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1


據說每一個愛網購的女孩子都長了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在無數的垃圾信息中精準的選到自己想要的商品,還自帶正品過濾功能,一目瞭然就能看穿真、假、偽、正、A、仿、水、尾,堪稱人肉貨物檢定儀。


像我這種懶人,只能蒙著眼睛買旗艦店,一旦看向第三方,等待我的就是各種奇怪的踩坑暴雷。


互聯網電商二十年,方便了生活,但是也讓我們習慣了一些不合理的東西。


比如說假貨。


如果沒有假貨的存在,女孩子們也不用把大把時間消耗在研究衣服的質量上,買買買的效率只需要和錢包的膨脹程度正相關。


可惜,電商的發展,就是一場漫長的剿匪之路,各種變了花樣的假貨始終活躍在電商舞臺。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專門搞電商的平臺好不容易建立起了一些機制,但是市場總有鑽空子的人。


結果就導致了康“帥”傅、“鳥”牌洗衣液這種換皮產品橫行網絡,卻沒有人來懲處的現象。


更有跨界者,因為步子太大扯到了蛋,弄出“網紅大蝦”的翻車,結果轉行的苦心付諸流水。


有一說一,平臺是永遠鬥不過假貨商的,因為監管永遠比商家慢,申請的時候看起來一切正常,賣貨的時候突然開始搞事情,平臺怎麼可能管的過來?


整肅市場唯一的方法就是建立完善的運行模式,儘可能的增加奸商入場的成本,讓市場的主力部分保持純淨。


但電商業的發展太快太成功,給太多人留下了錯覺,以為自己只要有流量,裸奔進場都能大撈特撈,卻因為管理一塌糊塗只能成為段子。


現在的電商界,平臺很多,各自都有自己針對的點,但彼此之間沒有一個通行的規則。不但虛假營銷成風,直接售假販假也不能得到及時的懲處。


電商市場快速膨脹的背後,是消費者在為平臺的懈怠買單。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2


其實自古以來,奸商的問題就已經存在。奸商混進市場,製假販假,劣幣驅逐良幣,導致市場一片混亂,購物者不得不學習怎麼分辨假貨,徒勞浪費效率。


為了節約這種判斷的成本,就有了品牌的意識。


在古代,品牌一般都是認準了某個人或者地方,比如歐冶子鑄劍出名了,歐冶子就成了人肉品牌,陸羽欽點的茶葉能夠名傳千古,就跟現在日本的“壽司之神”一樣,一個人就能成為品質保障。


或者景德鎮的瓷器、西湖的龍井,因為本地的生產體系較為完善,出來的產品良品率高,就成了品質的象徵,風行大江南北。


這種對手藝的認同,就是初級的品牌概念。這時的品牌主要靠口口相傳,用於識別生產地和生產者,誰做的好,誰就名聲遠揚,那時所有的品牌傳播者,都是自來水。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到了工業時代,品牌更成為了商家賴以競爭的特色,大工廠生產讓生產力極度發達,增加了商品競爭的難度,也增加了統一標準化的機會。


有了統一標準的設計,就有了近代的品牌,這種品牌依靠統一的生產標準保證自己的良品率,打造自己的口碑,進一步輸出到全世界。


現代品牌更是在統一的品控上,增加了獨特的品牌設計,更進一步提供自己的售後服務,把品牌從單純的產品認知變成了全套的服務符號。像蘋果這樣的品牌,還能夠通過給自己充值情懷,來讓用戶心甘情願的掏出錢。


品牌通過塑造群體的信任,樹立自己的招牌,打破了市場的迷霧,讓用戶可以針對性的選擇自己想要的商品,而代價,就是貴。但是因為這種透明的信任受到用戶的認可,人們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買放心,品牌最終得以大面積的佔領市場。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3


在電商的市場中,這一套邏輯依然有效。


品牌是市場發展的產物,品牌正品,就是質量的保障。一切對質量的需求都可以在特定品牌的語境中得到滿足。


小米的性價比,蘋果的逼格,華為的情懷。


你需要什麼,就有相應的品牌提供這份需要。


在電商發展的初級階段,會很依賴小商家和散戶的力量,因為他們可以快速擴充市場,但是經過不斷整合,最後一定是品牌佔據主導地位,帶頭支撐市場,小商家作為補充,去吸引那些更願意搏一搏的用戶,填充冷門商品的空白。


尤其重要的一點是,在用戶和平臺、商家這場三方參與的博弈中,品牌商的存在是重中之重,因為用戶吃了虧,其實追責是追不到平臺身上的。


就像上面說的,平臺永遠鬥不過假貨商,無非是嚴重還是輕微的問題。


對平臺來說,混進來的假貨店根本不可能實時監控,而這些假貨店在賣出了假貨,傷害了用戶之後,隨時都可能消失。


消費者買了假貨之後,去維權,去追責,找不到店家,就只能找平臺,但平臺又不可能為此買單。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對,是有賠付流程,但是很多賠付流程過於複雜,看起來是在承擔責任,實際目的就是拖延用戶的耐心,增加用戶的維權成本,讓用戶放棄糾纏。


到最後,用戶的利益到底應該怎麼保證?


在一個無人負責,難以追責的市場裡,用戶只能吃啞巴虧,買東西像賭博,賭到了發朋友圈說賺了,賭輸了發微博譴責。


勝者為王,敗者為微博王。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這時候,有偶像包袱,不能隨時脫褲子跑路的大牌就成了最好的背鍋俠。


就像是實體店因為有房租和經營許可證的限制,能夠被消費者追責一樣,只有跑路成本足夠高的大商家,才能支持建立完善的電商體系。


品牌的口碑和形象,就是用戶對品牌的威懾點,只要品牌還想要做下去,就必須要照顧用戶的體驗。


引入品牌,是電商平臺保證質量和售後的最好辦法。


但是,品牌畢竟有價格劣勢,要抹平這個劣勢,就需要和品牌方有良好的信任關係,一般的平臺雖然有旗艦店,但大部分都是不知名的第三方在售賣,偶爾有正品,數量也很少。


這需要平臺方,下大力氣,大成本去補貼。


在國內,重視和品牌關係的,莫過於聚划算。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4


聚划算作為阿里系的親兒子,被當成大後期來培養,光有錢的程度就超過一般人想象,更有大量小平臺無法企及的先發優勢。


首先,它從一開始就避過了野蠻生長導致的問題,對內部有一套嚴格的標準,重視質量,重視品牌,又從淘系繼承了大量血淚積攢下來的規章制度,在電商行業的運作上一開場就非常成熟。


平臺治理規則,需要的是時間積累。


其次,他背後的靠山擁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讓他們依靠一些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靠砸錢把正品送給用戶。


去年12月11日,聚划算正式上線“百億補貼”活動,擊穿電商行業價格底線,還拿出20個億,同春晚深度合作了一把。


春晚作為中國影響力最廣泛的電視節目,可以幫助聚划算深入下沉市場,在三四線城市和小鎮鄉村打出辨識度,經此一戰,聚划算成功樹立了自己在下沉市場的招牌。


聚划算用一場至今沒有中斷的“常態化補貼”,展示了自己的財大氣粗,現在,他們又用自己的關係網,向同類市場展示了自己的專業性。


不久前的三八節上,同聚划算合作的官方旗艦店品牌就超過1200個,其中包括雅詩蘭黛,cpb,嬌蘭,維秘,星巴克等深受大眾喜愛的大牌。這些大牌,價格足夠便宜,有些低至兩折,超過了海淘。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大家想想,sk-ll的神仙水僅售700多元,維密內衣價格不到百元,蘭蔻小黑瓶“買1送7”,價格真香無疑


就在明天,聚划算又要搞一個大牌補貼接力活動,通過每天推一個大牌尖貨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價格優勢,以及和品牌方關係有多好。


3月23日——3月29日,一共連續7天!在這一週裡,各個品牌的超紅爆款會接連上線,完成半價接力,補貼力度超過50%!不買絕對吃虧!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我們熟知的Vans經典板鞋,championT恤還有美寶蓮氣墊BB統統半價,伊麗莎白雅頓更是已經開啟預定,部分產品價格甚至低過雙11!關鍵是這些都是官方旗艦店,不僅有超低價,質量還有保證,更重要的是完善的售後服務。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這些大牌商品,每一款的補貼力度都都是打骨折的超級補貼價,這麼好的薅羊毛機會,還不趕緊奧利給?


聚划算的便宜到底香不香


5


電商業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年,在互聯網的層面上,這已經很久,但對一個涉及到上億人的市場來說,它還只是一個剛出江湖的混小子,雖然風頭正勁,打遍天下似乎已經無敵手,但江湖上的坑蒙拐騙還不知道怎麼應對。


野蠻的生長看起來強大,但總有一天會抵達極限,隨著市場逐漸趨近於存量,這個極限已經為時不遠。


在下一個階段,相比起擴張,能夠迅速整合好自己手裡擁有的東西,建立更規範更有效的運行體制的企業,才會是市場的贏家。


那些我們薅羊毛薅的爽,商家鑽空子鑽的爽的漏洞,會漸漸規範起來的,沒有規範的暴力發展,會一次次擊穿底線,短期內看起來有好處,但最後受苦的都是用戶。


聚划算專注質量和品牌正品已經佔據了優勢,又一直貫徹划算的信條,讓品牌正品賣出超低折扣,同時囊括價格驅動和品質驅動,所以電商的未來方向一定是像聚划算這樣的策略。


過去三個月,消費者越來越熟悉聚划算百億補貼,在未來的電商市場整合中,一直靠盯住某一個部分來苟活的那些平臺將會遭遇最大的挑戰,變弱,甚至消失,更不要說將自己的缺點掩蓋起來的平臺;


而聚划算這樣搶到先機且摸到脈門的平臺,則會主導市場,建立一個更良性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