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慶陽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朱曉強 石強)我市實施“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六年多時間以來,已累計完成苗林結合培育621.49萬畝,森林覆蓋率提了9.2個百分點,不僅讓那些原本荒蕪的山頭披上了綠裝,也讓22.3萬戶農民從綠色發展中獲得紅利。

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這段時間,隨著天氣轉暖,西峰區顯勝鄉蒲河村的村民開始了今年春季植樹造林的準備工作。對於53歲的劉書文來說,他怎麼也不會想到以前光禿禿的山能變成現在這個樣。

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劉書文所在的蒲河村,地處偏遠,落後閉塞,產業不興,曾是西峰區有名的貧窮村。從2013年開始,我市實施再造一個子午嶺工程,村裡便開始每年在荒山栽植油松苗,目前已栽植4000多畝。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蒲河村以及周邊村莊連片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打造出了蒲河十里畫廊,成了慶陽市鄉村旅遊的一張名片。

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橫跨陝甘兩省的子午嶺林區,是黃土高原目前保存較好的一塊天然植被區,在慶陽境內有林地面積768萬畝,當地人稱之為“隴東綠色的天然屏障”。然而,備受子午嶺恩澤的慶陽市卻生態功能脆弱,水土流失嚴重。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市有著豐富的宜林荒山資源。2013年開始,我市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業種苗產業,並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力爭到2020年實現荒山造林700萬畝。

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為了保證“再造一個子午嶺”生態工程順利實施,慶陽市出臺了利用宜林荒山培育林木種苗產業的意見,明晰了經營主體對林木種苗的所有權、處置權和收益權,經營者既有造林育苗的義務,又有處置苗林、享受收益的權利,確保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兩不誤、兩促進。

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慶陽富達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2015年成立的一家以各種綠化苗木栽植、銷售等為一體的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從最初培育30多畝油松苗,到如今栽植規模擴大到1000多畝,品種也由油松發展到現如今的國槐、樟子松、油松造型樹。規模擴大後,合作社不僅輻射帶動周邊100多戶村民發展苗木產業,而且給當地村民增加了流轉土地收入和務工收入。

慶陽:“七年再造一個子午嶺”實現生態經濟效益雙贏

截止2019年底,我市共銷售各類苗木約2.27億株,其中外銷8635萬株,本地銷售1.41億株,銷售總額達5.76億元,實現苗木產值25億元。同時,我市新增森林面積76.88萬畝,森林覆蓋率從“十一五”末的23.94%提高到現在的25.83%,新增森林蓄積33.15萬立方米,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總監製:繆中發

監 制:慕彬 王儉

責 編:邵勇瑊 編 輯:朱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