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從儀真到邵伯湖,不過五十餘里,到天明,仍回到了五壩口上。徐能回家,喚了一乘肩輿,教管家的朱婆先扶了鄭氏奶奶上轎,一路哭哭啼啼,竟到了徐能家裡。徐能吩咐朱婆:“你好生勸慰奶奶,到此地位,不由她不順從,不要愁煩。今夜若肯順從,還你終身富貴,肯定比跟那窮官強。’說得成時,重重有賞,”朱婆領命,引著奶奶歸房。徐能叫眾人將船中箱籠,盡數搬運上岸,打開看了,作六分均分。殺倒一口豬,燒利市紙,連翁鼻涕、範剝皮都請將來,做慶賀筵席。徐用心中甚是不忍,想著哥哥不仁,到夜來必然去逼那蘇奶奶,若不從他,性命難保。若從了他,可不壞了她的名節。雖在席中,如坐針氈。

眾人大酒大肉,直吃半夜。徐用心生一計,將大折碗滿斟熱酒,碗內約有一斤許。徐用捧了這碗酒,到徐能面前跪下。徐能慌忙來攙道:“兄弟為何如此?”徐用道:“夜來船中之事,做兄弟的違拗了兄長,必然見怪。若兄長果然不怪,可飲兄弟這碗酒。”徐能雖是強盜,弟兄之間,倒也和睦,只恐徐用疑心,將酒一飲而盡。眾人見徐用勸了酒,都起身把盞道:今日徐大哥娶了新嫂,是個大喜,我等一人敬一杯,”此時徐能七八已醉,欲椎不飲。眾人道,“徐二哥是弟兄,我們異姓,就不是弟兄了?”徐能被纏不過,只得每人陪過,吃得酩酊大醉。

《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徐用見哥哥坐在椅上打瞌睡,只說去廁所,提個燈籠,走出大門,從後門來,門卻鎖了。徐用從牆上跳進屋裡,將後門鎖鑿開,取燈籠藏了。廚房下兩個丫頭在那裡燙酒,徐用不顧,徑到房前。只見房門掩著,裡面說話聲響,徐用側耳而聽,卻是朱婆勸鄭夫人成親,正不知勸過幾多言語了,鄭夫人不同意,只是啼哭。朱婆道:“奶奶既執意不順從,何不在船中就自盡?今日到此,哪裡有地孔鑽去?”鄭夫人哭道:“媽媽,不是奴家貪生怕死,只為有九個月身孕在身,若死了不打緊,我丈夫就絕後了。”朱婆道:“奶奶,你就生下兒女來,誰容你存留?老身又是婦道家,做不得程嬰、杵臼(趙氏孤兒保遺腹子的典故),也是枉然。”徐用聽到這句話,一腳把房門踢開,嚇得鄭夫人魂不附體,連朱婆也都慌了。徐用道:“不要慌,我是來救你的。我哥哥已醉,乘此機會,送你出後門去逃命,異日相會,須記住不干我徐用之事。”鄭夫人叩頭稱謝。朱婆因說了半日,也十分可憐鄭夫人,情願和她作伴逃走,徐用身邊取出十兩銀子,遞給朱婆做盤纏,帶二人出後門,又送了她們出了大街,囑咐“小心在意”,說罷,自去了。

《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單說朱婆與鄭夫人尋思黑夜無路投奔,信步而行,只揀僻靜處走去,顧不得鞋弓步窄,約行十五六里路,蘇奶奶心中著忙,倒也不怕腳痛,那朱婆卻走不動了。沒辦法,彼此相扶,又走了十餘里,天還未明。朱婆原有個氣急的症候,走了許多路,發喘起來,道:“奶奶,不是老身有始無終,實在是寸步難移,恐怕反拖累奶奶。且喜天色微亮,奶奶前去,好尋個安身之處。老身在此處途路還熟,不需要掛念。”鄭夫人道:“奴家患難之際,只得相撇了,只是媽媽遇著他人,休得漏了奴家消息!”朱婆道:”奶奶尊便,老身不誤你的事。鄭夫人才回過身子,朱婆嘆口氣想道:既然沒處安身,索性做個乾淨好人。”望著路旁有口義井,將一雙舊鞋脫下,投井而死。鄭夫人眼中流淚,只得前行。

又行了十里,共三十餘里之程,漸覺腹痛難忍。此時天色將明,望見路傍有一茅庵,其門尚閉。鄭夫人叩門,意欲借庵中暫歇。庵內答應開門。鄭夫人抬頭看見,驚上加驚,想道:”我來錯了!原來是僧人聽說南方的和尚們最不學好,躲了強盜,又撞了和尚,卻不晦氣。千死萬死,左右一死,且進門觀其動靜。”那僧人看見鄭夫人丰姿服色,不像個下等人,甚相敬重,請入淨室間訊。

《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敘話起來,方知是尼姑。鄭夫人這才放心,將黃天蕩遇盜之事,敘了一遍。那老尼姑道:”奶奶暫住幾日不妨,卻不敢久留,恐怕強盜訪知,彼此有損……”話還沒說完,鄭夫人腹痛,一陣緊一陣。老尼年逾五十,也是半路出家的,曉得些道兒,問道:“奶奶這痛陣,倒像要分娩一般?”鄭夫人道:“實不相瞞,奴家懷九個月孕,因昨夜走急了路,肚疼,只怕是分娩了。”老尼道:”奶奶莫怪我說,這裡是佛地,不可汙穢。奶奶可在別處去,不敢相留。鄭夫人眼中流淚,哀告道:“師父,慈悲為本,這方圓十里沒人家,叫奴家更投何處?想是夫君蘇家前世業障太重,今日遭此冤劫,不如直接去死!”老尼心慈道:“也罷,庵後有個廁屋,奶奶若沒處去,權在那廁屋裡住下,等生產過了,進庵未遲。”鄭夫人出於無奈,只得捧著腹肚,走到庵後廁屋裡去。雖則廁所,好的是廁所有頂,倒是還乾淨。鄭夫人到了屋內,一連幾陣緊痛,產下一個孩兒。老尼聽得小兒啼哭之聲,忙走來看,說道:“奶奶且喜平安。只是有一件事,母子不能並留。若留下小的,我幫你託人撫養,你就不要在這住了;你若要住時,把那小官人棄了。不然佛地中啼啼哭哭,被人疑心,查得根由,又是禍事。”

《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鄭夫人左思右量,兩下難捨,便道:“我有辦法。”將自己貼肉穿的一件羅衫脫下,包裹了孩兒,拔下金釵一支,放在孩兒胸前,對天祈禱說道:“夫主蘇雲,倘若不該絕後,願天可憐,遣個好人收養此兒。”祈求完畢,將孩兒遞給老尼姑,託她把孩子放在十字路口。老尼念聲“阿彌陀佛”,接了孩兒,走去大概幾里之遙,地名大柳村,撇孩子在柳樹之下。分明路側重逢棄,疑是空桑再產伊。老尼回來,回覆了鄭夫人,鄭夫人一心求死。老尼勸解,自不必說。老尼淨了手,向佛前唸了血盆經,送湯送水價看覷鄭夫人。鄭夫人將隨身金銀首飾,盡數解下,送給老尼為陪堂之費。等待滿月,進庵做下道姑,拜佛看經。過了數月,老尼恐在本地被那些惡霸找到惹出是非,又帶著她到當塗縣慈湖老庵中潛住,每日不出門,不在話下。

《警世通言》卷十一:鄭夫人逃出魔窟,寺廟產子無奈柳樹下棄子

欲知後來徐能是否找到鄭氏,且看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