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收官之年,同時也是紡織強國目標達成之年。但是,新冠肺炎這場席捲全球的“黑天鵝”事件為2020年本應隆重的收官凝重地畫上了坎坷的一筆。當前,紡織行業全面進入“復工模式”,如何迅速調整戰術“奪回失去的一個月”?對於這場疫情我們有著怎樣的追問與反思?2020年第一季度乃至全年的態勢又該如何預判?疫情之下,這些問題無疑都是當前的焦點。

《中國紡織》新媒體特推出“戰‘疫’啟示智者說”欄目,併發起“我相信”話題接力,對話行業智者,凝聚行業信心,啟示行業前程。我們怎樣被改變,時代就會怎樣被銘記。

此刻,我們都相信這場疫情最終會過去,這一份“我相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讓我們一起攜手,在逆境中積蓄力量,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

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水榮

在紡織產業鏈上化纖生產有一個不同於其他環節的特點,即連續性生產。由於裝置與工藝的特殊要求,化纖生產線只要開機便不能停機,一旦停工生產設備的損失巨大。然而疫情來的措不及防,化纖企業如何能在“戰疫”的同時保持生產不停工,又如何在不停工的狀態下將損失降到最低?本期“戰‘疫’啟示智者說”欄目對話中國化纖的龍頭代表企業——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聽聽其董事長李水榮講述榮盛如何能夠一手戰疫情、一手穩生產,以及對於接下來的市場走勢,他又有著怎樣的判斷。

《中國紡織》:榮盛集團作為中國民營化纖四大巨頭,疫情發生以來,榮盛是如何應對疫情的?

李水榮: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榮盛來說是一次不小的考驗,石油化工以及下游的聚酯產業都是連續性生產的企業,我們的大部分實體企業春節都是連續生產的,疫情發生後,我們立即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總結起來是15個字——“響應早、起點高、組織全、措施硬、情況穩”。

響應早:我們在春節放假前農曆二十八(1月22日)發佈通知,要求各公司密切關注湖北疫區員工的動向,對返鄉員工做好登記,對商務、業務人員交流活動實行管控。年初二(1月26日)我們召開疫情防控電視電話會議,進一步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起點高:“疫情防控”由我親自主抓,要求集團和各公司領導以政治高度和國家利益高度抓好這次“疫情防控”工作。

組織全:集團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門的“防控”辦,由行政、人事、HSE、採購、黨群、工會等部門負責人組成,負責全集團的“防疫”協調工作,同時建立由15人組成的疫情應急救援隊,分三個小組應急備用。各子公司相應建立組織,各司其職。

措施硬:“防控”資金先用後批,“防控”物資緊急採購,防控辦成員10小時在崗,24小時響應,廠區人員出入一律測體溫,宿舍小區出入一律嚴控,無關人員一律謝絕,感冒發燒人員一律居家隔離休息,涉嫌人員一律單獨區域隔離高度管控。每天上午各子公司電視電話會議彙報交流,每天傍晚6點把每天動態以表格形式上報“防控辦”。

情況穩:目前集團下屬各公司均正常運行,生產裝置基本保持滿負荷運轉,員工到崗率在98%以上,在職員工近17000人,未發現異常情況。

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中國紡織》:受此次疫情影響,當下公司經營生產最大的困難是什麼?您如何評估企業目前為止遭受的損失?為了自救,榮盛是否進行了哪些策略調整?後續將採取哪些措施恢復增長或尋找新的增長點?

李水榮:受疫情影響,下游紡織企業復工復產相對滯後一些,造成短期內公司庫存有一定增加,主要的困難就是輔料供應以及產品庫存。但是,我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疫情馬上會得到緩解。榮盛擁有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在資金、技術、供應鏈和銷售網絡方面都比較完善,也正是得益於集團完整的產業鏈配套,公司目前沒有遭受太大損失。

目前榮盛各生產企業都保持著滿負荷生產,我們有信心度過這段特殊時期,暫時沒有做出具體調整的計劃。主要還是在政府的指導下,採取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接下去的時間裡,我相信隨著下游企業的復甦,情況一定會逐漸好轉,榮盛也會很快步上正軌。

《中國紡織》:隨著復工潮的到來,企業的開工情況如何?

李水榮:榮盛是連續生產型企業,春節期間生產車間均保持正常的運轉,目前各生產型企業基本都保持著滿負荷生產。在人員方面,春節期間各生產型公司員工在崗率總體保持在80%以上。通過對返鄉員工集中隔離觀察後再上崗的措施,目前,除重點疫區外,返鄉人員基本已經順利返崗,全集團員工在崗率在98%以上。

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中國紡織》:您如何預判2020第一季度企業和行業的形勢?您如何看待這場疫情對行業帶來的改變,您認為未來會有怎樣的轉型趨勢?

李水榮:一季度的行情無疑是困難的,但是隨著疫情的緩解,我們相信整個行情會迅速地恢復,畢竟紡織行業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消費需求始終存在,復甦會比較快,隨著市場的恢復和政策的扶持,相信紡織行業會很快重回正軌。

在趨勢上,一方面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大量中小企業的優勝劣汰,市場資源加速向頭部企業聚集,這會加快行業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數字化、智能化的優勢凸顯,信息技術與自動化設備的積極應用也會成為今年的一大趨勢。

《中國紡織》:國家及各地政府推出眾多“政策紅利”促經濟復甦,榮盛是否因此而受益?面對未來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您認為紡織企業還需要哪些政策扶持?

李水榮:近段時間以來,從國家到省市區各級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在企業用工、減免稅、防護補助、金融信貸、降低用電用氣成本、減免房租等方方面面都有比較實用的政策支持,集團所在鎮街還為每家企業配備了政府聯絡員,在復工復產、防疫物資採購等方面給予幫助和引導。這些政策對榮盛的幫助都很大。

但目前行業需求尚未完全恢復,同時受到全球化的疫情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復工困難,政府部門仍需要出臺並落實相關的扶持政策,儘快緩解企業資金週轉壓力和用工難等問題,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拉動內需消費,穩定出口產品競爭力。

《中國紡織》:這場疫情您有著怎樣的思考?未來榮盛得發展方向您有著怎樣的佈局

李水榮:在我看來,控成本、多創新、優管理、數字化這是不變的趨勢。未來,榮盛將進一步優化成本和產業結構,堅持創新,完善管理制度和模式,通過自動化設備,智慧物流系統,構建數字化工廠等方式提升各環節智能協同效率,從而加強自身抗風險能力,走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

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記者:牛方 梁莉萍

更多內容丨盡在《中國紡織》雜誌

榮盛在疫情之下,全產業鏈凸顯出較大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