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匈奴歷史

匈奴是生活在我國北方的草原民族。在東周後期,匈奴逐漸兼併了獫狁、戎、狄、胡等部落。到秦漢時期,成為能與中原王朝對抗的強大勢力。

司馬遷《史記 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從秦朝到漢朝初期,中原王朝主要採取防禦性策略來應對匈奴。到漢武帝時期,漢朝國富民強,漢軍開始主動出擊,尋找匈奴的主力進行決戰,從此拉開了漢匈之間數百年的戰爭。

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匈奴單于世系圖


到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匈奴由於受到漢朝的長期打壓和自然災害的頻發,內部分裂成南、北兩部分。南匈奴逐漸依附漢朝,漢朝軍隊開始集中兵力對付北匈奴。公元150年前後,漢朝深入漠北徹底擊潰北匈奴,北匈奴被迫開始西遷。

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東漢軍隊深入漠北討伐北匈奴

北匈奴西遷

北匈奴沿著橫貫歐亞大陸中部的草原走廊進入歐洲。在俄羅斯平原,他們擊敗了東哥特人。接著,匈奴向歐洲中部遷移,西哥特人被迫渡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尋求避難。最終,匈奴來到了匈牙利平原。

當時的羅馬歷史學家阿米阿努斯這樣描寫匈奴:幾乎粘在馬上的人,體態奇形怪狀,……一經激怒,他們就奮起作戰,排成楔形隊形,發出各種狂叫聲,投入戰鬥。他們敏捷靈活,有意分散成不規則隊形,兵鋒所至,殺戮駭人。…他們沒有固定住處,沒有家,沒有法律,沒有穩定的生計。

在匈奴到來之前,歐洲的羅馬帝國就不斷遭受日耳曼人、凱爾特人等蠻族的侵擾。匈奴到來之後,經常與蠻族為爭奪牧場發生衝突。於是,羅馬帝國就和匈奴結成聯盟共同對付蠻族。

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北匈奴西遷示意圖


“上帝之鞭”降臨

公元434年,28歲的阿提拉繼任匈奴王。此時的匈奴已經恢復元氣,兵強馬壯,對羅馬帝國虎視眈眈。

匈奴和羅馬之間的衝突不可避免地爆發了。起因是羅馬的一個主教聽說匈奴的墓穴中會有很多陪葬品,於是一天晚上就到匈奴的地盤上來刨墓,不巧的是此墓是阿提拉先輩的墓穴。阿提拉聽到消息後十分憤怒,要求羅馬帝國立刻交出此人,羅馬帝國皇帝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交人。

阿提拉被激怒了,他撕毀了和羅馬之間的條約,率軍越過多瑙河進攻羅馬。匈奴大軍一路攻城略地,目標直指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禍不單行,都城內瘟疫流行,又遭遇了大地震,嚴重削弱了防禦能力。最終,東羅馬皇帝提出投降,答應每年向匈奴交付1000公斤黃金。

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東羅馬帝國臣服,阿提拉開始把注意力轉向西歐。西羅馬皇帝聽說東羅馬戰敗後,主動向阿提拉示好。對阿提拉來說,搖搖欲墜的西羅馬帝國構不成威脅,當務之急是消滅新興的蠻族國家。

很快,匈奴的鐵騎席捲西歐,西歐蠻族部落紛紛臣服,匈奴帝國在歐洲達到了巔峰。

公元453年,47歲的阿提拉隕落。匈奴內部開始分裂,曾經臣服的蠻族部落紛紛離開,匈奴帝國很快就衰亡了。

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歐洲的匈奴帝國示意圖

匈奴對歐洲的影響

匈奴在歐洲的興起,動搖了羅馬帝國的根基。受到匈奴打壓的蠻族部落紛紛進入西羅馬帝國境內,加速了西羅馬帝國的崩潰。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從此進入了上千年的黑暗時代。

歐洲的匈奴帝國: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西遷建立的軍事強國

蠻族橫行歐洲


點評

關於歐洲的匈人是否是中國的匈奴,現存有爭議。歐洲的大部分學者認為匈人就是匈奴,但我國的主流學者不認同。

做為局外人,我認為匈人就是匈奴。根據我國古代的華夷之說,把匈人稱為匈奴是很正常的事情。例如把日本人稱為“倭奴”,把秦國旁邊的國家稱為“犬戎”。


參考文獻:

《匈人王阿提拉:席捲歐洲的東方遊牧領袖》

《全球通史》

《後漢書》

《漢書》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