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叛逆的孩子,怎麼教育才有效?

令兄生活錄


作為一名家長,已經在我的孩子身上取得成功的進展

孩子叛逆心裡是正常的心理現象,但是作為家長更多的是要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像好朋友一樣,不要去限制孩子的想法,通過引導的方式去疏導孩子的叛逆想法,不要以我是大人,你必須聽我的,霸道思想,小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也希望自己得到尊重,也有虛榮心,不要去一口拒絕,或者直接反對,多多鼓勵自己的孩子


小核桃與小板慄


所謂叛逆,多發生在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們身上,作為家長首先學會換位思考,把我們自己回放到孩子同齡身份的階段,我們可以把“叛逆”理解為青春期心理,多觀察,多傾聽,瞭解孩子“叛逆”行為語言背後的思想來源,做到接納,理解孩子,進而做出適當的引導。

比方說,我小女兒初中階段開始就是,天天放學回來耍脾氣,抱怨,我開始也是很不理解,忍不住說她幾句,結果她會更過份,甚至哭鬧,惡言 相向…

小學階段成績優秀,個性乖巧的孩子哪去了?

後來學習了家庭教育課程,才明白了孩子青春期,尤其小升初後的各種矛盾及不易。我靜下來傾聽她,觀察她,瞭解到,她一下子適應不了初中階段的學習節奏,科目突然增加,課程進度快,有的老師方言比較重,她就好多課聽不好,著急。等她全部發洩完後,情緒平穩了,我跟她說,媽媽知道了確實辛苦了,那需要媽媽找老師聊聊嗎?媽媽還能幫到你哪些,你說,能做的我盡力。

結果她反倒不再抱怨,說,媽媽我就是說說,我會想辦法跟上大家的,我們梁老師也經常鼓勵我們,說開始都有點辛苦。

現在她初三了,疫情時期,開網課,她都能很好的自己完成學習任務,不用我操心參與。


家有璞玉


我大兒子去年北科大,孩子也不能管得太死了,叛逆的孩子要平和的對他,不能打罵,給他點時間空間,我大兒子初中和我吵過一架,當時我告訴自己忍住,去年成人禮給我寫的一封信,他說起這件事,說他當時太沖動了,跟我說對不起,其實孩子會慢慢長大,堅信自己的孩子再壞也壞不到哪去,我比較民主,高中就給他買手機,小學六年級買電腦,不過學習沒管過,提前半年考到重點高中實驗班,還算可以嘛,去年高考出分數有點糾結,發揮失常倆天沒吃飯,我問他想幹嘛,復讀就復讀,最後他老師給他做思想工作


春明師


您好,我是彭華勇,心理諮詢師,分享家庭教育與心理學,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孩子叛逆,過去不多,因為過去都在農村,沒有手機沒有互聯網,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本質上,孩子青春期叛逆一些,和父母關係有矛盾,很多是正常過程,過了青春期一般相對就緩和了!

但這並不是說不存在問題!因為,叛逆是家庭問題的凸顯,孩子越叛逆,家庭內部問題越嚴重!

所以,問題如果沒有超越個人、家庭的自動調節能力範圍,那麼,它慢慢會緩和,因為個人、家庭都有一個承受、調節範圍。

那麼如何才能根本上轉變這種問題呢?

我曾經輔導的一位家長,她兒子讀初二了,厭學,在家玩遊戲,沉迷手機。不能多管、也不能多說,說多了就著急,惡語相加。

之後,有好幾次,老師反映孩子逃課,下午不上課,批評沒啥用,回家反思了一週。最後,還是家長求著老師,好說歹說,給他機會。

後來,聽學校小賣部的老闆說,她才知道兒子初一就抽菸了,經常買,而且煙癮比較大。這位媽媽不禁常吸一口涼氣。

自己從小對兒子管教比較嚴格,不準兒子嚼檳榔、吸菸,沒想到,兒子全乾了,而且自己還矇在鼓裡這麼久。

和兒子大吵一頓,差點就動手打起來,兒子摔門而去。這位媽媽好無助,自己一直辛辛苦苦帶著兒子,老公常年在外面工作,一年才回來一兩次,想不到兒子卻變成了這樣!

經過和這位媽媽的溝通,發現家庭關係存在比較大的矛盾。由於爸爸常年在外,媽媽一個人撫養孩子,對孩子期望又比較高。

所以,媽媽情緒波動比較大,從小對孩子要求也嚴格,而爸爸很少和孩子溝通。而且,夫妻關係也不太好,有些矛盾。

所以,解決孩子問題的第一步就是,調整家庭關係。

健康的家庭關係就像一個倒立的等邊三角形,彼此平衡穩定;孩子出現問題後,家庭關係就是銳角三角形,甚至是鈍角三角形了!

這個過程是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為每一個成員都需要調整,尤其是溝通方式,而這一切都需要不斷地學習。

其次,就是教育方法的調整。孩子之所以出現教育問題,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過去教育方式嚴重錯誤,所以全面學習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我也強調了孩子出問題,家長與其到處求醫問藥,不如先狠狠地看十本家庭教育書籍。比如正面管教細節、PET父母效能等。

最後,就是疏導釋放家庭的負面情緒。孩子教育出問題,很明顯的特徵就是這個家庭負面情緒爆棚,所以無論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有必要及時疏導釋放情緒。

這個家庭經過調整,一年後,孩子情況好多了,雖說成績一般,但和媽媽關係好了,家裡也沒那麼多矛盾了,學習也正常了,總體上是非常好的。

改變是困難的,尤其是成人,孩子改變的過程中其實最難的點就是大人的改變。家長有些是完全不知道,覺得孩子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問題。

有些是知道孩子的問題需要家庭改變,但認識不深刻。有些是明白,但永遠落實不到行動。沒有行動,改變就永遠不可能發生!

總而言之,有效才算重要,會愛才是真愛!迷路了,首先要知道路怎麼走,然後具體到行動上,怎麼走!最終才能走出重重迷霧!

我是彭華勇,心理諮詢師,分享家庭教育與心理學,專注教育問題、心理問題的諮詢解決。


彭華勇家庭教育


孩子處於叛逆期的話,家長可以通過以下6個方面來教育:

一.要摒除家長對孩子居高臨下的心態,放下身叚,以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的身份出現,這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二.孩子正在成長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切忌脾氣暴躁,大罵出口,大打出手,如此反而會使他們反感而更加叛逆;

三. 對處在叛逆期的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那怕是他們一丁點的成績和進步,都要及時地發現,給以足夠的鼓勵與表揚,增強他們成長和向好的動力;

四. 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參加社會活動及外出旅遊,擴大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

五. 要與孩子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他們的愛心,使他們體會到樂於助人,幫助他人的無限樂趣,提高道德素養,增強他們在學校知同學中的魅力與威望。

六. 在和孩子做真誠朋友並搞好關係的同時,適當地貫穿是非觀念和善惡,叫孩子知道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大膽做,什麼事情不宜做,什麼事情堅決不能做。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因人而已,一步一個腳印,萬萬不可操之過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過切,恨鐵不成鋼,孩子一有錯就棍棒相加,而使事情走向反面,愈加難以收拾。很久之前,我的孩子也很叛逆,經常逃學上網,成績非常差。看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就幫他下了一套開發潛能的課程,通過學習,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都得到了提高,成績也變好了,而且不再叛逆,對父母很孝順。《尼古拉特斯拉訓練》改變了孩子的命運,給他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總而言之,只要正確的選擇再加上努力就能成功,加油!


勇哥走向未來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會有三叛逆期

2歲左右的叛逆期

6歲左右開始的叛逆期

12歲左右開始的叛逆期

每個叛逆期的到來都意味著孩子的心智進入了另一個階段,就得要認真觀察,根據每個階段的叛逆期特點進行分析研究找對能化解叛逆期的辦法!首先父母應該調整好心態認真對待每個叛逆期,給予孩子足夠且安全的空間讓他自我成長!

例如:2歲的第一個叛逆期,孩子開始有了自我意識,什麼都需要自己來完成,但又完成不了,那父母就得做好準備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給予他最大空間的自我完成空間。(這時父母就得調整好心態不要覺得孩子只是在搗蛋,而他是在自我的成長,或許在某一件事上你認為他不能做到,但在你保護下多嘗試放心的讓他多做幾次,就能做到)

畢竟你說這個東西不好吃誰也不知道是多不好吃!或許只是不符合你口味,只有自己嘗試了才知道是多不好吃!

只有親身嘗試才是最有效的成長經歷!



小九九小九九呀


對於叛逆的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有同理心,試想一下我們自己在小的時候,處於叛逆期的時候,為什麼不聽家長的話?跟家人爭執、冷戰,我們當時的心理活動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些逆反的行為發生?如果用同理心去看待孩子們,自然而然就知道應該怎麼去教育他們了。

具體的實施辦法,我認為可以分成以下幾個方面:

1,跟孩子做朋友,取得他們的信任和理解。不要把叛逆期的孩子當什麼都不懂的小孩看待,其實現在的孩子每天通過手機、電視、網絡接受大量的信息資訊,而且加上孩子們一代比一代聰明,他們大腦裡儲備的信息和知識願比你想象的多。所以我們需要多跟他像朋友一樣交流溝通,瞭解他們的喜好、在學校發生的有趣事情、他們的朋友甚至喜歡的異性朋友等等。當他們願意放下戒心,和你敞開心扉聊天的時候,說明已經慢慢開始把你當朋友,而不只是家長了,這時候你再去跟他聊一些關於他做得不好的地方,他也能聽得進去,而不是第一時間反駁你。

2,對於叛逆的孩子。不要一上來就對他說你這樣做不可以,你可以結合你小時候的一些真實經歷,告訴他這樣做後果是怎樣的,讓他自己去思考這樣做是不是正確的,只有他自己內心真正覺得這樣做是不對的時候,他才能慢慢去改掉。

3,從叛逆到不叛逆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作為家長不能操之過急,需要慢慢來,任何事情都有它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是慢慢越來越好就可以了,

好啦,以上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理解和解答,大家覺得有什麼想法和意見,歡迎給我留言評論,謝謝!


萌娃天天樂


幾乎每位爸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自己的孩子一直以來都很聽話、很依賴自己的,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起,他好像忽然就變了,開始學會跟爸媽對著幹。你會發現,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你叫他刷牙,他偏不刷,你讓他先做作業再玩,他偏要先玩再做作業。那麼在這個時候,很多爸媽就會感覺特別崩潰,你說要揍他吧?又不行,因為怕下重手了對孩子心理有什麼不好的影響,那怎麼辦呢?不管怎麼說,我們需要知道孩子叛逆的背後到底在發生些什麼,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那麼一般來說,孩子有兩個時期是可能會跟父母對著幹的:一個是四五歲的時候,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一個是青春期,典型的反叛時期。如果一個四五歲的小孩跟你對著幹,那麼他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他想跟你說:我長大了,我懂得什麼是羞恥了,我現在需要一種自尊的感覺,或者我有一些難過,因為我無法解決一些問題。那麼當一個青少年跟你反叛的時候,他主要就是在爭奪一種自主的權力,或者想獲得別人的關注。如果一個孩子能夠比較好地度過第一個反叛期的話,他的青春期一般不會太叛逆。相反的,如果說他從小就是非常壓抑,特別乖巧聽話,那麼等他到了青春期的時候,他就很容易會爆發。要是他自己有一些好朋友的話還好,因為他能夠在社會關係裡釋放一部分的情緒,但如果他的人際關係並不是那麼好,或者比較挫敗,那麼他在家裡就會變成一個火藥桶,對誰都不理不睬,或者處於完全對抗的狀態,這就是爭奪自主的權力和獲得關注的表現。他跟你對著幹,其實是要你看到,我不是一個應聲蟲,也不是一個軟綿綿可以隨便被你把控的人,我有我自己的感受,我也有自己的意願和想法。因此如果父母一直沒有看到孩子真實的模樣,而是希望孩子成為他們期望的樣子的話,孩子一定會去挑起一個戰爭,就是看看到底誰能夠把控誰,誰可以左右誰。有時候我們說,一個從小一直被別人恥笑的或者欺負得很壓抑的孩子,長大後千萬不能擁有權力,因為一旦擁有的話,他會把這個權力運用得無所其極。就有點像小時候一直窮怕了的孩子,一旦有了錢,他消費起來是很瘋狂的。

那麼在孩子叛逆的過程中間,如果始終沒有得到父母的認同,或者父母對他不理不睬的話,他就會開始故意破壞彼此之間的關係。比如即使他是愛父母的,他也會極力否認,或者他明知道這件事情按照父母說的去做會有一個好的結果,他就偏不做。在這種故意破壞的狀態下面,孩子為反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了。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依然不肯定孩子,還是想去掌控他,那麼孩子就會開始自我放逐。比如直接拒絕溝通,拒絕表達自己,在行為上面,他會拒絕父母要求他做的所有事情。如果你期望我成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那我就去成為相反的那個人。你會發現有些父母本身是一個非常自律、對自己非常嚴格的人,但是他的孩子卻特別的任性放縱,這就是典型的自我放逐的表現。因此總的來說孩子反叛本來是他成長路上認識自我的一個過程,但如果在這中間,父母不願意看到孩子真實的模樣,而是按照自己的要求要求孩子的話,這種反叛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可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個創傷。


風雨千里行


孩子處於叛逆期的話,家長可以通過以下6個方面來教育:

一.要摒除家長對孩子居高臨下的心態,放下身叚,以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的身份出現,這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二.孩子正在成長階段,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誘,切忌脾氣暴躁,大罵出口,大打出手,如此反而會使他們反感而更加叛逆;

三. 對處在叛逆期的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那怕是他們一丁點的成績和進步,都要及時地發現,給以足夠的鼓勵與表揚,增強他們成長和向好的動力;

四. 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參加社會活動及外出旅遊,擴大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知識;

五. 要與孩子多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培養他們的愛心,使他們體會到樂於助人,幫助他人的無限樂趣,提高道德素養,增強他們在學校知同學中的魅力與威望。

六. 在和孩子做真誠朋友並搞好關係的同時,適當地貫穿是非觀念和善惡,叫孩子知道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大膽做,什麼事情不宜做,什麼事情堅決不能做。 總之教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事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因人而已,一步一個腳印,萬萬不可操之過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過切,恨鐵不成鋼,孩子一有錯就棍棒相加,而使事情走向反面,愈加難以收拾。很久之前,我的孩子也很叛逆,經常逃學上網,成績非常差。看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差,就幫他下了一套開發潛能的課程,通過學習,孩子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都得到了提高,成績也變好了,而且不再叛逆,對父母很孝順。《尼古拉特斯拉訓練》改變了孩子的命運,給他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總而言之,只要正確的選擇再加上努力就能成功,加油!


行深人生路


很多孩子在這個年紀往往會比較能聽得進去同齡人的話,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因此不妨找年紀稍大一些的哥哥姐姐和孩子進行交流,通過他們來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心理,也可以適當地讓哥哥姐姐從他們的角度為孩子講解一些家長們所希望傳達的事情,從而去為青春期的孩子提供幫助和引導。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往往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青春期的叛逆中,其實家長也沒必要非和孩子提起這個概念,潤物細無聲,更多的是在背後的默默努力!

青春期的孩子就是“想做自己”,為了證明自己能作主,多數情況不願意順著父母的意思走,因為孩子想告訴你:“我跟你不一樣,我長大了,你沒發現嗎?”

教育是一門科學,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成長規律,我們需要分辨“叛逆行為”和叛逆期,我們更需要科學的方法去幫助孩子,安全度過青春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