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讀書。但從來記不住,還有必要讀嗎?

去遠方28


簡單說說自己的一點見解:

首先,每日讀書就如日常的三餐飲食,過了一定期限,不一定能夠再次準確的記起吃下的具體東西,但是他們都切切實實的化作了你的血和肉,使得生命得到滋養。

其次,讀書不是用來死記硬背的,可能開始讀書時只是一個動作,沒有方向,不知方法。但讀到一定的數量,便會漸漸清楚自己喜歡的類型,同時在讀書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如同和人對話一般,而不是簡簡單單的重複動作,天長日久,會發生內在的化學反應,這時候,書中內容會被自己吸收消化,成為自己思想系統大廈的一磚一瓦,進而指導一言一行,最終達到知行合一。

最後,在自身接觸高人有限的情況下,讀書便給予了我們和歷代世界賢聖、偉人交流的機會,時間長了,這個過程會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這些經久流傳的典籍在豐富頭腦的同時,也會讓我們從中汲取到天地的能量,從而全力以赴去完成人生的使命!至此,書已無需去記,人和書,書與人,早已成為一體。我認為,這便是讀書的最終歸宿,相互成全、綻放!如春日枝頭的花朵,自然、純粹,不加修飾,但已足夠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