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這才3月,就已經有人聽到知了叫,而且,晚上睡覺要是不用蚊帳還會被蚊子叮咬。雖然,氣候變化和溫度的高低都存在明顯的地域特徵,但至少對於在成都生活的人們來說,今年的這個三月似乎體感比往年更熱一些。那麼,這些讓大多數人都討厭的生物提前出現,是不是就說明了今年的夏天會比往年更熱,甚至還會出現乾旱等自然災難?

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知了喜溫

知了主要是分佈在溫帶至熱帶地區,這也體現了它們為什麼總是在夏季才會出現,畏懼嚴寒是所有知了的共性。事實上,知了的種類其實多達兩千種以上,比如:蚱蟬、雲南禿角蟬、山西姬蟬、臺灣騷蟬,以及北美洲的十七年蟬(這是一種需要穴居十七年的時間,方可化羽而出的蟬類)等。

當然,也不是所有知了都離不開大樹,甚至還有在沙漠中棲息的知了。通常情況下,每年的6月到7月便是大量知了從蟬蛹變成成蟲的時期,而它們產卵的時間則只是在發展為成蟲後的數日之內。或許很多人都有所不自,知了也需要通過背板排除多餘水分來達到散熱的目的,喜溫並不等同於它們就對高溫沒有反應。

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雄性知了發出叫聲的目的是為了交配

毋庸置疑,當知了群體足夠龐大,它們所發出的叫聲的確堪稱為噪音。但是,你是否知道並不是所有知了都會發出叫聲?

事實上,只有雄性知了才會發出聲音,而它們不停嚎叫的目的就是吸引雌性知了來進行交配。從雄性知了的發聲規律來看,它們可以在短短一秒中的時間裡達到上百次的高頻率,這有利於雌性知了更好的確定能夠進行交配的雄性知了的準確位置。

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之所以雄性知了能發出鳴叫聲,是因為它們的腹部有一個所謂的發生器,該結構就好比是一個被一層膜蒙著的大鼓,只要這個鼓膜受到震動便會發出尖銳的聲音。從原理上來說,“鳴肌”能夠在短短一秒的時間內做到上萬次伸縮,而鼓膜和蓋板之間又本就是空的,這邊是為什麼能夠產生響亮的共鳴聲,且聲調激昂的程度還有所不同。

雄性知了發出的鳴叫聲有三種,首先是主要為了交配而發出的求偶聲,其次是集合聲,最後才是受驚、或被捕捉所發出的粗厲鳴聲。然而,雄性知了卻並不能聽見自己發出的叫聲,而雌性知了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蟬”,由於身體本身的構造存在缺陷,所以導致了它們不能發出聲音。

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當然,由於雄性知了和雌性知了不僅存在身體構造上的不同,還具有明顯的能否發生區別,所以,這也讓知了的雌雄屬性更易於鑑別。

知了叫提前出現,是否意味著夏季更熱或有乾旱?

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們首先需要了解造成乾旱的本質原因是什麼。簡單來說,乾旱主要跟三個方面有關,包括了自然因素,人為因素,以及當地人應對乾旱的能力有多強。但這些因素本質上都跟知了叫聲沒有什麼關聯,叫的早只能說明當下溫度比往常高,但不能說明夏季的溫度會有多高,更不能預示乾旱發生。

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事實上,乾旱也分為生理乾旱、大氣乾旱和土壤乾旱三種主要類型,而受到乾旱影響最大的無非就是人們的飲用水問題和對農作物的危害。具體來說,比如,倘若某地長時間都沒有降雨、或者降水量過少、地形地貌本身又容易乾旱、人口增加或經濟發展導致的用水量增大,以及水源條件比較差、再加上抗旱能力不行,這些都可能會導致發生乾旱這也的氣象災害。

不知道有多少人對厄爾尼諾年有所瞭解,要說到世界性的洪澇和乾旱現象,往往都跟厄爾尼諾現象有關,這也是為什麼大家都很關注與其有關的重要信息。簡而言之,今年的夏天到底會不會更熱,以及是否會有乾旱發生,都需要倒是了時候才能知道,我們並不能從知了叫聲提前出現這個自然現象預知未來。

才3月22日,就有人聽到知了叫,這說明今年夏天更熱、可能幹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