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焦文林:太康一高北清學子滿分作文


來源 焦文林高中語文精講

特級教師焦文林:太康一高北清學子滿分作文


唱得紅梅字字香,柳枝桃葉盡深藏

——河南太康一高北清學子滿分作文展評

焦文林(語文特級教師)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桃花紅。”新冠西逝,春回大地。2020年高考也悄然臨近,面對以“立德樹人”為本的新高考,青年學子提升文化素養的同時,必須強化人文情懷涵養。由此,我想到我們學校考入北大清華的兩位學子,他們的高考作文曾使我心動旌搖、肅然起敬。當年他們還是十七八歲的青年,但他們文章裡表現的人文情懷,遠遠超過了自己的語文老師。這是我一直珍藏的原因。

謹將這兩篇經典人文情懷範文呈送給大家,敬請賞讀。

作者簡介:劉照坤,河南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2005屆畢業生,當年被北京大學錄取,高考語文成績134分,2005年高考作文題是“出人意料與在情理之中”,劉照坤寫的《微風過處》,高考後發表於《雙語寫作》雜誌,被多家報刊轉載。

文本情思:真情永恆

微風過處

劉照坤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

——《莊子.知北遊》

人生雖然短暫,靈魂卻可以在瞬間昇華。在那微風過處,飄來縷縷清香。

在一個深秋的日子,年輕的父親帶年幼的孩子去山上採藥。父親在艱難的攀沿,腰上繫著一根繩子。繩子的末端是自己的兒子。突然,繩子猛地緊了許多,父親沒有回頭,因為他知道如果回頭,兒子的處境會更糟。他努力向上爬,哭泣的心卻聲聲呼喚著自己的兒子------終於,兒子轉危為安。

也是一個深秋的日子,年輕的兒子帶著年邁的父親上山採藥。不幸又一次降臨。年邁的父親一不小心離開了山崖,懸在空中。兒子努力向上爬,卻無能為力。下面的父親著急了。“砍斷繩子!”他衝著兒子喊道。兒子沒有回頭,仍然艱難的向上挪動。父親沉默了,但沒過多久,他便從腰間抽出了那把鈍了的斧頭,向那條維繫著自己生命的繩子砍去。微風過處,那段繩子在空中搖曳著,山崖上只剩下兒子的哭泣聲。

生命在瞬間消逝,靈魂在瞬間昇華,人性之花在瞬間綻放,人生在瞬間化作永恆。

在斧頭觸繩的一瞬,父親給了兒子最後的呵護,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兒子的希望。微風為之悲痛,清泉為之嗚咽,山川為之轟鳴。在那生命隕落的地方,真情的熱血滴過冷澀的崖壁,凝結為父愛的百年靈芝,綠樹給他清涼,鮮花給他芳香,鳥兒給他動聽的歌聲。他不會遺憾,因為他無怨無悔;他不會寂寞,因為他有花鳥為伴;他不會零落,因為他有愛神的庇護;他不會失落,因為他有風神的撫慰。他用那短暫的一瞬造就了生命的永恆。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微風輕吟,撫慰這崖壁上的紫色靈魂,山川潑墨,記下這崖壁上的真情承諾。山谷裡靜靜地孕育著真善美的種子,花開花落,谷底洋溢著真善美的芳香,鳥兒為之歌唱,婉轉的歌聲越過重山,掠過原野,把“真”的音符,“美”的旋律,“善”的樂章送進人的心房。

[語文老師點評]這是一曲悽婉的哀歌,更是一首父愛真情的讚歌。標題“微風吹過”,這微風如渺茫的歌聲,絲絲縷縷,有哀情,有憐意,有撫慰,有頌讚……,“微風過處,飄來縷縷清香”“微風過處,那段繩子在空中搖曳著”,“他不會失落,因為他有風神的撫慰”,“微風”貫串全篇,造成一種迴腸蕩氣的藝術效果。全文以情景交融的畫面作結,“在那生命隕落的地方,真情的熱血滴過冷澀的崖壁,凝結為父愛的百年靈芝”,“微風輕吟,撫慰這崖壁上的紫色靈魂,山川潑墨,記下這崖壁上的真情承諾”,形象生動,富有情味。

特級教師焦文林:太康一高北清學子滿分作文


作者簡介:司新偉,河南太康縣第一高級中學2001屆畢業生,當年被清華大學錄取,高考語文成績132分,2001年高考作文話題是“誠信”,司新偉寫的《一張賀卡》,高考後發表於《寫作》雜誌,被多家報刊轉載。

文本情思:真誠待人

一張賀卡

司新偉

我時常覺得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望著我,目光裡充滿著疑問、委屈和失望。我按捺住靈魂深處的不安四處搜尋,才覺察到這是自己心中不可原諒的悔意……

那是初中時的事情,我沒有忘記。那天傍晚,興致勃勃的我在臺燈下展開一卷紙,開始做我的美術作業——一張賀卡。這個手工作業第二天就要上交的。我把紙剪好,用小刀小心地刻出一個小窗,再與底紙粘在一起,賀卡的雛形便完成了。我特意挑選了一些有趣的圖畫,用彩筆細心地畫在小窗下的紙上,接著又粘上幾片羽毛和小幹樹葉。“嘿!真漂亮。”一個扎著羊角辮的小腦袋探了過來。她是李老師的女兒,叫小雪,就住鄰院,一個挺惹人喜愛的小女孩。“漂亮吧,你小哥做的,哪有不漂亮的?”我一面塗著顏色,一面不失時機地向她吹噓。“嗯,”羊角辮晃了晃,她仰起臉,一雙大眼睛星星似的眨呀眨的,“把它送給我好嗎,小哥?”她乞求似的問我。我用手拍拍那羊角辮的小腦袋:“等明天老師檢查完就給你,可你拿什麼來謝謝我呀?”我開玩笑似的問她。“我把我種的花送你一盆好嗎?”她的眼裡閃著一種歡樂的光芒,“我的花最漂亮了,真的!”“行!”我又低頭做我的活了。第二天我的卡片受到了老師的表揚,高興的我轉手就把它送給了一位索要的好友。放學後,我哼著歌回到家,看見小雪正捧著一盆花兒坐在臺階上等我。我腦袋“嗡”地變大了,沒有想到小雪當了真!我忘了當時怎樣對她解釋的了,只知道小雪充滿希望的眼睛剎時被疑問、委屈和失望代替,變得黯淡了。她把那盆花輕輕放在臺階上,轉身離開了。我望著她的背影,覺得那晃動的小影子正慢慢變得高大清晰起來,而自己在門燈的照射下卻顯得那麼渺小、狼狽。後來我又精心製作一個卡片給了她,但這一點彌補不了我的錯誤。

我至今仍忘不了那雙黑亮的眼睛。在現在甚至以後的生活中,那雙眼睛將一直鞭策著我,使我明白如何做人。如何真誠地對待別人。

[語文老師點評]作者以精細的筆觸,新巧的構思,展開對“真誠”這個千年不變的話題的的追尋,表現出可貴的自省意識。文中無遮攔的心靈裸露,徹底的心靈拷問,顯示了小作者反省自我,關注生命質量的嚴肅生存態度。本文開頭用感情化語言概括敘述“我”和該人該事關係;中間敘寫一件事,從開頭、發展到結尾,細緻敘述和描寫;結尾照應開頭,深化感情關係,發出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