見,至2019年末,24只物業股漲跌幅平均值為66.6%。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水平線之上,新城悅全年股價漲幅超過200%;藍光嘉寶、綠城服務、保利物業等股價漲幅略低於平均值,站在水平線上;中奧到家、信鑫苑服務等股價則大幅下跌,已落入尾部。

分化非常明確,且越來越明顯。

在這個背景下,藍光嘉寶當前第一要務是做大規模,主要方式是收併購,但後期這部分資產的“自身造血能力”,十分重要。

通過上市募資所得,藍光嘉寶能夠保證去年,在擴張的同時,財務穩定。所以今年的股價上漲空間,對藍光嘉寶的未來發展,同樣重要。

最近的臨時股東大會,就任命了原中民未來總經理孫哲峰作為副董事長,同時派來藍光集團的老臣劉俠,委任執行董事。看得出,管理層應該也會重視這一塊。

▲▲▲

上市吸金16.44億 加速“斷奶”

規模,是藍光嘉寶2019年成績中,最突出的一點。期內在管建築面積0.72億平方米,合約面積1.17億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18.3%和58.8%。

合約面積是簽約未交付的管理面積,藍光嘉寶未來1-2年的在管面積,預計可有1.6倍的增量。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而促成2019年合約面積上漲的因素,主要是大體量的收併購。

近年藍光嘉寶重點收購了四川國嘉物業、杭州綠宇物業、上海真賢物業、成都東景物業、瀘州天立物業、成都全程物業。

累計納入2019年財報可見,藍光嘉寶的投資現金流淨額“轉負”,支出了8541萬。隨之,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同比大幅增加68.3%,商譽也增加45.3%,成本項的預付款項相應增加了29.5%。

多面視界DMviews留意到,嘉寶2019年的在管面積中,來自獨立第三方的面積佔比約59.4%,較前一年增加了近4%,且剔除了藍光發展的合資及聯營公司份額。通算各類收入,來自藍光系的收入佔比,進一步降至23%。

相較物企平均30%的第三方收入佔比的行情,能看見,藍光嘉寶在“斷奶”上沒少花功夫。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加速收併購的錢,主要來源低成本的上市融資。

藍光嘉寶發行價37港元,上市首日漲到42.55港元,曾創下物業股新高。

上市以來,不足一年的時間,公司通過發股募資所得超過16.44億。

這不僅是公司2019年主要的現金流來源,也是優化融資的主要方式。

當年由於融資成本的降低,藍光嘉寶的資產負債率從63.3%,一下降至35.4%;流動比率也提升到2.49倍(2018年為1.17倍)。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

第三方「擺正」 待強化“造血力”

絕大多數物企,都需要面臨的三大考題——“規模、斷奶、獨立造血”。

藍光嘉寶憑藉上市契機,改善了規模和第三方貢獻率,但“造血能力”還有待加強。

2019年,藍光系物管費為2.4元/平/月,獨立第三方的物管費為1.6元/平/月。因為雙方都有新項目和舊項目,時間帶來的價格差並不大。所以第三方的管理費用溢價,其實應該花功夫,進一步提高。

體現在純物管收入結構上,就能看見,第三方雖面積佔比已過半,但物管收入佔比48.5%,依然略低於藍光系的貢獻。

與此同時,雖然2019年藍光嘉寶的物業管理費收繳率88.0%,同比略有增長。但沒有公開最新第三方的收款率,而2016-2019年中,這個指標為89.3%、82.9%、82.6%、78.4%,有下滑趨勢。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為了預防第三方物業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2019年藍光嘉寶為貿易應收款項和其他應收款項,減值撥備了6623.7萬元,同比大幅增加了63.9%,主要就是預防向第三方結算墊款的收款風險。

不過從物業素質來看,2019年藍光嘉寶在管面積的增量,主要來自華東及華南區域,增加了40%(合約面積結構相似)。

浙江、江蘇、上海、廣東等地物業,本身價值和價格更高,或能帶動後期物管溢價。

年報解讀|藍光嘉寶:股價修復前的“造血”難題

再來看收入結構的質量。

2019年藍光嘉寶21億元的收入中,物業管理服務、諮詢服務及社區增值服務產生的收入分別佔比約54.2%、24.4%及21.4%。增勢和佔比最顯著的,依然是傳統物管服務。

然而對物企來說,溢利更高的諮詢和增值服務,這是提升利潤率的關鍵。

藍光嘉寶就表示,集團毛利率增加至36.2%,主要就是由於諮詢服務及小區增值服務佔比提升所致。

所以這兩項業務,後續需要強化。

更多解讀/資訊可問WY_163_S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