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年前的時候看了一部電視劇《天道》,現在又開始看它的原版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遙遠的救世主》是作家豆豆寫的一部小說,但是對豆豆這個作家,在網上能查到的信息卻十分的有限,她似乎是個很神秘的人物,對於她的背景,只看到說她是個工人,然後還有其他幾部類似的小說。

《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在小說的開頭有這樣一個橋段:

芮小丹在丁元英的家中聽了他的高級音響播放出來的曲子 ——《天國的女兒》,感覺靈魂都被震撼了,她覺得這套音響一定很貴,丁元英說“還可以”,芮小丹追問“還可以是什麼概念”,丁元英說“幾萬吧”。

回到家的芮小丹決定也要擁有一套自己的音響,於是她打算用四萬塊的預算買套音質和丁元英家一模一樣的音響。結果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然後她就帶著音響店老闆葉曉明去丁元英家裡看。回來後葉曉明告訴芮小丹,丁元英的那套音響是歐洲貨,需要40多萬人民幣。芮小丹先是驚呆了,然後又很惱怒,覺得自己被丁元英戲弄了。

之前為了買到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身為刑警的芮小丹每天開著公車到處逛音箱店,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而且還在工作中頻頻出錯,最後被刑警隊給予了處分: 停職反省,寫檢查,扣工資,取消評優資格。

芮小丹把音響的實際價格告訴她的好朋友歐陽雪後,歐陽雪也很氣憤,她覺得這筆賬應該算在丁元英的頭上。

於是她們決定請丁元英吃飯,說是給丁元英賠不是,還請了幾個“文化人”作陪,其實呢這就是一場鴻門宴,要把“歉疚和窩火一鍋燉了”,要“一醉方休”。

芮小丹和歐陽雪以為,丁元英是個商人,肯定只知道錢,沒有多高的文化修養,想把他灌醉了再搞個文人的作詩環節讓他出醜,可沒想到丁元英對於他們的算盤是一清二楚,而且最後他說出來的那首詩,讓在場的“文化人”和芮小丹自己都羞紅了臉,雖然這首詩是丁元英以前寫的,是在嘲笑以前的自己,但其實在場的每個人都覺得是在羞辱他們自己。

這首詩是這樣的:

自嘲

本是後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

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

怒指乾坤錯。

芮小丹和那幾個“文化人”邊聽邊記筆記,讀懂了之後那幾個文化人都不好意思地說聲抱歉就先溜了。芮小丹一句一句地理解之後也覺得無地自容。

《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剛讀到這裡的時候我覺得不能理解,為什麼芮小丹和她的朋友歐陽雪知道丁元英的音響是40多萬之後很生氣,想要把芮小丹工作受處分的事算到丁元英的頭上?丁元英什麼都沒幹,從頭到尾都是芮小丹自己做出的選擇。

我知道芮小丹是覺得丁元英當時沒有告訴她實際的價格,讓她以為自己也能買得起,花了那麼多時間和精力,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去找,結果卻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能力買,好像是丁元英故意戲弄了她。

但丁元英是個很低調的人,而且我覺得一般人被問到這個音響的價格時都不會一下子說出真實的價格,這麼貴的音響說出真實價格來可能會招來很多的麻煩,比如招賊,有人來借錢,有人來巴結想攀關係,或者別人會覺得你在顯擺炫耀,這更是招人恨。所以,不說出音響的實際價格是人之常情,也是在保護自己,而且本來他和芮小丹就不熟。

最重要的是,當時芮小丹問完丁元英音響價格後,並沒有當場決定要買音響,所以丁元英並不知道她要買和自己一樣的音響。芮小丹借了丁元英的一個CD,回到家用自己家的播放器聽,但音效簡直是天差地別,於是決定自己也要買套音響。即使丁元英猜到芮小丹想要買和自己一樣的音響,當面直接告訴她也像是在炫耀,難道要說“芮小姐也想買嗎?我的這套音響四十多萬。”這意思不就在說“你能買的起嗎?”

直到她跑遍了整個小城的音響店也沒有買到和在丁元英家聽到的音質一樣的音響時,她才帶音響店老闆葉曉明去了丁元英家。

但這些都是些表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我認為是來自於芮小丹內心的傲慢與偏見,買音響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索,即使沒有這件事也可能會有其他的事來引燃芮小丹心中的“傲慢與偏見”。

《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先入為主的偏見

  • 未曾謀面,偏見已入心

我認為芮小丹從一開始瞭解丁元英的情況時就已經在心中種下了偏見的種子,也有一種看不上他的傲慢。

芮小丹的朋友肖亞文專門坐飛機去法蘭克福,她找芮小丹讓她幫忙在古城找個房子,並關照丁元英。丁元英的簡歷上顯示他結婚六個月就離婚了,而且離婚之後一整年的介紹只有兩個字:鬼混。芮小丹問“鬼混”是什麼意思,肖亞文說“酗酒、女人,花天酒地那套唄。”芮小丹這時淡漠地說“你也是警官大學出來的,為這種人擔保?”

雖然還沒見過面,但這時候,丁元英已經成為了“這種人”,一個傳統的、有錢的“臭男人”的形象已經在芮小丹的心裡紮根了,而且作為刑警,這種人一定也見多了,有多“讓人看不上”她也可以想象的到。她本來是不願意和這樣的人有瓜葛的,可是看在肖亞文的份上,她還要幫這個人,照應這個人,忙雖然要幫,可心裡不舒服。

  • 初見面,酒氣印證偏見

在丁元英搬到古城的那天,芮小丹去替他租的房子那裡見他,芮小丹穿著警服,開著警車,書中說“她是有意這樣做的,暗示距離感和更多讓對方明智的信息。儘管她沒有見過丁元英,但這件事本身就使她對這個人沒有好感。”當見到丁元英,聞到他身上還有股酒味的時候,就更增加了她對丁元英本來就不太好的印象。

芮小丹穿著警服,而不是便裝去見丁元英,她想傳遞什麼信息?無疑就是“聽說你喜歡鬼混,找女人,我是刑警,提醒你不要亂來”。芮小丹和丁元英當時說話時也是禮貌但冷淡的。

《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芮小丹安置好丁元英後去見歐陽雪,歐陽雪說“等著吧,過不了幾天他就該找藉口給你打電話了。”顯然,芮小丹一定是私下和歐陽雪討論過丁元英,說過丁元英的“壞話”,使得歐陽雪對丁元英的印象也很差。

心理學上說人是自戀的,你說了事情是怎樣的,就會把事情朝那個方向去推動,用這個去證明,你說的是對的。為了證明自己是對的,人就會去找證據,丁元英宿醉未消的酒氣就是證據。

偏見未被完全證實,歉疚與窩火交織在一起

芮小丹以為丁元英很快會打電話“騷擾”她,可是八個月過去了,丁元英也沒有給她打過一個電話,她甚至都忘了有這麼個人。

要過年了,於是她打電話過去問候一下,看丁元英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誰知丁元英卻反問她“有事嗎?”聽到丁元英這麼問,芮小丹略微有些不快,說

“不是我有事嗎,是你有事嗎?”

芮小丹為什麼會覺得不快?我想是因為丁元英的表現和她當初預設的不一樣,她在心裡看不慣丁元英,但又礙於肖亞文的面子得關照看,她本來肯定想的是以後少不了和這個她看不上的男人打交道,這個男人肯定會看她長得不錯要約她出去,結果她的預想都落空了,人家根本就沒想過要找她,根本不需要她,是她自己想多了。

《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在領著音響店老闆葉曉明去過丁元英家後,葉曉明十分肯定地對芮小丹說“其實你跟這位丁先生不是朋友,只是熟人,你並不瞭解他。這人是個玩家,絕對不是一般人。”芮小丹聽到這話後心想“難道我對人的觀察力還不如他?”葉曉明又說,玩音響的人就是聲如其人,文化、氣度、財力都在裡面了。然後葉曉明又一一給她報價,最後丁元英那套音響最少也得40萬,芮小丹“自信的心理受到了重創”。這套音響說明,丁元英的文化、氣度、財力可見一斑。

這件事打擊到了芮小丹,她覺得自己真的是不瞭解丁元英,她自以為是,自作聰明,還感覺自己被戲弄了,她的窩火,惱怒,不快主要就來源於此。

臨走的時候芮小丹又得知一件事,丁元英生活遇到了困難,一直在賣他心愛的CD,這件事讓芮小丹覺得心酸,作為熟人她居然一點也不知道,這讓她有些謙疚,也改變了她對丁元英的印象。

我想知道這件事後帶給芮小丹的除了歉疚,也有窩火,“不是給你說了有需要幫忙的找我嗎?你的生活都這麼困難了也不吭一聲,讓肖亞文知道了我怎麼交待?”

其實感覺芮小丹的窩火完全是來自於自己自導自演的一場戲失敗了。莫泊桑《項鍊》裡的女主人公為了償還那條借來的假項鍊生活完全發生了變化,辛苦工作了十年,最後聽項鍊的主人說那項鍊假的。難道她要罵借給她那條項鍊的朋友,還要報復她當初沒有告訴她那項鍊是假的嗎?事情的根源不應該是在自己身上嗎?怪不得別人。

一直就有的傲慢

  • 自身條件

感覺芮小丹一開始骨子裡也是有一股傲慢勁兒的。芮小丹本身的個人條件和家庭條件都不差。芮小丹長得很好,用書上的話說是“一副神鬼之筆的美貌和身材”,單身。她的工作是刑警,工資可能不高,但聽起來還是很威風的。除了刑警隊的工資,她還是歐陽雪經營的一家酒店的股東,酒店生意很紅火。她父母早就離婚了,媽媽定居在法蘭克福,在當地經營一家中餐廳,爸爸是個導演。她現在住在媽媽買的大別墅裡,有266平方。

如果她的生活水平很低,聽到丁元英說音響“幾萬”的時候可能也就徹底沒有買音響的念頭了,但是她的現狀足以支撐她有買音響的瘋狂念頭。雖然她也覺得幾萬塊買一套音響很奢侈,手裡也只有五萬多的現金儲蓄,但有爸媽和歐陽雪做後盾,而且從“現金儲蓄”來看她應該還有其他的資產,情況再壞也餓不著她。所以,她決定花幾萬塊奢侈一把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 居高臨下分析人

芮小丹和丁元英打交道的時候就會職業性地用心理學去分析丁元英。第一次打電話掛掉電話後芮小丹就分析丁元英這句“有事嗎?”她覺得這句話說明了丁元英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意識在和她說話。其實這正說明了芮小丹之前自己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意識在和丁元英說話,她一直想的都是我該照應你。

芮小丹第一次進到丁元英的房子裡,看到他滿屋的東西她就分析,丁元英這人心事太多,腦子太複雜,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越是頭腦簡單的人越是需要點綴和填充,而頭腦複雜的人則對簡潔有著特殊的心理需求。

當然,並不是說面對不熟悉的人用職業慣性或心理學去分析這個人不對,而是說芮小丹太自信,她認為雖然她和這個人接觸不多,但憑藉自己的職業經驗和所學專業知識可以把這個人給看透了。

  • 上門看音響和請吃飯不事先徵求意見

芮小丹帶音響店老闆葉曉明上他家裡去看音響,並沒有提前給丁元英打個電話問問人家現在方便不方便,而是直接從音響店帶了人就去了。自己一個人不說一聲就去還行,帶著外人去也是一聲不吭,直接上門,我覺得不夠禮貌。

後來芮小丹又去找丁元英,也是直接去的,去了以後也沒先說吃飯的事,而是先給音響店老闆打電話說一會兒和丁元英過去,然後給丁元英說晚上一起吃飯,已經訂好了飯,為自己那天的不禮貌賠不是。你什麼都整好了才給人家說,這就是逼著人家去,也不管人家想不想去,有沒有別的事。

最關鍵的是她說“一起吃頓飯就都過去了”。如果是賠不是,道歉,“過去不過去”不應該是丁元英這個被道歉的人說了算嗎?顯然這個道歉不夠真誠,事是自己惹出來的,過去不過去還是自己說了算。有一點蠻橫在裡面,由不得別人說話。

見丁元英不想去,芮小丹就拿出自己的處分書讓丁元英看,好像在說我受的處分都是因為你,我請你吃飯你還不想去?這給人的感覺更不好了,感覺是她已經受了很大的委屈,再不去對方就更不是人了。

《遙遠的救世主》1: 芮小丹的傲慢與偏見

結語

經過這一場鬧,芮小丹對丁元英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她完全改變了對丁元英的看法,也被他深深地吸引,愛上了他。

其實,所謂的“傲慢與偏見”,不過是一開始兩個人的相互瞭解不夠深入,要麼是通過第三方的評價獲得對方的一些信息來個先入為主,要麼是隻根據對對方某一方面的一點了解就做出一些以偏概全的主觀臆測。只要兩個人有機會多接觸,多溝通,互相瞭解的多了,就會發現也許對方和你一開始想的正好相反。

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也常有機會接觸“新人”,在自己沒有多瞭解對方之前,不要輕易聽信別人的評價,不論好或壞,也不要輕易地給對方貼標籤,因為這些都會干擾自己去真正地全面地認識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