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評價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愛情?

故事小喵


  • “見到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在塵埃裡開出花來”,這是張愛玲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句話,也是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的最好詮釋。

張愛玲出身名門,父母均為名門望族之後,然而她追求自由進步的母親,與她父親這樣一個紈絝子弟的婚姻註定不幸,她的童年籠罩著憂傷與失落。她母親和姑姑的思想和行為對她影響很大,她們都是有歐洲遊學經歷的新式女性,進步、獨立、自信,不依附於男人,也不依附於舊家庭。

張愛玲少年成名,見多識廣、多才多藝、性格孤傲、自信獨立又特立獨行。她的不隨波逐流,有時會顯得十分可愛,比如,她會穿著自己設計的衣服去參加社交活動,之後這衣服就會掀起一股時尚新潮流。

然而在愛情方面,張愛玲卻是個簡單、純粹的人。要麼不愛,要麼投入地愛,胡蘭成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段刻骨銘心的愛,卻也是她一生中最大的劫。

當她愛胡蘭成時,她投入地去愛,毫無保留。為了胡蘭成,她真的是“低到了塵埃”,即便是面對他的兩次背叛。作為她的粉絲,我當然痛恨漢奸、負心漢胡蘭成,但我又理解她。

像她那樣一個清高孤傲的人,雖出身富貴的大家庭,雖出入熱鬧的社交場,卻從小缺少母親的陪伴,鮮有父親的關愛,她的內心是無比孤獨的,更不用提有什麼惺惺相惜的知音。胡蘭成是個大才子,他的才華讓她仰慕,清高孤傲的女子一旦仰慕一個男子,那仰慕里長出來的愛情之花,可以成為她孤獨精神世界的續命丹藥。如若不是忍無可忍,她實在是不願捨棄。

當愛在時,她說,花男人的錢,是女人最大的幸福;當愛已不在,她絕決地放手,並退還了胡蘭成的錢,她曾謂之“最大的幸福”。

胡蘭成之後,張愛玲的愛情已經死了。雖然她移居美國後再婚一次,但我想那個婚姻裡沒有她的愛情。作為她的粉絲,我是心疼她這樣一個奇女子的,我知道很多人為她與胡蘭成的事兒,痛心疾首。我卻在想,張愛玲一生中能夠遇到一個讓她傾心去愛的人,已經是一種難得的幸運,不管這個愛最後走向何方。


窮觀天下


今天我們重提張愛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張愛玲就是一個奇女子。她出身名門世家,但是到了她父親這一代,家族已經敗落了。從小她的父母關係就不好,後來她的父親出了軌,和她的母親離了婚。她跟著父親過,但是父親重男輕女,不怎麼待見她。繼母進門以後,她更是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在她的印象裡面,她的父親和繼母經常坐在她對面,抽著大煙,滿屋子都是煙霧繚繞的感覺。

張愛玲性子也比較倔,她的繼母見管教不了她,就故意陷害她,讓她父親把她狠揍了一頓,而且還將她關在黑屋子裡面。張愛玲病了大半年,她的父親和繼母也不給她請醫生。她覺得自己就快要死了,就從家裡面逃了出來,去找自己的親生母親。她本以為可以從親生母親那裡感感受到溫暖,但是她的親生母親當時生活得非常落魄,也開始墮落了。

張愛玲那個時候還需要上學,她只好問自己的母親要學費。當時的學費還是比較貴的,她的母親跟他負擔不起,於是脾氣越來越暴躁,經常動不動就衝張愛玲發火。張愛玲以為母親只是在為了錢發愁,所以她在上了大學之後,就開始拼命的賺錢。她以為只要把錢給了母親,母親就會對她好一點。當時她的老師看她成績特別出色,就獎勵了她800塊錢。張愛玲高興地把錢拿給了自己的母親。她的母親只是看了一眼,讓她把錢放在桌子上。張愛玲過兩天再來的時候,發現錢已經被母親給輸掉了,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和母親也開始淡漠起來。

最開始是胡蘭成先找上張愛玲的,他先世找到了蘇青,要到了張愛玲的地址,然後特意登門拜訪。兩人第一次見面,就聊了好幾個小時。胡蘭成是有名的才子,勾搭女人那一套,早就諳熟於心。張愛玲從小就沒有感受過多少溫暖,所以見到胡蘭成如此,就一見傾心無法自拔了。1944年的時候,兩人甚至都沒有舉行婚姻儀式,只寫了一紙婚書,張愛玲就把自己許配給了胡蘭成。

可惜張愛玲的黴運並沒有到此結束,胡蘭成此人太風流,一點也不專情。兩人結婚後三個月,胡蘭成就離開了上海,勾搭上了另外一個小護士。次年胡蘭成回到上海,和張愛玲攤牌,張玲不想做那種撒潑的怨婦,所以只是默默接受了。其實兩人在結婚的時候,胡蘭成就已經做了漢奸,但是張愛玲為了愛都忍了,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離了婚。

1955年的時候,張愛玲乘船到了美國。在美國,她遇到了賴雅。當時,張愛玲36歲,賴雅已經65歲了,他也是一個作家。兩個人非常投緣,於是在美國結了婚。在婚後,張愛玲曾經懷過孕,但是她非常不喜歡小孩,所以墮了胎。賴雅先與張愛玲去世,張愛玲最後逝於美國的洛杉磯。張愛玲說到底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女人,既張揚又自卑,既開放又保守,是一個奇女子,也是一個謎一樣的女人。


苗苗大俠


張愛玲的情愛,在與胡蘭成的婚姻,她願意與他耳鬢廝磨,同出同入,吃他的飯,穿他的衣,裝成人間尋常婦。。。


然胡蘭成的花心卻似骨子裡的,張愛玲面對如此男人,第一反應是遮掩,她要瞞過自己的心。好不容易愛上一個人,縱然他有千宗罪,也捨不得輕易放棄。因為她知道再愛一次是很不容易的事。她的燃點太高,非得有浩大的火焰才能點起火苗,所以她要珍惜這一次燃燒。就像戲臺上的青衣,轉過身,長長的水袖掩耳盜鈴住朱顏。

她裝作看不見這個自命風流的老男人的輕薄委瑣。若是別人,她可以沒心沒肺地嘲弄一番,換成自己的愛人,那份輕視成了一柄輕巧的飛刀,掉過頭來,刺向自己。就這樣在兩極之間遊走,時而勉強原諒,時面耿耿於懷,那不得暢快的心境,便是她自己半生半死的絕望與茫然。




到底是張愛玲,終歸她是個清堅決絕的人,寧可忍受斷腕之痛,使一顆日夜懸著的心得一個結果。只是仍然與他通著信,懷著一份“慈悲”。我想這已並非出於愛,而是愛著自己的愛。為自己這一顆七竅玲瓏心,即使曲終人散,也要做得盡善盡美。。。


齊佳


我是情感導師,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兩性情感相處技巧。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

1942年,張愛玲開始靠寫作為生,一作成名,有很多雜誌社都向她約稿,而那個時候,胡蘭成是上海《中華日報》的主筆。

兩個人可以算是同行,在那個艱難的年代惺惺相惜。

胡蘭成被張海玲的才思折服,開始打聽她的消息,從南京趕到上海,來見張愛玲。兩人幾經波折才見上面,在談吐之中,張愛玲察覺到,這個男人是懂自己的,她明白自己的作品想要表達的心聲。

兩個人就這樣自然而然地相愛了,胡蘭成卻是有家室的,雖然他離了婚,又向張愛玲成功求婚,兩人卻並沒有度過很長的快樂時光。

好景不長,胡蘭成為了躲避抓捕,離開了張愛玲。張愛玲的感情猶在,他卻變心了,愛上了另一個女子,張愛玲見此情景,留住一個文人最後的清高,離去了。

1995年,張愛玲在美國孤單地去世了。如果非說兩人的感情,更多的是偶遇知音的欣喜吧。對胡蘭成來說,我可以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再到星星月亮,可我也同樣能轉身便愛上別人。

滾滾紅塵,我自飄零。


心動情感諮詢基地


大家都說胡蘭成欠張愛玲太多,但我覺得張愛玲不需要他的虧欠。

她只是追尋她的愛情罷了,和他胡蘭成無關

對於張愛玲,在第一次讀她的《傾城之戀》便被她迷倒,瞭解了她的一生後更是痛惜與熾愛。明明是如此傲氣風骨,清冷高貴的的女子,竟也為愛情低到塵埃裡。終究是女人,哪怕有再多成就,哪怕再多高冷,愛情的烙印也會毫不留情的燒紅了冒著菸絲滾燙的重重印於她的心臟,一次又一次,胡蘭成這一生欠她太多,但她亦為愛付出太多。



胡蘭成說她是民國臨水照花人,第一次相見,她的頂天立地,感覺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他許她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然而,第一次是周訓德,第二次是範秀美,第三次是上海四大流氓佘愛珍,在這之前原配妻子,全慧文,百樂門歌女,她都是知道的,但她說不在乎,還盼“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哪怕後來他被判為國家漢奸,她也為他承受著國民無端的罵聲,在他出逃期間也一直匯錢給他。摧毀一個女人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愛情,哪怕她是這樣孤芳自賞的女子,哪怕她無需經歷多少世事,時代的一切自會與她來交待。可她還是敵不過胡蘭成給的愛情,似毒藥,她卻一飲而盡。


張愛玲是做減法的人,而胡蘭成,是做加法的人。

米蘭~昆德拉在《不朽》裡說,人類的靈魂應分為兩類:一類是做加法,一類是做減法的。做加法的人不斷突現自我,表現自我,要讓人們看到自己,要與這個世界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種人是大多數,他們活在世上就是為了要強調自己的存在。而張愛玲是那個做減法的人,覺得自己跟這個世界沒什麼關係,希望過安寧點的日子,不願被人打擾。他們覺得世界就是監獄,總是想越獄逃跑,因此他們主動給世界降噪,將自己的存在感消減為零,希望有一天會有一個洞,能讓自己去往另一個世界。張愛玲一輩子都是高冷的性格,或許與她的家庭有關,但我更願相信這是與生俱來的。

胡蘭成,他本是鄉村裡的窮教書匠,因為自己的野心,一步步的踏入汪偽政府,成了賣國求榮的走狗。後來戰變,他成為人人喊大的過街老鼠,張愛玲還是偷偷的去看他,給他錢財。再到後來,他談到香港,還拿和張愛玲的事情抓噱頭,當談資,做文章。他這一生,一開始才華橫溢,到最後面目醜陋。只是可惜了張愛玲,看錯了他。但也慶幸,張最後還是逃離了他。

胡蘭成只是她稍作停留的一個岸而已。


在遇見胡蘭成之前,張愛玲什麼都好。遇到他到離開他之後,她說她是一座孤島。

世界那麼大,一切都會過盡千帆。

過盡千帆之後,化為清冷凋敝的孤島。

只是世界的鬼斧神工,歲月的精雕細琢罷了。

愛張愛玲,愛這清冷的女子,只願下一世她被溫柔以待。


婉婕之心




“女人一輩子講的是男人,唸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

胡蘭成與張愛玲的愛情、婚姻、離異、不復相見的決絕,將《傳奇》著的傳奇引領到了極致。

這是張愛玲生命最為濃墨重彩的一筆,提及張愛玲,就會說到胡蘭成。

胡蘭成的《今生今世》,筆下的張愛玲是如何的?

許多糾結的牽扯,關於他們的一切,沒有定論的定論。最終分手告終,這便是結果!

隨遇。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輕輕地說一句:‘哦,你也在這裡嗎?’”



這一天,得了馮和儀寄的《天地》月刊,搬了一把藤椅,在院子裡草地上享受陽光看書的胡蘭成,翻到了一篇署名《封鎖》的作品,一二章節,便愛不釋手。用胡蘭成的話來形容:“不覺身體坐直起來,細細地把它讀完一遍又讀一遍。見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贊好,我仍於心不足。”

馮和儀,筆名蘇青,上海紅極一時的女作家,與張愛玲同屬海派女作家,也是代表人物之一。本名馮允莊,早年發表作品時署名馮和儀,後以蘇青為筆名。1933年考入國立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外文系,後肄業移居上海,代表作品為長篇自傳體小說《結婚十年》。

關於蘇青,張愛玲有段經典的評論:“即使從純粹自私的觀點看來,我也願意有蘇青這麼一個人存在,願意她多寫,願意有許多人知道她的好處,因為,低估了蘇青的文章的價值,就是低估了她的文化水準。如果必須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張愛玲發自肺腑賞識的人物,必是有那麼不同,再是蘇青同為女作家,而同行出“冤家”,一般都沒惺惺相惜的同好之感。就拿那個時期的女作家,張愛玲所愛,也獨一個蘇青了,蘇青才情不一般。

再究根到底,蘇青與張愛玲同為出身顯赫之家,都是高知上海小姐,同樣的傷痕累累經歷,到出世時都是一樣的花落人亡無人知。如此相同相近相知,何來不投緣?



於張愛玲,蘇青是她的另一個影子化身,她們互為映像。

胡蘭成看到這文字的衝動是第一時間去信問蘇青:“這張愛玲是何人?”

蘇青回答極其簡單:女子也。

這樣的答案無疑是加重了胡蘭成的好奇心。人越是不瞭解,不知曉,就越發感興趣。但凡有關張愛玲的每一個信息或隻字片語,胡蘭成都放在了心上,這是什麼一個心理?男人對女人的涉獵,先是從神秘的疑惑開始的,當一個女人被看透後,便不作新奇了。

“男人徹底懂得一個女人之後,是不會愛她的。”張愛玲經典的語錄,總會超前和直接的告訴你一個真實。就這樣,沒錯,聽她的。

但,她也走了這個彎路,是肯定的。她讓他最終懂得了關於她的一切。

緊接著《天地》第二期跟隨而至,這次,還有張愛玲的文章。而最大的驚喜,莫過於見到了真實的張愛玲——一張照片刊登了出來。



人,事皆全地瞭解了,包括通過這麼久的消息、信息分析、揣摩,一個活脫脫的張愛玲在胡蘭成心中有了刻痕。

他是誰?他是令許多女子也傾倒的一個男人,雖然在歷史舞臺上扮演的角色不端正,但在當時,胡蘭成的才學,對女人的研究,對社會的通透,形形色色,除了是非顛倒,立場站錯,他其他方面是優秀的,他是高高地頂著大漢奸頭銜的一文人。

胡蘭成暗自高興著。到上海,便即刻尋了蘇青去。這迫切的勁頭。為的是見蘇青?當然不是!

不好直接了當地先問,這可能使得蘇青反感,便吃了飯食,到了蘇青住處。這會子不提更待何時,於是問了。蘇青答“張愛玲不見人”,或想敷衍過去。不想胡蘭成不死心,追問著要地址,蘇青略有遲疑地最終寫了給他——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六樓六五室。



心急一個人。翌日,胡蘭成便去見張愛玲,果真被拒。這人執著,也聰慧,便從門洞裡遞了紙條。

或是終該他們會相遇。又隔一日,張愛玲去了電話。

一向心高氣傲的張愛玲,如何想起見這位當時就有些名氣的大漢奸,有點讓人捉摸不透。但,張愛玲對政治流派的一向無所謂,也許是根本吧。對她來說,這些都是在現實中遙遠不沾邊的事情,沒有太多的關係存在糾葛。

張愛玲去大西路美麗園去看胡蘭成,其實離她家也不遠。這樣想來,胡蘭成留言的內容裡肯定有他家的地址,其餘的也不作猜想了。

初相見,如何呢?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裡是這麼敘述與張愛玲的相見的:“我一見張愛玲的人,只覺與我所想的全不對。她進來客廳裡,似乎她的人太大,坐在那裡,又幼稚可憐相,待說她是個女學生,又連女學生的成熟亦沒有。我甚至怕她生活貧寒,心裡想戰時文化人原來苦,但她又不能使我當她是個作家。”

他再道,似是欣賞一幅畫自言自語的說叨:“張愛玲的頂天立地,世界都要起六種震動。是我的客廳今天變得不合適了。她原極講究衣裳,但她是個新來到世上的人,世人各種身份有各種值錢的衣料,而對於她則世上的東西都還沒有品級。她又像十七八歲正在成長中,身體與衣裳彼此叛逆。她的神情,是小女孩放學回家,路上一人獨行,肚裡在想什麼心事,遇見小同學叫她,她亦不理,她臉上的那種正經樣子。”

後面的有些更有些痴迷地在說。欲為何?但聽他的驚豔之語:“她的亦不是生命力強,亦不是魅惑力,但我覺得面前都是她的人。我連不以為她是美的,竟是並不喜歡她,還只怕傷害她。美是個觀念,必定如何如何,連對於美的喜歡亦有定型的感情,必定如何如何,張愛玲卻把我的這些全打翻了。我常時以為很懂得了什麼叫驚豔,遇到真事,卻豔亦不是那豔法,驚亦不是那驚法。”

這幾段原文的錄入,就是給予並還原當時的情形,使之更加清晰與真實。

當事人,說當時話,不帶更多“假”字。

兩人說到一些話題,初次見面,竟對仗起來。



批評當下的流行作品,說她的文章好,好在何處?這些都可以想象一下,當時一種激動,不擇言語的表露真情。但,說到南京自己的事情,這是第一次沒預見的吧?

胡蘭成是成熟的一位男性,而其特殊的身份,讓他在外人或一個素未謀面,初次相約的人面前全盤托出,分明是小慌亂的情不自禁——他對張愛玲是一見鍾情的。張愛玲的獨特氣質,是一般人無法抵達的高處,她立、坐、躺,或都是一種風情,這種風情是隻此一枚,絕無分號存在。

而胡蘭成似乎對自己的忽然出格並未察覺太多,繼續問及張愛玲的寫稿收入,張愛玲亦是誠實地回答。這兩人一對奇葩,只能這樣說。初次見面,家庭、收入、私密等,都是禁忌之事,不能探究的,處於興奮期的胡蘭成,想也沒想地出口了,而且套得了第一手資料,強悍的一個男人!




或是張愛玲不反感眼前的這個人,不然,哪許你這麼肆無忌憚地說話和探秘隱私。一個表達,一個願意;一個提問,一個願答,兩廂情願的事情罷了。

胡蘭成似乎也有珍惜之意,對張愛玲,有深深的彼此代入感。

張愛玲的反應如何?胡蘭成如是描述:“張愛玲亦會孜孜的只管聽我說,在客廳裡一坐五小時,她也一般的糊塗可笑。我的驚豔是還在懂得她之前,所以她喜歡,因為我這真是無條件。而她的喜歡,亦是還在曉得她自己的感情之前。這樣奇怪,不曉得不懂得亦可以是知音。”

高山流水,知音難覓。今日得見,原來是你

送張愛玲到弄堂口,兩人並肩前行,胡蘭成一句突兀的“你的身材這樣高,這怎麼可以?”一下子把彼此的身份拉得似乎沒有距離。

我們常常會在一些愛情劇中聽到“你怎麼可以這樣?”“你怎麼……”非常多的情侶之間會有這樣的表白。

這樣來看,便一目瞭然胡蘭成的心情了。

張愛玲很詫異,但是感覺非常好。“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

他們的遇見,初相識一切的美好,如同每一對熱戀的情人,沒有實質的區別。唯一區別就是他們的戀情,註定有一份傳奇!


紫翹


他倆的愛情並不美好,兩個任性的人放任自己的執拗給對方造成傷害。當然,傷的最深的是張愛玲,胡蘭成這種處處留情的無恥文人受到的傷害有限。




他們的相遇有一些戲劇性,胡蘭成在發表文章表揚張愛玲的文學成就,張愛玲非常高興並向編輯蘇青要來了胡的文章清樣,“極薄的清樣紙雪白,加上校對的大字硃批,像有一種線裝書,有點捨不得寄回去”。

張愛玲引為知音。

這個時候偏偏胡蘭成被關進監獄,張愛玲還想過如何救他出來,胡輾轉被日軍顧問救出之後,到上海找到張愛玲,這個時候,張對他的印象是“眉眼很英氣,像個職業志士”。

才子、被關進監獄、欣賞你,這些條件對少女的吸引力是巨大的。人少年時代大概都有過和愛人浪跡天涯的夢想吧。 而且胡蘭成對少女的吸引力還有一點在於“娶她為妻”,“我不喜歡戀愛,我喜歡結婚”,在戀愛初期,胡就這樣告訴張愛玲。向一個女性求婚是給予她最好的讚美,而且對於沒有安全感,沒有多少家庭溫暖的張愛玲來說,穩定無疑是她所渴望的。

儘管那個時候,胡有妻有子,但是他依然給張這種承諾。張愛玲也放任了自己的任性,傷害了胡當時的愛人。

後來發現,胡對每一個女孩,都有類似的承諾,他真的可以說是個“結婚狂”了,是個對愛情不負責任的結婚達人。 很多人把他們的愛情上升到民族大義上去,認為這段感情是張愛玲一生的汙點。



但是,對於無人指導、少人商量、青少年時代缺少關愛的張愛玲來說,孑然一身的她,渴望感情的溫暖,儘管這段感情用錯了地方,用錯了人。


大先生的故紙堆


胡蘭成是汪偽政權裡的所謂“文膽”,為世人所不恥,但張愛玲敢愛敢恨,卻對他一見傾心。然而兩年後胡蘭成的移情別戀打破了張愛玲對愛情的夢幻,讓張愛玲發出感慨:“諾言的諾和誓言的誓,都是有口無心的。”

張愛玲是一個有著自己的獨立思想,敢於抗爭,從不委曲求全的獨立女性,然而在胡蘭成眼裡,張愛玲卻成了一個冷酷即使知道他有了“小三”也沒有醋意,從不悲天憫人,從不同情誰,也從不會委屈自己,自私,心狠手辣。正所謂一旦不愛了,對方的有點也成了缺點。

胡蘭成總是覺得自己是“知”女人的,是最會欣賞女人的。然而僅僅是停留在誇讚,雖然這種誇讚在當時甚至當下很是清新,把欣賞女人就像在欣賞自然風光,雖是誇到了女人的心裡,但是並未真正的理解女人的心思。胡蘭成一生有八個女人,不能說他對這八個女人沒有用心,但是對於張愛玲確是最辜負的。

張愛玲對胡蘭成口中的“小康”是懷有醋意的,但張愛玲留在心裡從來沒有說,假裝著一貫的桀驁不馴,而胡蘭成把這種假裝當做是張愛玲的自然。張愛玲在胡蘭成面前自卑了,一個不在乎別人說法,看似冷漠的人敗給了一個男人,張愛玲估計也恨這樣的自己吧。

胡蘭成曾經說過“對張愛玲最大的情意,就是風流”,張愛玲確實愛這種風流,但張愛玲畢竟也是女人,對於這種風流也會產生不安。對於胡蘭成,有不少這樣類似的評價“多的是賞玩的才情,少的是痴絕的剛烈”,張愛玲本是才女,才情只是能和她談得來的第一步,而張愛玲是個女人,女人最終渴望的一個男人一份痴情。


國家人文歷史


傾國傾城之戀向來都是悲慘的結局,戀愛中的人啊,就是像被一層薄紗遮蓋了雙眼,無論旁人怎麼勸阻,都沒法幫你將面紗拿下,只有心愛的人會教你該如何放棄。等塵埃散盡,也許就到了一段感情的終點。

1944年的早春,胡蘭成午睡過後坐在家中的庭院躺椅上,隨意的翻看著好友蘇青寄來的雜誌,不經意間被一段文章“如果不碰至封鎖,電車的進行是永遠不會斷的。封鎖了。搖鈴了,……切斷了時間與空間”封鎖成為一個與日常生活失去關聯的突然凸現出來的真空狀態。胡蘭成深深的被這段文字吸引了,本也是文人的他開始佩服作者的文筆與情感的抒發,他開始好奇這位作者的模樣,想了解他想接近他。於是他立馬著手聯繫蘇青詢問這位作者是何人物,蘇青便告知他,作者名為張愛玲,居住於靜安寺路赫德路口192號公寓6樓65室。胡蘭成興奮不已,第二天便前去拜訪,絲毫忘卻了他本身是有家室的人。

來到張愛玲的門前,張愛玲因感到陌生拒不接見,胡仍不死心,便塞了張字條,上面寫著自己的家庭住址和電話號碼,等到張愛玲發現,可謂是技高一籌啊。沒過幾日,張愛玲真的主動聯繫了胡,並同意兩人見面交談相識,他們來到一家店中,起初胡覺得張愛玲與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他認為一個個子如此之高之人且滿臉的稚嫩怎能寫出如此細膩的文章,不過還好,兩人交談甚歡,一聊便是5,6個小時,他們無話不談,從天論到地,從古聊到今,然而胡蘭成這人心直口快,問道張愛玲每篇文章的稿費,這對於第一次見面的人來說是很冒犯的,但張愛玲卻不覺得有什麼,他問我便答,似乎兩人像相識很久的有情人。張愛玲遇見胡蘭成之後,心底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便寫下一段文字“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後來他們相處了一段時間之後便相戀了,張愛玲認為找到了自己心愛的男人,胡蘭成懂得自己貴族的家室,也懂得她童年遭遇的不幸而產生的及時行樂的思想,還懂得自己那每一個欲言又止的心情。她將自己的所有都託付給了胡蘭成,不管他是汪偽政府的漢奸,也不在乎他還有妻子,她願意等,哪怕等到海枯石爛。胡蘭成也深深的迷上了張愛玲,兩人墜入愛河,讓世人大開眼界,在世人詫異眼光和評論中相愛,同樣愛得那麼真誠。

後來胡蘭成的妻子向胡提出離婚,這也讓胡蘭成和張愛玲的愛情走進了神聖的婚姻殿堂,但胡蘭成此時已是汪偽政府的要員,深怕舉辦婚禮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兩人便用一團紙書草率證明婚姻,不過胡蘭成心中明白總有一天他會無處可歸,國破家亡。

這一天並沒有等太久,胡蘭成被調去湖北接編雜誌,此時的他與身邊的一位護士又產生了情感,愛得同樣纏纏綿綿,張愛玲完全不知此時,仍然想念著胡蘭成並寫信給他告訴他每天的瑣碎之事。紙是包不住火的,張發現了此事,但卻沒有責怪胡蘭成,她認為胡蘭成是愛她的,無論他如何,只要最後回到身邊即可,這一次張愛玲原諒了胡蘭成,因為她深愛著胡,很難與他分開,然而胡蘭成見此狀況,也越來越大膽,在溫州謀生的胡蘭成又愛上了另一個女人叫做範秀美,這一次張愛玲想要親自尋到胡蘭成的住處,這三人的三角戀關係也發展到了極點,三人坐在一起,張愛玲感覺自己就像旁外人,似乎她才是那個毀壞他人愛情的人,她為了化解尷尬,便提議畫眼前這個貌美如花的範秀美,同時也是為了緩解自己的憂愁,可是隻畫完眼眉鼻,張愛玲變沉默在一旁,不再動筆。後來胡蘭成詢問為何作畫一半,張愛玲便告訴他“我畫著畫著,只覺得她的眉神情,她的嘴,越來越像你,心裡好不震動,一陣難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原來人世間說的夫妻相是真的存在的,果不其然,我雖然愛你,但終究抵不過你和她的般配。

張愛玲與李香蘭合影(1943)

後來張愛玲告別了胡蘭成,也終究選擇了對這段愛情的放棄,愛一個人哪怕肝腦塗地,也不見得能換回那個人對你的一絲關心吧,愛情就像一陣小雨,只有久逢乾旱的人才曉得它的彌足珍貴,張愛玲曾經天真的以為胡蘭成能夠為自己改變,但她終究還是錯了,成千上萬張書信也換不回一個想要出軌男人的心,無論你們之前相處的有多愉快,也抵不過此時另外一個女人對他的陪伴,胡蘭成後知後覺,終於懂得真正的愛情如此珍貴,但為時已晚,張愛玲早已對這個男人失去了信心,兩人的愛情也就此畫上句號。


亭殿閣


我認為他們的愛是一種畸形的愛。我不提倡男女之間有這樣的愛。不過從張愛玲的性格來看,她有這樣的愛是不奇怪的。大家都知道,張愛玲是一個才女,才女嘛,大都心高氣傲,她很年輕的時候就紅遍上海灘,最主要的是她出生在一個缺愛的家庭裡。她從小就缺愛,包括父愛,母愛,尤其缺少母愛,一個從小缺少愛的人,當她長大成人後,多多少少都有點心理障礙。張愛玲也不例外,而且這種缺愛的程度更加強烈,這時候胡蘭成出現了,胡蘭成是什麼人啊,這個人可不簡單,要地位有地位,要人材有人材。當時的胡蘭成是國民黨的一個高官,長得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高富帥,更重要的,胡蘭成很有女人緣,是個情場高手,早已有家室,張愛玲這麼一個極度缺愛的女人遇到一個情場高手,哪有不投降的,儘管張愛玲愛他死去活來,胡蘭成也愛張愛玲,但是胡對張的愛遠沒有張對胡愛得那麼強烈,而且胡有家室,不可能輕易離婚而娶張為妻,胡後來還不止張愛玲一個紅顏,縱觀胡蘭成和張愛玲的愛情,他們的愛情註定是沒有結果的愛情,不過人生能夠真正愛一次,也不枉此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