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执纪工作规则释义(4) 监督执纪工作方针和政策策略是什么?

编者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给纪检监察机关定制度、立规矩,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中央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纪检监察机关行使权力要慎之又慎、自我约束要严之又严的一贯要求。为帮助大家学习贯彻《规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编写了《释义》,对《规则》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条文内涵进行阐释。本网陆续推出释义内容,敬请关注。

第四条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纪律挺在前面,精准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注重教育转化,促使党员自觉防止和纠正违纪行为,惩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本条是关于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工作方针和政策策略的规定。

深化运用“四种形态”必须做到精准有效,坚持从实际出发,该适用哪种形态就适用哪种形态,力求取得监督执纪的良好效果。要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履行好监督这个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把日常监督实实在在做起来。《规则》专设“监督检查”一章,要求把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体现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在开展监督执纪工作中必须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始终,这是由纪律检查工作教育人、挽救人这一根本目的所决定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基本方针所要求的,是调查处理违纪违法问题应体现的策略和方法。纪检监察干部要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把握政策能力,对待监督对象或审查调查对象,要采取“同志式”“帮助式”的方法,善于用党的理想信念宗旨、党章党规党纪去教育他们,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去感化他们,帮助他们转变态度、洗刷心灵,使其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服口服地纠错改错,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从而达到既查清处理问题又转化挽救干部,既惩治极少数又教育大多数的目标,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