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点消失后皮肤反复淤青,尿、血检查均正常,到底什么问题?

总的来说,出血分为2种: 局部的出血和全身性的出血

局部的出血

例如反复的单侧鼻出血(通常原因是鼻粘膜脆弱的小血管遇干燥或异物破裂)、肺结核患者的咳血、胃溃疡的患者呕血等等,都是局部器官的问题,分别要到五官科、感染科、消化科就诊,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

皮肤粘膜遍布小血管在碰撞和外力作用下当然也会局部有出血,表现为小的出血点或者瘀斑,也就是正常、生理性的出血。

这样的出血通常有几个特点

在身体易碰撞或负重受压部位,如肩部、肘部、膝部等等;

出血点或瘀斑几天后就逐渐消失;

部位不固定。

此外就是特定的人群,比如年轻的女性皮肤容易出现“乌青”,反复出现、过几天会消失,医学上称为“单纯性紫癜”,可能和内分泌激素有关;

红点消失后皮肤反复淤青,尿、血检查均正常,到底什么问题?


比如老年人四肢反复出现瘀斑,可能与血管硬化脆性增大有关。

红点消失后皮肤反复淤青,尿、血检查均正常,到底什么问题?


全身性的出血

定义是自发性出血或者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

首先科普正常的止血机制

涉及三方面:血管-血小板-凝血系统

举个例子,切菜时不小心割伤了手。

红点消失后皮肤反复淤青,尿、血检查均正常,到底什么问题?


最快反应的是血管,在几秒内血管收缩使得破裂口缩小、血流缓慢。

随后血液中的血小板快速地粘附在破裂的血管处,因为血小板颜色偏白,称为白色栓子机械性地填塞破裂的血管。

同时,人体凝血系统觉察到出血情况而被激活,激活的凝血系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反应最终形成了类似网状的纤维蛋白、和血小板交织在一起并且网住了一部分的红细胞,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红色的栓子(红色血栓)彻底堵住破裂的血管。

随后几天,血管会逐渐修复,红色血栓的血红素(红色及紫色)会被分解生成胆绿素(青绿色)、胆红素和含铁血黄素(黄色)。这也就很好解释了如果被人暴揍一顿身上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

相对应的,如果是疾病引起的全身出血也是涉及三大类疾病:

血管疾病 -血小板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

每一大类又可以分为先天性的和后天获得。

最常用的筛查是2个:

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

凝血功能检查 (需要空腹检查)

血常规可以看看血小板是否异常:

比如下图中,正常血小板在100-300(俗称10万-30万),而这个患者血小板减少为57(5.7万)。

红点消失后皮肤反复淤青,尿、血检查均正常,到底什么问题?


凝血功能检查是看看人体凝血机制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也需要进一步排查有没有其它隐藏的疾病。

如果血常规和凝血功能都正常,那么一般就是血管的问题了,比如说双下肢突然出现密密麻麻的出血点可能是过敏性紫癜,颜面部和四肢皮肤轻压后瘀斑伴有皮疹需要到风湿科看看、排除同样是女性易患的结缔组织病。

如果只是零星的、偶尔的、东一块乌青西一块出血点,并且很快就消散的,血常规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都大致正常,一般就没有问题。

最后,人类不是生活在保温箱里,人体强大的止血机制也不只是写在教科书里让医学生背的。

红点消失后皮肤反复淤青,尿、血检查均正常,到底什么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