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悟: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忙,是治癒一切心病的良藥。

太閒,則別唸竊生;太忙,則真性不顯。

古語有云: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老年經不得逆境。

人,不能過得太閒。

尤其是對於中年人來說,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忙碌是生命的存在感。

到了不惑之年,中年不是停滯,而是擇優前進。越到中年,越不能閒。

忙碌,是治癒世間一切心病的良藥。

一、閒,是福氣;太閒,是災難

人,閒一點是福氣;太閒,就會變成一場災難。

《菜根譚》中說:“人生太閒,則別唸竊生。”

當我們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的雜念便會悄然滋長。

看著伴侶覺得像是變心,看著孩子像是學壞,看著朋友像是刻意疏遠。

俗語講,無事則生非。生活中產生的很多痛苦和抱怨,往往都是因為太閒。

禪悟: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太閒,會毀掉一個正常人。

從前有一對夫妻,相濡以沫很多年,日子雖然過得辛苦,但是也很幸福和睦。

有一天,丈夫興高采烈地回家,告訴妻子,說自己買彩票中了一千五百萬的大獎。

兩個人欣喜若狂,一夜無眠。

第二天,兩個人都辭掉了工作,打算從此遊山玩水,不再辛苦勞作。

然而逍遙的日子過了沒多久,兩個人就出現了矛盾。

女人閒在家裡發慌,在丈夫的鼓動下,學會了打麻將。越打越大,越輸越多。

兩個人因為錢的事情,開始沒日沒夜地爭吵,最後鬧到離婚,曾經的幸福夫妻反目成仇。

有人說,廢掉一個人最狠的方式,就是讓他永無止境地閒著。

故事中的這對夫妻,就是因為太閒,毀掉了自己,也毀掉了家庭。

《勸民》詩云:不見閒人精力長,但見勞人筋骨實。

工作是人生中的一場修行,無事可幹、不務正業的人,如果閒散下來,會滋生出很多惡習、壞毛病。

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活。

禪悟: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人太閒,就會胡思亂想;太懶惰,就會體弱多病。

人總要讓自己有點事情做,精神才不會空虛乏味,身體才不會懈怠無力。

二、人閒則生事,人忙則無事

沈從文先生說:“我的人生最怕的就是休閒,休閒會失去生活的意義。”

忙碌的生活使人精力充沛,懶散的生活讓人無精打采。

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公平的,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

忙碌起來,還哪裡有時間傷春悲秋?

忙碌,是治癒一切自怨自艾(yì)的良藥。忙碌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佛光禪師門下,有一個弟子叫大智,在外遊學二十年。

等他回來的時候,看見師父充滿活力,就像他臨走時那般年輕。

他心裡疑惑,問師父:“您這二十年過得怎麼樣呢,為什麼不見您衰老?”

禪師笑了笑:“這二十年,我過得很好,每天講學、說法、寫字、畫畫,和你在外遊學一樣開心。”

禪悟: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第二天,弟子們還在睡夢中,禪師已經起床誦經、做早課。早課過後,緊接著為弟子們講經說法。

有閒暇時間,還要練習字畫。從早忙到晚,沒有一刻停歇。

大智問師父:“師父,您整日如此忙碌不覺得辛苦嗎?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要讓自己如此勞累呢?”

佛光禪師回答:“我每天這麼忙碌,哪有時間變老呢?”

是啊,如果整天做著有意義的事情,就會感覺很充實,自然身心健康。

閒不住的人,根本沒時間變老。

古語有云:“人閒是非多,百忙解千愁。”

忙碌是一種幸福,沒時間體會苦痛;奔波是一種快樂,能真實感受生活。

60歲的嚴歌苓,依然是一個忙碌的“空中飛人”,每天寫作6小時,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

時至今日,她仍然保持著優美的身材。

齊白石一生筆耕不輟,在70歲時仍然堅持每天作畫。

禪悟:人太閒,是一場災難!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89歲仍然忙碌在田間,他說雜交水稻讓他沒時間變老。

人不能太閒,太閒,則無所事事,易生雜念。

這世上,沒有比每天躺著看幾小時電視更容易衰老的事了。

忙,是治癒一切心病的良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