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馬上朗誦一首古詩,你首先想到的是哪首?

赤裸裸的浪費


意境絕健 情思悱惻:《涼州詞》

王之渙(公元688~742年)是盛唐時著名的邊塞詩人。和高適、王昌齡是知己,同時,他們也創立了邊塞詩派。

王之渙的詩歌,散亡很多,到宋代時就已基本上所存無幾。這對詩人是遺憾的,他的詩僅有六首絕句存於《全唐詩》中。但詩人又是幸福的,他這六首絕句堪稱中國詩史六首絕品,充滿盛唐韻味,體現那個時代的氣質與精神,篇篇經典。《涼州詞》是絕品之一。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人開篇即地理的視角:"黃河遠上”一下表現出來山川的雄偉壯闊的景象,中華國土的廣闊一語中的。詩的主題是抒發徵人之“怨”。但詩人不是用“直抒胸臆”的寫法,而是以景起興,由景及情,融情於景。詩的開始從高、遠處落筆,寫黃河東去,直逝天際,白雲觸地,水天相接的遠景,表現了邊地的空闊蒼茫。接著,由遠及近,寫可仞高山,摩天礙日,孤城一片,倚山扼險的近景,表現了玉門關的雄偉險要。

詩人在寫景時,選擇了“黃河”、“白雲”、“高山”、“孤城”四物,以“黃河”與“白雲”相互輝映,“萬仞高山”與“一片孤城”相互依託,氣象壯觀優美,富有詩情畫意,這就形象鮮明地寫出了邊塞的雄闊蒼茫,險要荒涼的環境,奠定了全詩慷慨悲壯的基調。

徵人的思鄉之情和邊塞生活的艱苦則在下半詩中的“春風”、“不度”、“羌笛”、“何須怨"、"楊柳”中完美體現出來。構思巧妙,託物抒情,以樂景寫哀,以衰景寫樂,視覺反差效果強烈,透出萬古寂寞的氣氛,使人讀詩時會不自覺的轉化進去,接受其贏造的審美氛圍之中。和詩人一起對戍邊人的產生真摯同情和敬重的心理。

《涼州詞》詩味醇厚,歷久彌香,自出世以來,始終為歷代傳誦不息,視為“終唐之世無出其右者”的千古絕唱。


賀蘭燕語


哈哈,最近剛好在教小朋友背誦杜甫的一首非常應景的《絕句》,所以第一反應當然是這首詩了。全詩如下:


《絕句》(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這首詩非常應景,正是現在春暖花開、一片欣欣向榮的真實寫照。春光明媚,春風溫柔,空氣裡都是花草的香味。田野裡的泥巴也在春水的灌溉下浸潤,燕子南飛開始築巢,江邊溫暖的沙灘上有鴛鴦成雙成對棲息。


在春天裡讀關於春天的詩,對詩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加上詩句本身朗朗上口,教給孩子是再好不過了。


星星fighting123


孟郊 的遊子吟 以前上學的時候學道這手古詩就很有感觸,因為自己從小也是在姨媽身邊長大,父母很早就在外面工作,自己也是很想爸爸媽媽,每週就盼著週六爸爸媽媽打電話,一打也是一兩小時和父母的通話記錄,關心叮囑,在那個年代打一通電話聊兩三個小時,費用也是很高的,可是我的父母雖不在我身邊,但是我能深刻感受到她們的愛,這也是成了我童年深刻的記憶,父母的愛是偉大兒無私,感謝他們養育和教導了我。


琳子生活可期


此情此景只想吟誦: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是清代高鼎的《村居》,這是一首特別充滿趣味的詩,描繪的是一副特別生動的景象,孩童們在放學歸來後,急忙拿出了自己的風箏,趁著東風放了起來。

受疫情的影響,孩子們今年到現在還沒有開學,一個個都在家裡待了兩個多月,現在天氣好了起來,一個個都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在空曠的草地上放起了風箏,捉起了蝴蝶,即使個個帶著口罩,也絲毫不影響快樂的心情。

春暖花開

致敬最美的逆行者

我們的歲月靜好

是你的負重前行

幸得有你

山河無恙

感恩有你

歡迎平安歸來

看到春天百花盛開的模樣,看到一切都漸漸地恢復起原來的面貌,這是多麼開心的事情。

春天是充滿希望的季節,一切都會過去,祝福祖國繁榮昌盛,期待著早日復工復學。


一夕談


我首先想到的是「天淨沙·秋思」

小時候在農村讀書,每天黃昏放學回家,都是沿著江旁邊的路往回走。回家的距離大概2000米左右。

途中會經過4個座小橋,旁邊都是那種泥瓦房。那時候的河水還很清澈。夏天還一邊玩水一邊走。橋的旁邊都會有那種老樹。

更為關鍵的是小時候我爺爺養了馬。我們附近那幾個村子都有馬。儘管在我們家鄉那邊是不常見的,但是在我們那個村裡確實常見的。

所以當上了初中的時候,接觸了這一首元曲,就再也不能忘記,感覺特別符合那個意境。


豫師堂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詩人太次郎


第一想到被譽為“孤篇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真是太美了[贊]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唐)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張若虛(生卒年不詳),字、號均不詳,主要活動在公元七世紀中期至公元八世紀前期,初唐詩人,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中宗神龍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於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文詞俊秀。存詩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的地位。“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遊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朝陽梧桐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 ·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雨田陽光


我最喜歡的就是蘇東坡的這首: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作者蘇軾,是一個一生遭遇種種坎坷,受盡各種磨難,但總能從精神上跳脫出來,然後超然物外,保持滿滿的正能量的人。他屬於那種會自己原諒自己,會自我進行心理調節的人。

他一生三貶,越貶越遠,直到最後的海南島,上面提到的這首詞寫於他被貶黃州的時候寫的,全詞如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黃州的蘇東坡石像)

詞前小序說:三月七號那一天,在沙湖路上突然遇到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們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被雨淋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於是就做了這首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不用去注意那穿透竹林拍打竹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詩一邊長嘯一邊悠悠然慢慢行走。下雨就下吧,拍打就拍打吧,這時的蘇東坡甚至有點“海燕”了。當然,這也不僅指自然界的風雨,還有政治上的風雨,這時的蘇東坡,經歷了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天的“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就是現在的湖北黃岡)做團練副使(團練使是正職,是一個地方的軍事長官,蘇東坡這個副使卻完全是散職,是沒有實權,主要是他名聲太大,朝廷還要給他一個級別,所以封了他這樣一個有級別無實權的官)的第三個春天,其實他是在自己勸自己,讓自己不要那麼在意這些打擊。(這一段是搜的)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拄竹杖,穿草鞋又如何,但它們輕便勝過騎馬,怕什麼?一身蓑衣足以抵擋塵世的風吹雨打,我照樣可以度過我的一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春風吹來,微微有些發涼,將我的酒意漸漸吹醒,這讓我身上略略感到一絲寒冷,(恰在此時),山頭上的斜陽已透過雲彩露出了笑臉。風雨終歸會過去,在蘇東坡的心裡,總葆有一絲熱情和嚮往,他對人世從不絕望,這是一個永遠如春天一樣溫暖的人,就算在風雨之中,他也總能迎來“山頭斜照”。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再回頭望一眼來時的路,剛剛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不管它是風雨還是放晴。蘇東坡徹悟了,淡定下來了,這是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他看透了世事:自然界的風雨陰晴既屬尋常,與此毫無差別的,人生中的政治風雲、榮辱得失又何足掛齒?


濟南微服務


那要看是什麼時候了!如果是現在我立馬想到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時值農曆二月(今天三十,馬上就三月了),百花齊放,細柳綻綠,放眼望去,如絲絛,又似姑娘的長髮,風吹拂柳,隨風擺動,撩撥的人們笑容盪漾,一冬的沉悶與焦慮也隨之消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