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示範區實驗中學湧現出一批優秀的教師和學生,他們不懼疫情,迎難而上,為示範區實驗中學全體師生樹立了榜樣。

教師篇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陳凱,男,31歲,中共黨員,現為示範區實驗中學一名語文、地理老師兼4班班主任。

陳凱老師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一時間投入學校疫情防控一線,積極進行宣傳摸排工作,通過電話、微信群、校訊通等方式,多次給全體家長和學生髮溫馨提醒,將防控措施落到實處,確保班級學生安全在家。

當看到抗疫一線資金、物資緊缺,他毫不猶豫的捐出1000元錢,並寫下“基金會的親們辛苦啦!加油,武漢!”的暖心話語。

在線上教學開始前,陳老師就開始進行線上教學的摸索,先後測試了抖音直播、QQ群直播、雨課堂等平臺,最終選定釘釘作為全校的直播軟件。並在隨後的工作中及時總結授課經驗、軟件使用方法等分享給所有老師。在他心中,能夠讓學生儘快找到合適的平臺學習,不耽誤學習就是為疫情做的最大的貢獻。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抗擊疫情就是最好的教科書。為了使同學們在疫情時期不忘學習,激發同學們的愛國情懷,3月5日,陳老師又為全校師生開了一堂《天下國家》的綜合性學習課。他精心備課,製作了《你學習的樣子,真美!》的視頻送給全校師生。學生看了後直言 “滿滿的感動”。此外還蒐集整理了《致敬最美逆行者》、《停課不停學》等視頻,還組織班級同學錄制《做為中學生的我們該如何愛國?》等視頻,將一堂愛國愛學習的課堂上的有聲有色、直擊心靈。他在上課中講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位學生都應該明確自己身上所肩負的責任。”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擔七年級兩個班英語課的李倩老師,除了進行正常的線上教學,還時刻關注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解決家長、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佈置、批改學科作業;統計學生的學習情況;上報學生的學習資料……線上學習開展一個月來,李老師每天都是晚上批改作業到十一二點,不耐其煩的給學生講解知識點。家長、學生都特別肯定李倩老師的工作。實驗中學的線上教學,正是有了像李老師這樣技術過硬、工作負責的引導人,才一切如期順利開展,沒有出現網絡上所流傳的各種“翻車”。我們交流中她說的最多的就是:“我多做一點,別人就少做一點。”、“這本來就是我的本職工作,我覺得沒什麼。”沒有豪言壯語,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教師該有的樣子。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侯睿楠老師,擔兩個班語文課,家裡有一個一年級的學生和一個不到兩歲的兒子。從2月10日開展線上教學以來,她始終如一的進行兩個班的早早讀,從早上6:40開始,從不說辛苦,對每個學生關愛有加,檢查學生背誦,認真批改每個學生的作業,及時反饋,兩個班100來個學生,每次作業都批改到凌晨12點。如果,上課期間發現學生聽課效果不佳,還會利用課下時間進行補充,再次講解,她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感動著每一個家長和學生。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擔任數學、道法教學工作,兼七(2)班班主任的任學丹老師,她一絲不苟的對待教學工作,除了正常上課之外,她作為班主任,從早上安排晨讀,到督促學生1:00--1:50午睡,再到晚上的6:30組織學生一起晚自習,都在踐行著她的初心。她說:“學生的學習不能馬虎,我們是寄宿制初中,如果現在不管理、不組織好學生的學習生活,等真的開學了,學生還需要重新調整作息狀態。”有一次她在上數學聯播直播課時,出現了有學生看不到畫面的情況,任老師立刻在每個班的釘釘群裡發送微課,組織學生進行自學。下課後她又第一時間給下節課要上英語的葛老師打電話,並分享自己的處理辦法。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任學丹老師又同數學組的老師們進行線上交流,決定下午5:30--6:00由任學丹老師為學生直播講解,確保學生們能夠熟練掌握今天的學習內容。

這就是我們的實中精神。我們實驗中學的每一位老師,都在想辦法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助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篇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她是七一班的王斐。她每天六點二十起床開始早早讀。她每天上完課就會把上一節課的筆記翻看,如果有不懂的就會及時解決。到中午時就會做一些練習,檢測一下上午學習效果,其次再找錯題分析原因,然後再看一遍書,對照筆記查漏補缺,有不懂的會及時問老師或請教同學,最後再把知識梳理一遍。她還經常利用課餘的時間去鍛鍊身體,去小路上跑跑步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看看花花草草緩解眼睛的疲勞。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她是七二班的白甜,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在教育局發出“停課不停學”的通知的時候,她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放鬆,而是更加努力的去學習。每天的晨讀、早讀任務,她都認真對待。對直播課程,她認真做筆記,不漏下任何一個知識點。每天晚上的預習作業,她都認真的去完成。對待老師、同學,她以禮相待、與人為善。她說:“學習是我們自己的事情,我們的任課老師為我們付出很多。我們從晨讀、早讀開始,一直到晚自習,都有老師的陪伴。每天、每節課看到老師就在我們對面,我的心裡很暖,謝謝我最愛的老師們。”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他是七二班的賈鑫橋,在班裡一直擔任學習小組組長的職務。疫情期間,我們全體在線上學習,他體會到班主任的辛苦,主動成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每天提醒同學們測量體溫打卡,提醒小組成員完成學習任務等。他能嚴格的要求自己,無論是功課任務還是體育活動任務,他都能保質保量完成。在學習上,他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專心,勤思善學,不懂就問,能自覺做好課前預習,在上課時積極參與課堂,做好課堂筆記。常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學習。他從小就勵志要讀好書,做好人,長大回報老師、父母、學校和社會。他說:“進入示範區實驗中學以來,我深深地體會到老師們的敬業與不易,他們加班加點為我們輔導功課,尤其是班主任任學丹老師,從學習到生活,她不辭辛苦地教導著我們。感謝我的班主任”。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她是七四班的崔舒涵。面對網課她孜孜不倦,自主而又勤奮;面對作業她態度端正,在上週的學習中取得了每天每學科作業全都優秀的優異表現;面對疫情她繪製手抄報,為武漢加油,又錄製視頻呼籲同學們好好學習,將愛國與學習相結合。她每天六點起床開始早早讀,開啟一天的學習。午休的時候則醉心於浩瀚書海。班主任陳凱說,在視頻會議的時候經常看到崔舒涵同學是面帶微笑地在學習,“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大概說的就是她吧。雖然這個冬天有點冷,凍壞了手指,但她沒喊疼沒喊累,毅然堅持學習,她就是我們的驕傲——崔舒涵。

示範區:實驗中學師生只爭朝夕“作示範”  不負韶華“勇爭先”

還有自律性強,能夠獨立高質量完成作業的宋浩然、毋諮燁;認為在疫情中學習,就是在困難中成長,始終保持樂觀積極態度的鄭良宇等優秀學生……

像這樣優秀的教師和學生還有很多,這些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老師們以身作則,為人師表;這些熱愛學習,追求上進的學生們孜孜不倦,發憤圖強。他們有如實驗中學發展道路上的盞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進的方向。我們一起努力,把榜樣力量化作精神動力,付諸實踐,為構築實中精神、實中力量凝聚更多的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