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在中國鄉村之聲《攻堅日記——三角河村紀事》節目中,談起第一次去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蘭坪白族普米族自治縣石登鄉三角河村拍攝《攻堅日記》的經歷,導演黃芳依然印象深刻。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導演黃芳在《攻堅日記》廣播版連線中講述去三角河村的過程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攝製組進入三角河村拍攝,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三角河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利文,因為多次開刀住院,花光了家裡的積蓄,但他依然希望用自己的勞動擺脫貧困。2018年,他通過駐村工作隊的貸款和好朋友的入股資金,開起了養牛合作社。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和利文的養牛合作社


從開辦養牛合作社之初挨家挨戶勸說村裡其他貧困戶能參與進來,到成功申請第一筆20萬元的產業扶貧資金,讓村中41戶貧困戶全部加入養牛合作社,和利文的脫貧之路已不再是自己一家的事,他勇敢地挑起了帶著村民們一起脫貧致富的擔子。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黃芳談到和利文的變化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攝製組與和利文,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現在,和利文牛場的存欄量達到40餘頭,養牛合作社能夠越辦越好,也離不開駐村第一書記鄭仲和村黨總支書記餘興堂的幫助。


在剛聽說能申請產業扶貧資金的時候,和利文的內心很猶豫,他覺得用申請來的錢,帶著別的貧困戶一起脫貧,自己的壓力會很大。


兩位書記為他分析了養牛合作社的前景:只有打造一個“命運共同體”,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激發所有參與者的內生動力,大家才能更快更好的脫貧致富。


視頻:兩位書記找和利文談產業扶貧資金


2019年11月5日18點58分,和利文的兒子順利出生了,第一次當父親的他,喜悅中又有些不知所措。雖然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但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和利文與自己的剛出生的兒子

三角河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鄭仲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


“來到三角河村的一年多來,有很多讓我感慨、感動的事情。村子裡的一位貧困戶,已經有70多歲了,過年的時候還專門為我們準備了餌塊,這是怒江人過年時必備的年貨之一。百姓的心中有桿秤,農戶對我們的肯定便是對我們最大的安慰,更是我們今後做好各項扶貧工作的動力。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駐村第一書記鄭仲的日記,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從貧困戶到脫貧致富帶頭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圖:駐村第一書記鄭仲,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攻堅日記——三角河村紀事》前四集可通過央視頻APP、央視影音APP、學習強國app搜索觀看。


中國鄉村之聲《攻堅日記——三角河村紀事》廣播版節目可通過雲聽APP搜索《鄉村振興資訊》進行收聽。


內容來源 |《攻堅日記——三角河村紀事》

導演 | 黃芳

文字整理 | 馬雷 、於文昭洋

視頻、音頻整理 | 於文昭洋

中國鄉村之聲《攻堅日記——三角河村紀事》廣播版

主持人 | 高凡 、孟然

導播| 溫凡星、 陶澤文、路菲


央視三農出品(ID:yangshisannong),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