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怎麼辦?

大江來


其實不是孩子不好好學習,而是你沒有教會孩子時間管理。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很多人的日常節奏,學校紛紛發佈了延遲開學的公告,孩子們都開啟了“在家學習”的模式。但讓家長頭疼的是,很多孩子在家裡根本學不好,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對時間利用率差,時間安排不合理。在家學習時間是非常充裕的,重要的是利用時間的效率。

時間也有馬太效應

在班級中,排名靠前的學生對老佈置的作業總是遊刃有餘,不僅能寫完,還能給自己留下一些娛樂時間,或者找點其他題來做,找點書來看。反觀排名靠後的學生,他們對老師所佈置的作業,經常抱怨寫不完,更沒有時間去做點其他事情了。

這個例子,後院課堂把這種現象稱之為“時間馬太效應”。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

孩子在時間的利用上也有這樣的現象發生。學習好的孩子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高效的時間任務,還能空出一些時間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而一些為學習苦惱的學生,他們做題看書都很困難,效率低下,每天甚至連老師佈置的作業都完不成,更不用說去做其他事情了。

成年人講究效率,孩子也一樣,效率是把時間利用好的關鍵因素。如何高效的利用時間,比每天想辦法“摳”時間要靠譜得多。

要懂得取捨

孩子往往在學習壓力大的時候,會手忙腳亂。可能孩子書桌上放著看不完的書和做不完的題,那麼應該先看哪本書,先做哪道題呢?

答案並不複雜,就是:先看最重要的那本書,先做最重要的那道題。

孩子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情,捨棄一些相對不太重要的事,這就是合理利用時間也是高效的利用時間

要學會放棄

後院課堂所說的放棄,是那些看起來有價值,但超過孩子能力範圍的事情。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學習內容,很多家長總喜歡給孩子報一些補習班,比如奧數。但有些孩子可能課本上的題都還沒完全弄明白,就學習難度更大的奧數,這樣不僅沒有效果,甚至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兩頭都學不好。

要保證學習效率,就要讓孩子先做與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這樣不但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還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循序漸進,慢慢提高標準,才是真高效的利用時間。

不同時間段安排不同學習內容

一天24小時,家長不能簡單的把孩子的時間劃分成24個小格子,然後往裡面填充內容,我們必須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

比如需要閱讀和背誦的內容,就需要將這些安排在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比如早上。

如果在精力不太旺盛,又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做哪些內容呢?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在這些時間段來做題,因為做題可以強迫孩子集中注意力,這樣既鍛鍊了孩子的注意力,又能更好的讓孩子利用時間。

合理的休息也能增加效率

家長不能把孩子學習時間安排的太多,太滿。其實,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想把時間利用好,除了要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外,還要安排好休息時間。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恢復精力特別重要

綜上所述,對於孩子的時間管理,不是僅僅列一張時間表格那麼簡單,把時間表格填滿並不難,知道如何在正確的時間填入正確的內容,然後認真執行,在這才是真正的時間管理。

闡述了這麼多,後院課堂主要是想向大家說明:孩子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時間管理!

根據後院課堂十年的親子教育經驗,也總結出了一些方法,比如制定清單法,番茄學習法,任務獎勵法、便利貼時間排序法等。

制定清單

給孩子制定清單一定不能像成人的清單一樣,孩子清單的設計一定是遊戲化,具有場景模式化的清單,既有帶入感,又有遊戲化的場景,孩子就會願意配合執行清單上面的事情了。

番茄學習法

根據孩子的年齡為孩子設定番茄鍾,在番茄鍾設定的時間範圍內,孩子必須專注完成自己的事情,當番茄鐘響起時便可以休息5-10分鐘。

設計番茄鍾是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計算,通常是孩子年齡的兩倍或三倍。對於8歲的孩子,堅持16-25分鐘都是可以的。

這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後院課堂


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那就要發現他的興趣愛好,我家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特別喜歡畫螃蟹,哈哈,每天我會安排小孩畫半個小時的畫,在學習一個小時的字,再畫半個小時的畫之後可以看半個小時的動畫片,特別喜歡看熊大熊二和汪汪隊,午睡之後可以到外邊自家院子玩一會兒,因為我家是農村的。











酒.壟


之所以孩子不愛學習,主要原因是環境造成的,現在疫情期間大家多數在家隔離,因為長時間在家隔離,沒有更好的自律,每天吃喝睡生活規律全部打亂,家長每天在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玩手機,根本沒有給孩子塑造出學習氛圍。

最好的方法是保持自律,首先管理好自己才有資格去教育孩子,按時起床收拾屋子吃早飯,看書學習一段時間,然後休息休閒一會兒,準備午飯,吃飯收拾,下午適當休息一小時,起來後可以鍛鍊身體,再然後看書休息娛樂,晚上準備晚餐,晚餐後收拾休息,一家人看電視或者娛樂,晚上按時休息。

這樣規律的生活,一定會影響到孩子,按時上網課,按時寫作業,按時複習功課,合理安排一天的時間,孩子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的自律上,都會得到提升,所以首先是家長放下手機,先把自己應該做的做好後,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伊念之間


疫情期間由於特殊原因,孩子不得不在家裡面上網課。其實孩子在整個這個寒假當中也還是有點沒有收心。年齡小,耍性大,這些其實都還是正常的,孩子的天性。媽媽可以跟孩子進行一個引導正確的梳理,他以後的讓他有一個規劃。讓他有我們讓他學,而主動變成他想學,從他的興趣愛好著手。引導他,如果將來他喜想幹他喜歡的這一項,必須也要有一個文化!

孩子的主動性,也就是你家孩子是否有足夠的學習動機?你家孩子是否是主動學習的?在家上網課最大特點就是沒有人監督他,對吧?甚至爸爸媽媽想監督也監督不到,因為陸陸續續大家都要復工了。那麼有時候家長你想去監督他,你也是監督不到他的。當然也有家長跟我說,沒事,我們家我或者我太太是全職在家幫助孩子去學習的,但問題在於說你全職在家監督這孩子學習,那麼他對這電腦對著網絡在那上課是否聽進去了,你也監督不到,你最多就是坐在她旁邊對吧?你還能幹什麼?什麼都幹不了,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的主動性,他的學習動機是會經受很大的考驗。

很明顯你會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的主動性強,學習動機,那麼他在那上課時候是自發的,有充分調動自己主觀能動性的,那一節課下來效果是非常好,也許100分的知識,他掌握90%—95%甚至更高,因為孩子的主動性高,所以課前課後他都能夠預習複習,甚至還能夠舉一反三,所以對他來說效率可能能夠達到120%。這是主動性高、動機強的孩子。

那麼如果我們家孩子學習主動性差,學習動機不強,好一點的,他可能坐在那邊就僅僅是聽課而已,不會主動去想,不會主動發彈幕,不會去提問。那一節課堅持了下來,接收了60%—70%,甚至差點也許就是個表面上在聽課,實則魂己經飄在九霄雲外。因為課堂當中老師看到學生髮呆,好歹還能提醒一句,對吧?那麼在網上上課,老師根本沒有時間去顧忌每個學生的攝像頭,每個學生的表情,有時候表情發呆,老是以為是卡頓了,更何況多數情況下老師是專心在那上課,根本顧及不到。那麼也提醒不了。

因此解決孩子的為什麼要學習是關鍵!從要他學變成他要學!


燕小鋤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之前在視頻裡我回答了類似的問題。我們家是這樣克服這個問題的:

一開始上網課的時候,我都全程陪伴。首先,把桌子上的與學習無關的物品全部拿走,讓她自己坐好好,時不時地提醒她儘量不要亂動,要集中精力,跟著老師的思路,獨立思考,積極大膽發言。還要適時地表揚她,慢慢地,她也能找到學習的樂趣,也會期待下一次網課。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鼓勵她,讓她自己管好自己,家長只在隔壁聽動靜,其它的交給她自己,一點點培養她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習慣。

其次,要安排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表。學習的時間不要太長,孩子越小,學習時間要越短。完成學習以後,給予一些遊戲和娛樂時間,跟她一起運動,做遊戲,看動畫片之類的。家長要做好榜樣,儘量不要在小孩面前長時間低頭看手機。在我家看手機都是儘量避開小孩的,我負責她的學習,她爸爸負責陪她娛樂。小孩子都是要多陪伴的。

最後,家長要多鼓勵,把她得到的獎勵集中起來,現在的老師還是很懂孩子心理的,我們學校的老師每週總結的時候,會把每個孩子的表現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比如做作業,回答問題時得到的小紅花的數量,學習標兵,口算大王,進步之星……,家長也可以準備適當的物質刺激。

培養小孩既要付出好多精力,又要熟悉她的心理,時刻跟她鬥智鬥勇。每每看到她的進步,我們也從心底覺得暖暖的,很有成就感!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哦😊



Sissy愛生活


先找原因,再談應對。

為什麼不好好學習?由表及裡可能有如下原因:

1、缺乏規劃性:晚睡早起,梳洗完坐到書桌前,時間已到中午;

2、缺乏學習氛圍:學校創造了充分的學習氛圍,課堂上即使走神,掃一眼揮筆疾書的同桌,也不得不抽回了紛飛的思緒。

3、缺乏運動:久宅家裡,作息紊亂,運動量大減,導致全身無力,提不起精神勁兒。

4、缺乏學習方法: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鼓起勁頭準備好好學習,卻因為沒有找到得當的方法,不斷受挫,進而喪失信心。

5、缺乏內驅力:對於現狀比較滿足,沒有長遠的理想,匱乏主動進取的勁頭。

針對上述原因,可嘗試的應對方法:

1、梳理周度時間表:時間細分至小時,並規劃相應的學習內容。剛開始可以將時間安排得寬鬆點,以便能順利完成,形成正向反饋,增強信心。

2、佈置固定學習場所:桌面除學習必備文具外,儘量清空。每日固定安排直播課程或者線上打卡,以便與同學保持相近的學習進度,互相激勵。

3、毯式運動做起來:keep等運動軟件均配備有各類毯上運動,既能充分運動起來,又沒有被樓下敲門投訴的煩惱。出一身汗,一身輕鬆。

4、記錄解題過程,尋找思維漏洞:孩子學習不好是表相,實際薄弱的可能是學習技巧,那怎麼尋找薄弱點?看草稿,錄學習過程,並反覆推敲。

5、世界這麼大,必須去看看:通過名人故事,世界(中國)十大名校的記錄片,孩子興趣方向的深入視頻,來激發孩子對於夢想的內驅力。硬雞總有力不從心的一天,內驅力才是根本。

陪兒成長,亦是修行。願每位家長都能用心陪伴,靜待花開。



北大陶陶


記錄生活記錄美好,大家好,我是毛毛姐,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本該在教室正常學習的孩子 們,到現在都沒有開學。而且開學時間也不明確,所以很多地區現在進行網絡教學,但是網絡教學過程中,孩子又不能好好的學習。那麼做為家長的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只能做到以下幾點:

一、為孩子提供和創造良好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在家學習,本來就不能像在學校,老師在講臺上面對面的學習,有學習的氣氛,所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空間,不要大聲的喧譁,不要大聲的看電視和吵鬧,儘量的配合孩子。

二、給孩子一個單獨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因為在校學習的時候,孩子都是獨立的,所以家長一定不要不定時的去監督一下孩子,看看孩子有沒有仔細的學習。這樣的話,孩子的心裡一直要堤防著家長的不定時檢查,肯定會分散注意力的。

三、讓孩子遠離手機

雖然說現在的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而且由於網絡 的發達,孩子也已經進入了手機大軍中,網絡 遊戲,視頻網站,孩子對手機的痴迷程度一點也不小於成年人。那麼我們只能儘量的讓孩子遠離手機,少接觸手機。如果實在做不到,至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要看手機 。

四、為孩子提供必要的輔導

孩子們現在雖然上了網課,但是大家也清楚,網絡教學,不可能像面對面一樣,孩子不懂,不會的可以問老師,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質量也是肯定的。那麼家長一定要課後進行輔導,以補足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疏漏和不懂的。

以上幾點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如果再不行,那也只能聽天由命 ,等孩子開學後慢慢再補吧。


毛毛姐生活錄


家長要穩定孩子學習情緒。

隨著疫情的減緩,情況將會好轉。如果學校不能如期開學,就不會影響到任何一部分學生,而是影響到全國所有的學生。在這種情況下,不僅初中生的家長感到焦慮,而且教師和教育相關部門也焦慮不安。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必須等待。只要疫情得不到控制,學校就不能開學。初中生家長要穩定孩子在家學習的情緒,讓孩子更容易學習。

家長要切實監督好孩子在家好好學習。

雖然孩子們不能上學,但他們仍然可以在家學習。因此,初中生家長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幫助孩子在家好好學習,而不是努力工作。

目前,過分擔心和擔心不僅沒有用,而且很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孩子也變得焦慮和焦慮。此外,還要防止學生在這段時間內放棄學業,因為現在的家庭裡有手機、電腦和電視。初中生家長一定要監督孩子,不要把時間花在各種電子產,家長可以為孩子適當地選擇一些網課。

很多初中生家長還想在假期,讓自己的孩子上一段時間的課外輔導班,結果卻碰到了疫情的情況。現在網上有很多初中線上輔導機構,可以給孩子們提供各個階段,各種類型,各個科目的教學輔導。另外還有一些學校,早都已經通過網絡直播來給學生們上課了,這樣一來,對於學生們,特別是馬上面臨升學考試的學生,又爭取到了時間。

當前疫情只是限制了孩子不能去學校上課,不存在不能學習的理由。家長如果引導得當,孩子自身也很努力,每天能夠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廣州店小二


其實這個問題讓我很頭痛:

我家的孩子

一個要考高一

一個要考初一,

還有一個要上小學。

有時看到她們不學習,心裡真的很著急。

但作為家長,還得耐心管束。

我總結了幾條,與大家探討分享一下:

1、制定紅線,不能跨越

老師佈置的作業必須完成

看手機累計不得超過兩小時

早上必須7點起床,晚上11點必須睡覺

2、互相監督,言論自由。

3、吃飯時間設為探討問題時間,主題不限。

4、適當出去散步遊玩。

5、肯定她們,多讓她們進行自主管理,適當引導。





雨哥愛生活


孩子多大了?如果是一,二年級的話,不用管他,家裡基本上教不好,只有老師才能教的好,是畢業生,就得注意一下

適當的選擇一些網課,給孩子提供各個科目的教學輔導,還要防止孩子這段時間內放棄學習,因為在家裡面也不是那麼嚴格,而且還有手機電腦的,現在所以說不要讓孩子的時間花在這些電子產品上,

還有一個就是心裡問題,得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多陪伴孩子聊聊,知心話,特別是初三以上的小孩,不要讓孩子產生焦慮感,家裡家長也不用產生焦慮感,告訴孩子,現在我們只能等待,等待教育部門的通知,只要疫情控制,就可以開學,一定要穩定孩子的情緒,

再說了,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是吧?不是一個孩子沒有開學,大家都一樣的,這個就等待時間吧,國家自然會安排,家長能做的就是讓孩子按時起床,按時吃飯,按時有規律的作息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