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圍棋最強手和吳清源誰更厲害?

魯世榮


時常看到一種說法,吳清源“讓天下先”。這與歷史事實相符合嗎?

首先,作時間範圍的界定。最後一次十番棋結束之後,不能考慮。因為那之後到吳發生車禍之前,藤澤朋齋對吳清源戰績是分先3勝3負;高川格對吳清源是分先9勝10負(其中車禍前最近十多盤為8勝3負,足以降級);而且坂田連續獲得第二三屆最強者決定戰冠軍。

因此,採用通常的說法“吳清源時代(1939年-1956年)”中的時間段,具體地,以十番棋降級木谷實為起點,以十番棋降級高川格為終點,在此基礎上進行考察。

棋力的差距達到讓先,表現在等級分上,會有約300分的差距。比如,目前國內業餘頂尖ELO等級分約3160,職業一線等級分約3500,二者差距就是職業一線授先業餘頂尖,職業稍占上風。

讓先的差距,若分先對局,上手的期望勝率約85%。85%的勝率意味著什麼?

井山比他的國內對手平均等級分高150-200,14-18年勝率不到75%,但這已經足夠井山在日本棋壇大包大攬,連續六冠七冠制霸。

1961年坂田榮男的年度勝率是73%,這就讓其達成史無前例的七冠偉業(當時棋賽有八冠)。

假如吳清源真的是“讓天下先”,那麼分先勝率當在85%左右,這可以讓其包攬絕大部分冠軍。

然而,吳在車禍前參加的七項大賽(第1-3屆本因坊戰、第1-3屆日本最強者決定戰、首期名人戰),僅僅獲得1.5次冠軍(日本最強者決定戰,第1期冠軍;第3期並列冠軍),當時最高級別的比賽本因坊戰,沒一次能打進決賽。

這說明,吳清源遠未達到“讓天下先”。實際上,吳在其時代(39-56年),被讓先的勝率也就八成(57戰46勝,既有分先對手,也有先相先對手),假如只看這,按照前面“分先水平的對手執黑不貼目對局期望勝率約85%”,那麼吳還略弱於其對手分先的水平。按照讓先差300分,則被下手反讓先,期望勝率大致相當於等級分差600時分先對局的勝率,即97%。顯然遠高於吳的實際勝率八成。

從歷史上的對局記錄來看,也不支持吳讓天下先的說法。比如39-45年最大的棋戰是本因坊戰,吳和木谷都參加了且都沒能進入決賽,而橋本獲得了第二屆本因坊冠軍,且在“本因坊對吳清源三番棋”中,以2勝1和獲勝。再如,木谷實被吳清源降級後,還和吳在吳時代裡下了十幾盤分先(對,是分先,所謂的降級沒有在十番棋外生效過)。木谷和吳在被吳降級後的全部16盤棋結果是:不貼目各執白勝2局,木谷執黑5用,吳執黑4勝,貼目棋吳2用,木谷1勝,這是幾乎完全的平分秋色旗鼓相當。

但是,有人統計,吳的執白不貼目對局,即讓對手先的棋局,確實在五成左右,看起來似乎確實能讓先。這矛盾如何解釋呢?

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原因是,讓先棋對手中,其實有些是偏弱的,比如:63歲的雁金,名為八段,實則半退休狀態,在其壯年的巔峰時期都無法在受先狀態戰勝秀哉;再如:第一次十番棋時的藤澤庫之助,是六段,棋藝遠未成熟,被戰爭耽誤的高川和坂田同屬此類;又如:巖本,對弈時主要精力放在海外推廣,本就不是特別強的棋手還並不處於棋力巔峰;以及,還有些六、七段,七段本就是九段讓先的棋力。他們執黑勝率拉低了平均勝率。木谷、橋本的黑棋勝率就遠不止五成的。

第二方面原因是:前述的棋力差一先,分先時上手期望勝率85%,是上手等級分3500左右時的情形,如果等級分遠離3500,則不會仍然這樣。比如很極端的兩種情形:1.水平很高,比如阿法狗,等級分約4800,黑貼7.5目時(可能比理想貼目多了半目),白方勝率近八成,可想而知若讓先,則黑方必勝;2.水平很低,比如兩個初學者,雙方互讓二子時,勝率都離50%不遠。即,雙方棋力越低,則不平等對局條件帶來的勝率偏移越小,勝率越靠近50%。

從這第二方面原因可以推知,吳的時代,整體水平不高,遠低於現在。這也和當時的社會實情相符合:棋賽很少、戰亂、職業棋手少且低段者佔絕大部分。即便真的“讓天下先”,也不是特別值得吹噓的偉業。

類似地,秀甫,秀榮,秀哉,在其巔峰期,都是“讓天下先二”的存在


紫銅展


吳清源在圍棋上是個罕見的天才,他完全是自學成才,在上個世紀初的中國那個條件下,他能憑藉父親從日本留學帶回來的幾本圍棋書,打譜研究成為當時中國最強的棋手,其在圍棋上的天賦實在過人,那個時候他也不過是十幾歲的孩子。

吳清源引起日本棋院重要人物瀨越憲作的注意。1926年夏天,日本棋手巖本薰六段和小杉丁四段來中國遊歷,與吳清源對局,“結果與巖本薰六段讓三子下了兩局全勝,二子一局輸二目;與小杉丁四段讓二子一局勝”,對戰成績傳回日本,瀨越憲作看了棋譜後表示震驚。

1927年,吳清源14歲。日本圍棋名手井上孝平五段來北京,試探清源的棋力。在讓二子局中,執黑三勝井上孝平;讓先局中,一勝一平一打掛。棋譜傳回日本,瀨越憲作熱心奔走,為吳清源爭得由日本棋院副總裁大倉喜七郎作保,兩年內每月200元生活費的留學機會,邀請吳清源赴日。

吳清源到了日本後,其棋力也再次得到印證。最有名的是1933年與秀哉名人的特別對局,他弈出了三三、星、天元的驚世駭俗佈局,後來他與木谷實一起創造“新佈局”,直至今日,我們還是受益於圍棋史上的革命之舉“新佈局”的問世。

後來便是吳清源在十番棋的驚世戰績,十次十番棋,近20年的時間裡將日本同時代高手一一降格,這需要怎樣的天才棋力和精神力,大家儘可以柯潔將同時代所有高手打至降級來類比,看看柯潔能否做到這一點。

吳清源在他的時代是無敵的,但柯潔在今天這個時代卻不能說是無敵,他還有很多很多的對手,樸廷桓、時越、唐韋星等都可以與他一比高下。而且,吳清源在圍棋上是自由的,創造了無數的定式和佈局,這在上世紀30年代,該需要多大的勇氣和無畏的精神!

人類智慧都是一代又一代積累起來的,就像牛頓說的那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今棋界最強的柯潔享受著前人創造的成果,加上他從小在圍棋道場裡接受職業訓練,這跟吳清源生活的時代不可相提並論。要說水平,柯潔肯定超過鼎盛期的吳清源,但論圍棋天才和對圍棋的貢獻,吳清源很難被超越。


聶衛平


吳清源與當今最強手相比較

一棋藝水平高低,現代厲害,現在技術日新月異,現代比古代強毫無爭議。

二相對水平,吳清源是一個時代霸主,在吳清源時代,無人與之抗衡,把主要對手都打至降格,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近代棋手頂尖棋手水平相近者眾多,很難再出來一個時代霸主。

三思想的開創性,吳清源思維不拘一格,敢於打破陳舊思維,開創了新佈局時代,很多思想與ai暗合。吳清源思想有多麼偉大?我記得他提出很多想法時,當年很多一流高手不認同,不屑一顧,現在證明吳清源的想法與Ai一致,多麼了不起!例如認為無憂角效率低,推薦肩衝無憂角。例如認為星位不怕對方雙飛燕!

一個人超強,其實是證明了他周圍的人弱。

現今時代,英才輩出,就個人的素質才能而言,可能很多人不亞於吳清源,但是很難像吳清源那樣開創一個時代,特別是獨領風騷,因為這需要環境機遇,畢竟吳清源生活的時代是亂世,學圍棋者少。現在這個時代,優秀少兒學圍棋者眾多,不乏天才,競爭激烈。而一般人推崇的是時代強者,並不關心絕對水平。簡單說來,絕對水平超過吳清源者應有數十人或上百人,在吳清源年少時達到的棋力,近代同齡超越吳清源的很多,但相對歷史地位無人接近與超越。

以前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時代,通過閉門造車,自己個人的領悟能力,可能會獨領風騷。現在是個開放的時代,個人悟性再高,也難以閉門造車,現在研究體系相當完善,信息化時代,棋譜都是公開化,也難有秘密武器。總之時代不一樣了,很難再出現一個人獨領風騷數十年。


圍棋聖殿


圍棋最強手是業內之間的最高水平者———{木谷實,坂田榮男,小林光一,李昌鎬,李世石,柯潔,古力,孔傑……}。


這批棋士者,筆者首推石佛#李昌鎬#。

對於筆者先前提及的中日韓三國圍棋界內高手,不存在吳清源與他們一較高低的問題!吳清源先生基本是俯視他們?———吳清源先生介乎於人神之間。吳清源夫人如是說!

吳清源先生;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猶如梅蘭芳先生一樣,不會有第二個梅蘭芳。同理,也不有第二個吳清源先生了!作為中國人,我為吳清源先生感到自豪!


三千水唯取一


如果所謂的厲害是勝負的話,即便名為棋聖,吳清源應該也很難戰勝目前的頂級職業棋手。但如果說對於圍棋的理解和感悟,相信目前還沒有棋手可以達到吳清源的境界。

自古以來,圍棋就從來不是完全以勝負為目的的比賽,黑白之間更多的是對於世界的理解,是對於哲理的感悟。吳清源之所以能夠成為棋聖,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當時的棋力驚人,更是因為他豐富而傳奇的一生始終圍繞著黑白世界,已經稱得上是人棋合一,也被更多的棋手所敬佩和仰望。近三十年來,隨著圍棋職業化的加劇,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頂級棋手,而且這些棋手基本都是青春少年。其實,只要頭腦夠用,瘋狂背公式,然後配以魔鬼的訓練,那麼頂級棋手並不難培養。但是,在方寸之間過於關注於勝負,反而降低了圍棋的魅力,也讓比賽越來越乏味。有趣的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在的人工智能已經能夠完勝人類頂級棋手了。但計算機的獲勝靠的就是極致的運算,而沒有對於圍棋的理解和創新。難道這樣就可以說計算機在圍棋上就比人類棋手厲害了麼?未必,計算機怎麼會理解黑白對弈之間的樂趣和感悟呢?他只通過圍棋證明,他的運算能力已經完全超越了人類。這也許就是現在的頂級棋手和吳清源對比的一個翻版吧。在圍棋世界,吳清源先生始終是巔峰之上的王者,無關勝負,只看境界。


體壇小蔥拌豆腐


這個話題一直在討論,包括棋友,也包括不太下棋的,我再補充一些

這話題要從三個方面來講

第一是絕對實力

基本是越後面的棋手實力越強,因為他們更能從前輩吸取營養並加以改進,所以讓巔峰時期的吳清源穿越到現在,他肯定不是當代一線棋手的對手,再過幾十年,當代的一線棋手也肯定不是後代一線棋手的對手,包括大小李和柯潔

第二是相對實力

就是吳清源時代和李昌鎬時代,他們各自領先同時代一流棋手多少?從內容來看,顯示吳清源領先更多,吳清源對棋的理解和同時代一流棋手不在一個層面,用拳擊比賽來比喻就是明顯的點數優勢或KO對手

而李昌鎬雖然對馬曉春常昊有十連勝,雖然拿了最多的世界冠軍,但從對局內容來看,並沒有象戰績那個佔壓倒性的優勢,李昌鎬的棋穩定,官子一流,極少失誤,所以他的棋更多的是保持局面相當,或是微弱優勢即可,類似於拳擊比賽的以不太明顯的點數優勢獲勝。

第三是對後世的影響

這個李昌鎬完全無法和吳清源比,吳清源開創了高位行棋的思路,創造和改進了無數定式,影響後世數十年,而在此之前,可能只有棋聖道策才能如此。

李昌鎬是個勝負師,更多的是技術流,但還不能稱為吳清源那個的一代宗師,他是藝術流


圍棋豬




肯定是現代的棋手更厲害,因為首先是規則不相同了,現代圍棋要先走讓字子或者讓目,而當年吳清源時代是不讓子讓目的,只是讓先。

這個不同就導致了棋手在計算方向上,大局觀大模樣發展方向,訓練方向上的不同。

而且經過戰後的圍棋大發展後,現代圍棋引入了和很多新的概念和計算方式,理解也都不一樣了。

現在的圍棋基本上對於計算的要求很高,而且是極為快速的精確速度計算,大局觀模樣是一方面,但是選手迅速選擇路徑計算的速度和精度更為重要。

所以現在的一線圍棋選手都是成名非常早,只有年輕的選手才能下,稍微年紀大一點,比如過了30歲以後的選手,精力下降很快,計算的能力都會出現問題,他們就基本上退出爭霸行列了。

像趙志勳,藤澤秀行,武宮正樹,曹薰鉉這樣,他們三四十歲還能在巔峰的,現在幾乎不存在了。

職業選手基本上過了30歲,就是走下坡路,就要退出棋壇了。

此外,當年吳清源下棋基本上都是慢棋,一盤比賽可能要下個幾天,甚至下半年,一天下十幾手就封棋是常態,現在的圍棋都是各幾個小時下完。一般在一天之內結束戰鬥,韓國的快棋賽更是變態,速度思考模式都不一樣。吳清源根本沒受過這樣的訓練。

此外,雖然昭和棋聖大局觀,大模樣好,棄濁而走清,也只是他在那個時代個人理解的一個突破。就跟人類剛剛認識鋼鐵造船也能浮起來,木頭造的飛機能飛起來一樣。雖然在那個時代驚世駭俗,但是在現代人看來,已經是落後的東西,只是一個路徑和模型。

畢竟當年吳清源沒有現在中國這樣好的師徒培訓方式和學習途徑,他基本上是靠著自己的理解在探索的。

還有就是新科技輔助訓練的發展,給人的頭腦和對圍棋的理解帶來了全新的認識。阿爾法狗的一些走法是完全計算機通過計算,通過算法,精中取精的結果。幫助人類看到了全新的圍棋發展的時代,像柯潔這樣的棋渣通過和圍棋軟件的訓練,發現了新的天地。

一代的人只能做一代的事情,吳清源能在這個時代成長,也許依舊有圍棋天賦,但是他不一定懂得和軟件的訓練,成才的路徑也不同。因此當年吳清源也許能成功,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他不一定能成功。


越說越多


就如同某人所說,一個行業總是需要一些前仆後繼的人,才能更好地造福後人,吳清源就是這麼一位領軍人物。

吳清源生活的年代是一箇中國棋力落後的國民年代,吳清源五歲的時候,本因坊秀哉訪問中國,連中國的最強人顧水如都被讓了三子,可見中國圍棋有多麼落後。之後在日本,他和木谷實在黑子不貼目的時代研發了新佈局,震驚了日本棋界。最後是他的戰績,他在十番棋上把包括坂田榮男在內的日本頂尖高手打成了先相先。被奉為“昭和棋聖”。當然他晚年寫成的《21新世紀新圍棋》倒是有待觀察。

而柯潔出生在1997年,此時距離聶衛平颳起“聶旋風”已經20年了。中國圍棋在羅洗河,常昊,孔傑等高手帶領下強盛了起來。以往日本的超一流棋手都漸漸老去,而李昌鎬帶領韓國稱霸棋壇。雖說此時中國還不是最強盛的,但較之前的落後可以說是積極了很多很多。而現在柯潔處於世界的等級分第一的位置,此時韓國的圍棋已經漸漸不敵中國,日本的圍棋則落後了。

所以說,時代造就英雄,當吳清源強盛的時候,日本是世界第一。當柯潔強盛的時候,中國已經可以和韓國爭霸了。很顯然雖說吳清源的時代落後,但是他要敵對整個日本圍棋界。而柯潔雖說要面對的是人才同樣輩出的中國,同時又要和日本和韓國的棋手進行對決,但條件明顯比當時好,兩者之間無法比較。

就如同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和現在的飛機相比,雖說現在的飛機技術肯定比當時的強,但是當時飛機的意義遠遠超過現在飛機的意義。

說了這麼多,就無非是前人的創新和後人的進步。有了吳清源的研究,才有了後人的揣摩和進步。所以說兩人都是偉大的,沒有說誰強誰弱的,實力方面更無法比較。


斧俠


1933年,19歲的吳清源,他來到日本還沒多久。對於一個自學圍棋的中國少年來說,從12歲開始就陸陸續續打敗日本一眾圍棋高手,並且在這年的春季比賽中獲得第二名,在秋季獲得於木谷實並列第一,晉升為圍棋五段,已經讓他在日本圍棋界聲名鵲起。

這一年日本讀賣新聞社發起了優秀選手選拔賽,吳清源連勝木谷實和橋本宇太郎,取得與當時圍棋泰斗秀哉進行最後的對決資格。吳清源剛從中國在日本友人的資助下來到日本,並且,吳清源沒有任何師門,用今天的話來說是野路子。如果吳清源勝了,那麼日本整個圍棋界等於全部戰敗,因為日本圍棋界這次出戰的是他們的最後的決戰。在這一次對決中,秀哉有一個權利——他可以無限次叫暫停,並且暫停時間沒有限制。秀哉是以秀哉為首的一個棋派,代表了當時世界上最高圍棋水平,當然在這次比賽之前是。

比賽開始了,全日本都在關注這次比賽。其轟動程度不亞於當年阿爾法狗大戰李世石和柯潔。吳清源執黑子先手,他起手使用了”三三/星/天元"的佈局。第一子下載右上角“三/三”的位置。這對秀哉的派別來說,叫“鬼門”是最禁忌的走法。第二子下載了左下角的星位置。第三步下在了天元。三步棋,當時日本圍棋界一下子炸了鍋。這種走法從來沒有見過。但是秀哉知道吳清源的實力,他沒有輕敵。隨著棋子的增加,秀哉落子越來越慢,而吳清源每一次落子幾乎沒有耗費什麼時間,秀哉一落子,吳清源就下了,似乎從來沒有思考過一樣。終於,秀哉第一次叫了暫停,他要回家思考——和他的同門弟子以及師兄弟們共同研究如何應對,他們一共有200多人,幾乎是日本圍棋界的全部主力。

終於,“思考(其實是商議)”完了的秀哉,回去落子了,可是吳清源似乎都沒有思考,直接落子,沒幾步,秀哉又叫了暫停,要回家“思考”。這一局棋下了足足有三個月,吳清源和秀哉的棋譜被讀賣新聞刊登出來,整個日本都在關注,都在研究吳清源下的棋局。而且,吳清源在這三個月中還參加了秋季和新聞社主辦的比賽等十一局棋。

秀哉思考的時間越來越長,吳清源考慮到自己後面還要再日本圍棋界繼續發展,吳清源最終輸了,秀哉以兩目勝出。

一個19歲少年,沒有經過任何系統的訓練;殺的日本一個宗師級大師毫無還手之力,所有的人都知道,吳清源是再和整個日本圍棋界下。一個人,秀哉是200多人。這一次比賽結束後,吳清源再日本名聲大噪,關注度僅次於天皇。

1938年秀哉宣告引退,引退前和木谷實下來一盤叫做引退之戰的棋,結果木谷實勝了。按理說,木谷實是世界第一了,可是,人們認為還有吳清源。木谷實不能算第一。

於是,讀賣新聞有發起了吳清源和木谷實開始鎌倉十番棋的比賽,結果,第六局的時候,吳清源以五勝一負的成績把木谷實降為先相手手合。從此吳清源十番棋時代開始了。

1939年到1956年時吳清源的時代,雖然中國在遭受日本侵略,但是在世界棋壇上,吳清源孤軍奮戰,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在震古爍今/空前絕後的十次十番棋中,戰勝了日本最頂尖的七個超級高手,並把所有的對手打到降級,不是降級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為相差二段的定先,打到敗者改變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備和強者公平競爭的能力,直到最後無人可戰,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結束。吳清源自此被稱之為當之無愧的棋壇第一人,被譽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聖”。

當今圍棋有最強手嗎?柯潔也不是世界無敵的。當今世界出現的阿爾法狗2.0,不也是吊打了這些九段高手們嗎?估計能夠和吳清源下棋的,也就是阿爾法狗2.0了。如果棋盤再多三橫三豎,阿爾法狗也下不過吳清源。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天賦這種東西不是人人都有的,吳清源發彷彿是一個天啟者,再圍棋世界裡,他可以隨時找到他想要用到的棋譜。再吳清源的是代裡,吳清源時無敵的,吳清源時開創了一個新時代的人,不要說當今的人,就算往前推,能下過吳清源的人幾乎沒有。


嘟嘟讀讀


首先,確定當今圍棋最強手是誰。從等級分以及和阿法狗對局情況看,柯潔無疑。

第二,更厲害是什麼意思。是能贏還是對圍棋做的貢獻更大。

從吳清源先生和柯潔各自勝率,對局招法和圍棋思想來看,吳先生巔峰狀態對局現在的柯潔,可能難求一勝。但吳先生對圍棋的理解和貢獻是柯潔所不能比的。

從柯潔對阿狗的三盤對局看,柯潔對圍棋的理解已經遠遠超出了吳先生,所要做的是總結提煉和昇華。

總結一下,柯潔戰力勝吳清源,吳清源對圍棋的影響勝柯潔,柯潔未來對圍棋的影響有望超過吳清源。希望經過阿狗這一劫,柯潔不要走火入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