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鄉村振興的內涵十分豐富,既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振興,又包括治理體系創新和生態文明進步,是一個全面振興的綜合概念。鄉村振興,各學科均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索、促其優化。藝術基於其內在特質,是致力於鄉風文明最佳途徑之一。藝術不只作用於鄉村風貌,更不只限於設計時尚的民宿和藝術支教,如果我們深入的瞭解、讀懂藝術,就會發現藝術不是一種孤立的割斷,而是與政治、經濟、社會、大眾發生了緊密聯繫,扮演著一種動態激活的身份。在鄉建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藝術自身所具有的強烈的激活性、生態性、在地性和生長性。藝術不僅對保護、保留鄉村風貌發揮作用,而且還能夠助力精準扶貧,以及推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的健康發展。

在表達思想,傳達概念上,藝術一直是一種最直接、最便捷的語言,以友好的方式進行溝通。不同的藝術形式之所以曠日持久,是因為它們誕生於一個國家特有的文化和社會經濟環境中,是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結晶。因此,藝術作品往往反映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奮鬥歷程和美好願望。

1、藝術語言通過作為具體符號的藝術品,成為構成美學話語的結構性事物。美學話語是關於藝術的符號學語言,與科學話語和技術話語並列為人類主要的三種話語方式。這種敘事方式以美的形態呈現、以直觀的視覺感受傳達信息、沒有語言交流障礙。藝術語言能夠跨越國界和種族在人們心靈上達成一種共識,在人們思想上達到共通。

2、藝術手段較之行政命令等其他手段能容易被人們接受和認可。藝術以無形的、春風化雨似的形式滋潤和灌溉,是一種友好交流手段。

3、藝術是全世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一個物質文化的客觀需要,又是精神層面的主觀需求,為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美好生活與藝術有著天然的聯繫,藝術既是美好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美好生活體驗的助力器。

藝術設計之於社會的九個問題:設計為什麼?設計問題是設計語言能解決的嗎?設計需要哪些知識儲備?如何做有效的設計?如何發現設計問題?如何從“設計思考力”轉化成“設計創造力”?如何從“設計創造力”轉化成“實現力”?如何評判設計優劣?設計成果如何轉化為市場價值?

藝術介入鄉村的機制、規劃產業等,藝術創作應扮演的是最後一步。在地的藝術品創化,創化後怎麼去轉化為價值,轉化為價值後怎麼持續地增加收入,比如成立鄉村合作社等,可以在藝術家離開後持續運營,將農創產品轉化為後續可持續的商業價值。

以藝術為抓手的公共藝術活動在美化環境、為民增收的同時,也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活動中的共同介入、共同創作在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凝聚力上有著特殊的貢獻。鄉村振興中產業為基、文化為魂、人民為本。以藝術的方式介入鄉村建設、最大範圍的調動村民積極參與破解“政府幹、村民看”難題,化解一些村民間、幹群間矛盾。在此過程中村民找到了自信、自尊、情感歸屬與幸福感。


陳炯 簡歷:

中央美術學院 博士

中青城投集團藝術研究院 院長

【藝鄉建】創始人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 主任 \\碩士生導師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纖維藝委會 常務理事

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拼布藝委會 委員

北京設計學會藝術鄉村設計專業委員會 主任

文化部高級畫家 一級美術師

恭王府(國家一級博物館)中青年藝術季顧問

貴州省國際民間文化旅遊產品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評審委員會委員

主持國家藝術基金《傳統村落創新設計人才培養》項目 中國新版法徽 人民法庭建築外立面形象統一設計 全國派出所建築外立面形象統一設計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設計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設計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與村民一起農創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與村民一起研發農創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裝置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裝置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油畫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藝術節作品

陳炯《基於藝術語言特質作用於鄉村建設的社會價值》

獲得法蘭西共和國榮譽勳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