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缺乏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大家好,我是劉樺。

談到學習,我想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

“道理反反覆覆的講了,孩子也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可就是不學”;

“看手機,玩遊戲時,特別專注、興奮,一坐下來學習,就是無精打采,不是餓,就是渴”;

“孩子是想學的,想把成績提高,可以就是學習來特別吃力”。

...........................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缺乏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有一句名言:“學習不應該是老師強迫孩子進行的,而應該是孩子自發的、本能的行為。”


蒙特梭利女士認為,孩子在發展與成長的道路上,他們通過自身經歷的“感覺刺激”學習的知識,要比灌輸知識,更為重要。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缺乏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有一次,我在網上,看到一位迷戀網吧的孩子道出他厭學的心聲:

在家裡爸爸說我沒出息,媽媽說我笨,反正我是沒法好了,我覺得自己活得沒有成就感,我只能從網上獲得一些安慰。在這裡有很多人關心我,我發一個帖子會有很多人回應我。


在這裡,我認識的幾位志同道合的,特別能談得來的網友,我提出某個觀點或某個活動,他們都會給我積極的響應,這是我在現實中無法感受到的愉悅。在網上打遊戲衝過一關我就覺得成功了,開始挑戰難度更高一級的遊戲,那種感覺就是爽。

這就是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學習,反而喜歡上網玩遊戲的原因。我們很多父母,總是去責怪遊戲、責怪網絡,卻不知道,其實問題出在自己身上。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缺乏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因為,孩子現實中缺少成就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需要被尊重,被關注,被肯定被欣賞,渴望成功,有成就,實現自我的價值,滿足自我的心理需要。

人都是趨利避害,追求快樂,逃避痛苦的。所以,如果,孩子能從學習中體驗到樂趣和成就感,那麼他會自動自發的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以享受更多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在學習上得到的總是批評、否定、指責、比較、打罵,他們感到的只是委屈、憤怒、無助、挫折和疲倦,體驗到的是學習帶來的痛苦感和無助感。

在這種狀態下,想讓孩子自覺努力學習的可能性很渺小。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缺乏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所以,想讓孩子好好學習,我們不是去講各種道理,也不是用指責、批評的方式,讓孩子學習。

而是要找準時機創設情境,適當的鼓勵孩子,看到孩子除學習以外的能力。這樣會讓孩子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我能行—成功—快樂—我能行—成功—快樂。

這樣的話,快樂就變成了孩子努力的動力。

在這裡,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評價,因此,父母對於孩子的評價密度不要太大,要給孩子留點空間,讓他靜下心來思考、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估量自己的成敗得失。

這樣慢慢的,孩子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從而,以此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激勵自己前進,獲得更大的進步。

“為什麼孩子不愛學習?”缺乏成就感帶來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