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小崗位” 助力“大脫貧”

為打贏疫情防控戰,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公益性崗位安置政策落地生根,靈臺縣按照"救急難,託底線"的目標要求,進一步加大鄉村公益性崗位的開發力度,重點解決農村貧困戶、監測戶、邊緣戶等困難群體就業難問題。按照“村級用人—鄉鎮管理—縣級監督”原則,因地制宜,在全縣186個行政村開發防疫消殺員和愛心理發員公益崗位372個,優先安置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且有能力勝任崗位工作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

  按照"先上崗,後補辦手續"的原則,在原有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積極為全縣186個行政村每個村開發了一個"防疫消殺員"公益性崗位,解決了疫情防控期間環衛保潔、防疫消殺、巡查值守力量薄弱的問題。為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貧困家庭成員、殘疾人等理髮難題,按照"託底線"的要求,在全縣186個行政村每個村開發了一個"愛心理發員"崗位,聘用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上崗服務。

  目前,我縣通過公益性崗位安置2411名貧困勞動力實現就近就便就業,克服了貧困戶“等、靠、要”思想,實現了“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通過自身努力實現脫貧。


公益“小崗位” 助力“大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