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疫情會持續很久?凜冬將至,這些行業做好準備了嗎?

這兩天,歐洲的疫情越來越嚴重,意大利已經超過5萬例,死亡人數也超過4000多例,成為全球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歐洲幾大國家,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也都每天以數千例的速度增長。可以說,幾乎每個歐洲國家就是一個“湖北省”。

隨著歐洲疫情的急劇惡化,歐洲各個國家都採取了關閉邊境,封城,以及禁足的各種極端措施。整個歐盟幾乎關閉邊境禁止外國人進入,歐盟內部各個國家也都關閉邊境,禁止人員自由流動。這些措施大多先定到4月下旬,如果屆時疫情沒有明顯好轉,很有可能還會繼續延長。


歐洲的疫情會持續很久?凜冬將至,這些行業做好準備了嗎?

圖片摘自網絡

此時此刻,中國國內的疫情明顯好轉,許多地方都全力開始復工復產,各行各業也都逐漸恢復。許多省的旅遊行業,服務業,餐飲業,娛樂業也都逐漸開放。可以說,中國的疫情戰役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然而當中國許多行業開始復工的時候,卻發覺疫情卻在全世界瘋狂爆發,本來的計劃全部打亂,可以說是完全出乎意料。一個做外貿的朋友問我,憑你對德國的瞭解,你覺得德國以及歐洲的疫情會持續多久。他的公司主要是做中歐貿易的,現在歐洲疫情嚴重,影響很大,因此非常焦急。

我說,憑我對歐洲的瞭解,我不是很樂觀。

其實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2月初,同樣的問題我一個德國朋友也問過我,他問我中國的疫情估計會持續多久。我當時很有信心地說,放心,到3月下旬,中國疫情可以基本結束,中德之間就可以自由來往了。事實上,我個人認為我的預測是很準確的,如果此時此刻歐洲沒有疫情,那麼我們中國人的確都可以到德國來參展,旅遊,以及從事各種商貿活動了

……只是,我雖然當時能預測到中國的趨勢,但我無法預料到德國,乃至整個歐洲會成為重災區。

歐洲的疫情會持續很久?凜冬將至,這些行業做好準備了嗎?

歐洲的疫情會怎麼發展,我無法預測,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歐洲不會像中國那樣在幾乎一個月內完全控制住了疫情。這不是悲觀,是我的客觀分析。我很希望我是錯的,希望德國以及歐洲能夠在一個月內完全控制住疫情,但事實不容樂觀。

歐洲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因此每個國家各自為政,各自採取的措施都不一樣,也無法同步進行。這是歐洲最大的弱點。比如當意大利已經“水深火熱”的時候,開始封城的時候,德國還沒有多少人開始重視這件事,還在舉辦德甲聯賽,舉辦各種大型活動,人們還在自由自在的去餐廳吃飯,喝咖啡,去酒吧喝啤酒……甚至還有德國人考慮著去意大利度假,因為“此時意大利人少……”

而因為歐盟以及申根的政策,歐洲一直是鼓勵內部自由流動。人員和貨物的自由流動本身對於促進經濟以及歐洲一體化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疫情面前,卻等於讓病毒在歐洲自由流動。在疫情面前,歐洲各個國家卻無法統一步驟,有的國家關閉邊境,有的國家依然沒有任何反應……這樣一來,就很難有效的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沒有統一的對付疫情的方案,這是歐洲最大的短板。雖然現在終於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關閉了國境,許多國家也封城禁足了,但是還是各個地方“各自為政”。甚至在德國境內,也有一些地區執行非常嚴格的禁足令,比如巴伐利亞,而一些地方卻還在猶豫不決,比如疫情嚴重的德國首都柏林。這樣分散管理的結果就是,會產生一些地區已經控制好疫情,而一些地區依然還在蔓延的情況。這樣就很難在全歐洲內完全控制好。一旦放開人員流動,又會造成大爆發。

另外,歐洲因為國情不同,體制也不同,即使封城禁足也無法執行的像中國這麼嚴格。中國專家在意大利就說米蘭雖然是疫情最嚴重的城市,卻依然還有人聚會,依然很多人在大街上行走,沒有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民禁足。再加上歐洲人嚮往自由,而且對戴口罩有心裡陰影,這就使得歐洲的疫情控制勢必會持續時間更久。這種情況下要像中國那樣短時間內徹底壓制疫情,似乎不可能。而歐洲的專家政客自己也承認無法徹底消滅病毒,主要目的是在減緩蔓延,拖延時間等待藥物或者疫苗的成功研發。

因此,綜合這兩個原因,我個人是不太樂觀。而我和許多德國討論的結論也是大家都不相信在夏天之前可以控制好疫情。很多德國公司都做好了疫情會持續一年甚至更久的準備。德國最權威的疾病防控研究機構,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的負責人Lothar Wieler甚至說,疫情可能要持續兩年……

歐洲的疫情會持續很久?凜冬將至,這些行業做好準備了嗎?


我們說: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你一定得想到最壞的情況是什麼,併為如何應對它做好準備,它才有可能不發生。否則,它一定,一定會發生。

也許疫情可以在夏天結束,但是如果沒有結束,一直到明年的話,怎麼辦呢?中國許多行業會影響很大,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就尤其要做好過冬的準備,及早轉型。我這裡說的行業主要是一些中小民營企業,不包括諸如航空業這樣的大型集團。

第一,旅遊業,特別是從事中歐旅遊的旅行社。旅遊業今年慘淡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跨境旅遊將影響更大。在境內旅遊逐漸恢復的時候,境外遊卻看不到任何希望。歐洲遊本來是近幾年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歐洲也有許多專門接待中國遊客的旅行社。在上個月,我還在安慰做旅遊的朋友,說過了復活節,赴歐旅遊將會重新啟動,全年的旅遊收入不會下降太多。但是這個情況隨著歐洲疫情的急劇爆發而徹底改變了。做中歐旅遊的公司,很有可能面臨今年“顆粒無收”的慘況。不論是國內主打歐洲旅遊的一些中小旅行社還是在歐洲的各種華人地接社,以及歐洲的華人導遊,司機,免稅店等等,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準備好過一個嚴酷的冬天。

旅遊行業不僅包括中國人走出去,也包括歐洲遊客來華旅遊。主要做境外遊客團的中國旅行社以及地接導遊等,也將面臨同樣的問題,很有可能是整年沒有歐洲入境團……

第二:留學產業以及其延伸行業。因為前幾年中美關係的惡化,因此許多留學機構開始關注歐洲留學。歐洲的留學產業這幾年也發展迅速,到歐洲留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僅在英國就有20多萬的中國留學生。歐洲疫情爆發,中國留學生從歐洲回來的各種波折以及矛盾大家一定也都有所耳聞。在德國也發生了數位讀語言班的中國小留學生感染病毒。歐洲各國都關閉了簽證處,同時語言考試也都延遲或者取消。這樣的情況下,今年的留學業務就很難辦理。與留學息息相關的夏令營的項目今年也是幾乎“全軍覆滅”。留學產業今年可謂損失慘重。然而留學產業不僅今年會影響很大,即使未來疫情結束了,也會受到很大的打擊——由於留學生們在海外的“遭遇”以及國內的輿論對留學生的態度的轉變,使得很多家長都會猶豫是否有必要送孩子到國外讀書。近期我就聽到好幾個家長,本來計劃送孩子去國外留學的,現在看到這樣的情況,轉變主意了。因此,留學產業可能不是短期的影響,甚至會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受到影響。

第三:外貿行業。對於中歐貿易來說,現在是至暗時刻。美股四次熔斷,歐洲幾大股市三週下跌40%。世界範圍內的經濟危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而現在歐洲疫情嚴重,不僅中歐之間的客運航班幾乎全部中斷,貨運航班也是非常稀少。再加上大多數歐洲國家也採取了封城禁足的措施,使得很多人收入驟減,消費能力降低,因此歐洲對中國消費品的需求必然會降低。所以外貿訂單減少幾乎是必然的。現在除了諸如口罩防護服以外,其他任何產品到歐洲的訂單都在減少甚至停止。許多外貿企業不得不停工,員工待業。如果歐洲疫情長期持續,對歐洲的出口會受到很大影響。

第四:跨境電商行業。和外貿行業一樣,一方面航空運輸的大大下降增加了跨境電商的物流成本,另一方面因為消費者的收入下降,也使得需求大大降低,對於跨境電商行業來說,現在也是最困難的時刻。

第五:奢侈品代購行業。其實代購行業不算一個行業,只是很多在歐洲的華人個體的一種生存方式。尤其是奢侈品的價格中外差距比較大,因此許多在德國的華人會做一些代購業務,收入也頗豐。隨著疫情的爆發,歐洲許多奢侈品牌包括諸如愛馬仕,勞力士,香奈兒等品牌的門店停業,工廠停產,再加上中歐航班的中斷,代購行業現在也是幾乎中斷。可以說,代購行業在疫情結束前以及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很艱難。

第六:展會行業。德國是展覽會大國,每年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展覽會就有數百個。但是疫情的爆發使得幾乎上半年的所有展會全部取消,這對於德國的展覽業打擊很大,同時也對專門服務中國展商的展會服務公司打擊很大。不論是布展公司還是組織考察訪問的商務諮詢公司,都將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業務。

除了以上的行業,還有許多行業也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總之,疫情的爆發加上經濟危機的到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各行各業都將影響巨大,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你做好保暖準備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