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各科教師工作量怎麼評定方為科學合理?

呅士鋒


我所在地區高中的情況是這樣的:語數英三科,一週8-10節為滿量,理化生政史地一週為12-14節為滿量。

語數外一般帶兩個班,一個教案用兩次,其他科目帶三到六個班,一個教案用三次至六次,就備課量來看,前者明顯多於後者。再說說作業,數學基本天天有作業,既有作業本上的,還有練習冊;語文的作文那就是無期折磨人的活,5-10分鐘詳批一本,還得無人打擾的情況下;有些小科目,只有配套練習,一週查一次就行。

總體來說,語數英還是工作量更大一些。


跳起來摘果子


小學語文、數學、英語與音樂、美術、體育、健康教育、生命安全等小課相比,計算課時的工作量是不同的。語文、數學、英語在計算工作量的時候一課時算1.5個工作量。而音樂、美術沒、體育、生命、健康等一課時只算一個工作量。為什麼這樣計算呢?因為語文、數學、英語是要參加全市統考的學科,老是在工作的時候壓力大付出的也就多一些。而相對於其他的學科,不參加統考的學科,老師在工作的時候就隨性一些。

我和好多學校也就是類似於這種計算的方法,也是把語文、數學、英語的工作量提高了一點。這種算法雖然不是很精準,也是人心所向。

現在小學的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很多青年老師都不願意擔任語文,數學、英語的學科的教學,而偏向於體、音、美輕鬆學科的教學。


依依楊楊1


一節課都算一節課,為什麼有的學校語數英一節課賦值1.2,而理化生賦值1.0,而中考科目或者所謂的副科0.8,同樣都是一節課,45分鐘或者40分鐘,需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課後輔導等。不應該有所歧視,一視同仁。但是即使副科也要按要求上課。評價體系要完備。


教書匠人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不同於大學,學科之間的工作強度差異很大。對於不同學科教師的工作量衡量應該綜合考慮備課、上課、作業留批、課後輔導等多種因素,不同的學科設定不同的衡量係數,按學校統一安排再加上抽檢查結果綜合評估。


天涯知己若比鄰


現在尕學校老師都不是專職的,身兼數職,每個人都疲於應付,整的忙忙的,真不好評價工作量。


楓79542477


這是個體系,一言難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